新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
2017-01-27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幼儿园彭玲玲
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幼儿园 彭玲玲
新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
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幼儿园 彭玲玲
在家园共育中,沟通是很重要的手段,直接影响家园合作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新教师对于在沟通中怎样抓住时机,在交谈中如何自然地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地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教师普遍感到家长对自己“不信任”,有些家长“很难缠”,常用挑剔的眼光看自己。总而言之,许多新教师普遍认为“家长工作难做”“有很大压力”,甚至一些新教师采取“能躲则躲”的方式,避免与家长沟通,从而失去许多家园共育的契机。一些新教师因为缺少有效沟通的策略,方法不当而引起双方矛盾与误解,从而对家长工作丧失信心,这样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案例一:亮亮的妈妈来接孩子了,见到小王老师:“我儿子今天的表现怎么样呀?”小王老师说“你儿子太调皮了,今天又打人了,你可得好好管管!”亮亮的妈妈拖过儿子就是一巴掌,拽着亮亮气冲冲地走了,小王老师站在教室里,仿佛那一巴掌打在自己的脸上,又羞又恼。
案例二:家长开放活动正在进行,妞妞一直没有发言,这可急坏了坐在后面的奶奶,她不停地提醒孙女,甚至拉起孩子的小手,可是孩子却执拗地反抗,见没什么效果,奶奶就地向小张老师示意,最终小张老师没有请妞妞。活动结束了,奶奶说:“你为啥不叫我家孩子发言,我们没交学费吗?走,到园长那评理去!”
案例三:毛毛的爷爷不满地对小李老师说:“你们这个幼儿园成天就让孩子玩,又不学东西,人家幼儿园学的可多了,加减法、拼音都会了。”小李老师是个刚工作的新手,一时竟不知如何应答,愣在那儿,毛毛爷爷越发认为自己有理,越说越带劲,甚至闹着要转园。
案例四:君君玩滑梯时不小心磕了一下,额头上有一小块淤青,放学时君君妈妈发现了,搂着君君问长问短,小丁老师见了,走过去说:“不碍事,只是磕了一下”,君君妈火了:“你怎么知道不碍事?我的孩子在幼儿园磕伤了,你作为老师还没看见吧,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作用的辨证发展过程。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长工作中有很多小诀窍,比如:如何进行有技巧的回应和引导,如何既能把问题说清楚,又能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等,都是新教师值得学习的技能。新教师应从学会与家长沟通入手,不断提高自己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与技巧,以达到家园合作,共同进行教育的目的。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具体的、可操作的策略:
一、拜师结对——仔细观察,初步模仿,积累经验
有经验的成熟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她们容易得到家长的信任,和家长沟通时往往很自信。新教师应和成熟教师结对,应仔细观察师傅和家长沟通时的一言一行,包括沟通的地点、谈话的方式、开场白是什么、非语言技巧有哪些,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处理方式等。师傅也要对新教师毫无保留地言传身教,教会新教师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新教师万不可有依赖思想,事事由师傅“撑着”,自己始终躲在师傅的背后,要知道鸟儿的羽翼丰满了终究要振翅飞向广阔的蓝天,自己终有一天要独当一面。新教师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步掌握与家长沟通交谈的技巧及说话的艺术。如有的青年教师会当着孩子向家长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师傅可及时和新教师讨论,分析幼儿和家长的心理,使他们了解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引导新教师改变方法,在交谈中把家长当成朋友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如果幼儿有缺点或犯了错误也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再提出希望,这样就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新教师与家长进行初步的沟通时最好是师傅在场的情况下,防止出现一些复杂局面无法应对,师傅好及时“救场”,在观察、模仿、实践中,逐步积累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二、园本教研——案例再现,互助研讨,梳理经验
体验式园本培训是帮助新教师学会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之一,可促进新教师家园沟通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这些来自身边的、生动的案例情景以及同伴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动研讨会让新教师受益匪浅。如“君君在园不小心磕伤”这一案例,教师们经常会碰到,很多家长都不能用平常心来对待,由于心疼自己的孩子,会对教师不满,甚至出现言语行为过激的现象,这也是最让新教师“犯憷”的。针对这样的案例,可以通过体验式园本培训互助研讨,梳理经验。教师们可按年龄班分成小组,根据各自的工作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形成解决方案,最后再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将解决过程呈现出来。比如有教师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如实告知家长便可;有教师说,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教师要赔礼道歉争取家长谅解;还有教师说,我们不可以轻易说不碍事,这样会激怒家长。经过反复讨论,教师们达成共识: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的态度、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关注孩子,在保健医生帮助下将伤口作必要处理。其次要站在家长角度把自己的反思和今后要改进的打算告知家长。再次要做好后续工作,以诚恳的工作态度取得家长的理解和认同。教研活动的最后,教师们结伴扮演家长和教师的不同角色,在表演、对话中巩固研讨形成的策略。这样的园本教研活动,拓宽了家园沟通的思路,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轻松、生动,同时也使新教师印象深刻,真切体会到,爱孩子是家园沟通的根本,而正确的教育观才是家园沟通的保障,教师要做爱孩子的人,更要做专业的教育者。
三、葵花宝典——留心收集,用心反思,灵活运用
家长工作千变万化,新教师平时应及时收集、整理。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书刊上、网上看到的,同事们互相交流得来的种种有效策略汇编成册,随时翻看,不断反思,遇到实际问题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如小王教师在一本幼教杂志上看到“教师与家长言语沟通的策略”一文,觉得非常实用,她就把那篇文章整理了一下,其中的一条“合适的时间地点是成功沟通的开始”引起了她的反思:那天班上有个孩子尿床了,她及时帮他换了裤子,当孩子的妈妈来接宝宝时,她就告诉了孩子的妈妈,没想到这位家长不仅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反而露出很不高兴的神情,令小王老师疑惑又苦恼!看了文章,小王老师明白了,这类的沟通应在走廊的一角或某个单独的地方,因为家长一般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因此必须避开众人与家长沟通。再如小李老师向同事“取经”,有经验的同事告诉她“与家长沟通时,不妨采用三明治策略”!何为“三明治策略”?即向家长提起孩子的缺点时可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再委婉提出需要改进配合的地方,最后要表达出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与信心,这就是所谓的“三明治”!小李老师反思了自己以往“告状”式的沟通,家长很反感,赶紧将此策略收入囊中,并且在实践中使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相信只要新教师善于做个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葵花宝典”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新教师对家长工作的反思会越来越深刻,有效沟通策略的运用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四、活动历练——发挥优势,逐步过渡,有效沟通
新时期的家长越发需要与教师近距离的交流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与指导,新教师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运用“信息技术”及时架起一座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桥梁。如通过“家校通”将主题活动的目标、食谱、通知、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教育格言等一些内容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使家长能及时了解、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建立班级QQ群,将幼儿在园活动的精彩瞬间上传到相册中,让家长及时看到孩子的表现,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快乐。闲暇之余,利用QQ的聊天功能,在线与家长沟通,探讨热点话题,推荐科学育儿方法等。这些“幕后”的工作有一定的缓冲时间,便于新教师仔细斟酌文字,用心收集相关资料,使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心与诚意。在与家长的面对面沟通交流时,可从个别沟通开始,沉下身子仔细观察、了解孩子,记录孩子在学习、运动、生活、游戏等方面的表现,这样和家长沟通时就会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洞地泛泛而谈,从而很快得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特别是第一次“公开亮相”,新教师要精心准备,给家长留下好印象,给家长一份信心,让家长相信,她们孩子的新老师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不会辜负家长热切的期盼。只有当家长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当新教师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可尝试放手让她们主持召开家长会、家教讲座、辨析会、展示活动、亲子活动等家教指导与实践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不断历练,使新教师不断进步,在与家长有效沟通方面获得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