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生态链”模式的高职非遗手工技艺类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7-01-27王燕
王 燕
一、研究背景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完成从规模建设到内涵发展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研究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即专业建设问题。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些年教育理论界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多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想法。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是从个体专业或是静态局部的角度出发。因此,有必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进行动态分析与全面审视,并将其创新运用到实际专业建设中,促进专业办学水平由量变到质变。
自2001年起,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基于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典籍的迫切需要和社会责任,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建立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群,又逐步扩展至非遗手工技艺类专业群建设,成立全国首家“非遗学院”,主动担当保护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16年来,针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内在特点,适应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要求,平衡协调好教育系统内外部诸要素关系,积极探索基于“教育生态链”模式的高职非遗手工技艺类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内涵,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了专业建设良性、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循环。
二、主要内容
“生态”主要指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专业建设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学校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中,学校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内外环境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或因子,因子之间始终存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转换,需要不断地统筹兼顾、整合优化,以达到“动态平衡”和“相互促进”。
通过对影响高职非遗手工技艺类专业建设诸多生态因子的分析,我们从外部环境因子、学校内部因子、专业个体因子三个方面,积极构建“教育生态链”模式。
1.外部环境因子——在政、校、行、研、企合作中加强专业建设
鉴于目前非遗产业化的困境,我们认为,非遗手工技艺类专业必须突破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应在政、校、行、研、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非遗事业特点开展高标准专业建设,同时应把学校打造成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一是由于古籍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专业建设之初就按照最高标准在国内顶尖机构的全程合作下开展人才培养、配备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实现了共建共育。十多年来,学校紧密依托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文博单位,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引领作用,聘请行业专家及非遗传人来校任教和讲学,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同时,以国家技能鉴定所为平台,在邱晓刚等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鉴定,发放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由于古籍与文物的重要性与易损性,学校主动把专业打造成非遗保护传承主体,建设了实战型的技能技术平台,开展实训与技术研发,并以此为基础与相关机构共建了非营利型企业,在学校主导下开展校企合作,并向社会开放资源,同时吸纳民间非遗传承人加入,实现共建共享。
三是为“激活”非遗,与政府部门、企业共同筹建非遗学院,先期已开展“活态传承”工作,引入创意课程、设计课程等,开设非遗技艺培训班、非遗项目体验活动,建立传习体验基地,实现共建共创,把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2.学校内部因子——在夯实专业能力中提升办学品质
一是强化技能型、工匠型、大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经形成了“行业专家指导—教学名师领衔—技能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执教—技术能手协助实训”的教育教学链条,基本打造出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为“非遗”技艺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是开展高层次交流活动。通过开展“中埃文物古籍修复教育论坛”、两届宁台职业教育学术交流会、“传承与发展——历史文献保护工作实践与展望”学术研讨会、里斯本手作展、大英图书馆交流等活动,使学校的古籍修复技艺和创新成果得到了有效传播。
三是建立对外修复中心,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配备数十名专职技术人员,拥有专家团队指导,实现项目化运作管理机制,承接全国各地古籍、字画等修复项目,成为行业内的修复“高地”,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技能学习提供了鲜活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的钻研氛围。
四是建立“文献修复医院”仿真平台,突破修复训练的时空限制。通过建设一个融古籍修复、字画修复与装裱复制、法书修复、档案修复与复制、拓片修复、文献数字化等诸项功能为一体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文献修复医院”,以此弥补实际教学中破损文献不能反复修复和课堂教学无法单人独自完成全部修复流程的缺憾,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了一套完整全面的教学实训体系。
3.专业个体因子——在创新方法中培养“四有”工匠型人才
非遗手工技艺类专业应在保留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优点方式的同时采用更为科学、更具现代性的技艺教学方式培养有事业使命感、有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有精深技能同时有时代气息的“四有”工匠型人才。
一是继承传统学徒学习优势,为学生指定行内大师作为“师傅”,开展口传心授式教学,传承老一辈的工匠精神与高超技能,同时加强使命感、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教育。
二是与传统学徒学习忽视文化基础课不同,学校重视传统文化素养和基本理论的教学,采用课程学习、课外活动、社区互动等方式打牢学生的理论基础。
三是采用科学手段重新描述传统技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制定了古籍修复人才的专业技能标准——“十八项技能”,形成了对古籍修复工作的能力分解,填补了行业空白,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学校教师团队还自主研发出纸浆修复技术、民国文献保护修复“刮夹加固法”等国家发明专利,研制了羧甲基纤维素浆糊,通过科技因素使古老的修复技艺绽放新的生命活力,并建立了立体式实训体系,推动学生逐步从文物修复工作的边缘进入核心。
四是学校开设多层次、多形式选修课程、创意类课程,开展多形式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接触最新技术,使学生成为活的非遗宣传与传承主体,而不是僵化技能的操作者。
三、创新特色
1.依托“教育生态链”模式,实现了社会各界共育人才、专业建设反哺非遗事业的良性循环
学校主动融入现有的保护传承生态链,上接国家专业机构的专业标准、技术优势、人才培养优势,下为民间机构与传承人提供人才培养培育服务、创造非遗技艺与作品的微需求、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公共资源,从而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保护传承与人才培养的生态群落,促进了地方和国家相关事业的发展。
2.把工匠精神教育融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
把专业建设融入非遗事业发展,使人才培养过程与非遗保护传承过程高度统一,从而拉长了人才培养链条,使学生能够在社会责任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得到专业的熏陶与训练,从而使“立德树人”获得有效载体,毕业生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潜力。
3.实现对传统技艺的科学化、现代性表达,并据此开发出系统课程体系,为其他传统技艺的科学化保护传承提供基本范式
在技能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体系剔除了传统学徒制传承中的不合理因素,增添了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内容,体现了科学化、可复制、着重综合素质培养等特点,使传统技艺的传承呈现出现代化面貌,这是面向传统技艺的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四、实践效果
17年来,学校从古籍修复专业逐步发展至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群、非遗手工技艺类专业,培养学生近六百名,实习生和毕业生遍及全国三十多个地区,修复古籍三万余册。2013年开始,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打通了“专转本”升学渠道。
目前,该专业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特色专业”称号,被教育部评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成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入选“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批理事单位,与南京图书馆一同获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
下一步,学校将依托“非遗学院”,夯实非遗 “政、校、行、企、研”职教联盟,增设相关专业和方向,启动“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发挥“三基地一中心一平台”:非遗传承人群的高职培养基地、非遗手工技艺传习体验基地、非遗创意产品研发打样基地、非遗国际交流合作培训中心、非遗职教联盟集约化办学平台功能,开创非遗技艺传承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