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研究: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2017-01-27邱剑敏

孙子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兵学孙子兵法孙子

邱剑敏

“孙子兵法研究: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邱剑敏

为更准确把握孙子兵法研究的时代需求,进一步推动孙子兵法研究的创新与发展,由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主办,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支持,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苏州吴中孙武书院承办的“孙子兵法研究: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23日在苏州召开。来自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山东孙子研究会、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等30余个军地单位的12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21名专家作了大会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孙子兵法研究:创新与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广泛交流了孙子兵法研究的新思想新观点,探讨了孙子兵法研究、应用与传播交流的创新路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创新与发展思路,指明了未来努力方向,确保孙子兵法研究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一、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进一步坚定孙子兵法研究的创新导向

任何创新,都是立足本源的创新;任何发展,都是在继承之上的发展。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新变革的大潮呼唤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只有进一步坚定孙子兵法研究的创新导向,打破陈旧思维,树立创新理念,谋绘发展远景,才能更好地继承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军事文化遗产,才能永葆孙子兵法研究的持久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

(一)准确把握时代需求,融入创新发展潮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军事科学院政委许耀元在讲话中强调,要准确把握孙子兵法研究的时代需求,必须融入创新发展潮流,必须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与军队建设为目标,必须把研究重点坚定地置于求“胜战”之略和谋“全胜”之道上,用发展的战争和军事实践来解读《孙子兵法》,从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事战略筹划、军队改革发展和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制胜机理来考察《孙子兵法》的当代价值。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长曲爱国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着眼观念和内涵上的创新,赋予孙子兵法研究新的时代意义,树立与强军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树立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的观念,将着眼点放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的鲜活实践上,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制约战斗力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实践基础上的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苏州市市委副书记朱民强调,《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兵道经典,也是一部充满先哲思想的智慧宝库,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形势下,苏州在孙武文化遗址胜迹的保护上有新作为,在孙武文化学术研究上有新突破,在传承发展上迈上新台阶。国防大学孙子兵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国安认为孙子兵法研究应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创新发展,作为孙子兵法研究的主体的专家学者要解放思想、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互联网快速发展,给孙子兵法研究创新和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我们要继承孙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为探索信息化战争特点和规律提供思想启迪。

(二)借鉴孙子创新实践启示,强化创新思维,为孙子兵法研究注入新的生机

军事科学院原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姚有志主张兵法创新要学习孙子、毛主席的无敌的气概和创新的精神,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指导实践,实现能与强手打仗的目标。国防大学孙子兵法研究中心秘书长陈相灵认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创新的典范,是孙子对夏商周时期军事文化最高成果的传承,对当时战争经验的总结升华以及对时代紧迫的战争问题所做的科学回答。孙子的军事理论创新实践启示我们要重视继承,要紧贴实战,要回答时代提出的紧迫问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赵鲁杰指出《孙子兵法》具有多种思想维度,主要包括政略维度、哲学维度、时空维度、战略治理与管理维度等,蕴含着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非对称思维、法治思维等思维方法。这些多样而高深的思想维度、精妙而缜密的思维方法,深刻体现了孙子兵学文化的丰厚底蕴,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当代和未来重大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苏州市相城区孙武研究会副会长韩胜宝主张向《孙子兵法》学思维,思维是其活的灵魂。学习《孙子兵法》需要有更宽广的思维视野、更深邃的思维触角、更先进的思维方法,站在新的更高思维起点上,研究、发展和运用《孙子兵法》的创新思维,勇于打破规则,不断推陈出新,活学活用,赋予古老兵法以新的时代活力。

(三)坚持科学精神,遵循正确方向

与会代表联系当前孙子兵法研究中出现的某些乱象,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军事科学院原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李德义呼吁孙子兵法研究要创新和发展,就需要大力强调坚持科学精神。只有坚持科学精神,孙子兵法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才能遵循正确方向,才能坚守住孙子兵法最本质的科学内涵,创造出既与孙子兵法科学精神一脉相承,又符合当代战争和军事实践要求的新的理论成果来。孙子兵法研究坚持科学精神,要坚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孙子兵法,要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批判地改造、吸收和继承的根本态度,要坚持把研究战胜之道作为孙子兵法研究的主旋律,要坚持毛泽东所开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孙子兵法的道路。

二、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大力推进创新实践

代表们深刻认识到,孙子兵学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迫切需要求新求变,拓展思路,拓宽眼界,拓新格局,抓住创新路径这一关键因素,把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开创研究应用传播的新境界、新局面。

(一)倡导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实践

许耀元强调,推进孙子兵法研究创新发展,就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广泛开展学术争鸣,在研究选题、方式和研究过程中寻求创新和突破;着力推动孙子兵法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推动研究成果走进社会实践。曲爱国提出要着眼组织模式和机制上的创新,建立便于沟通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有效交流机制,探索新的传播途径;着眼方式和手段上的创新,借助大数据技术、信息化的手段和新的科学理念,为孙子兵法研究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西安政治学院副教授张宏跃紧密联系实践,指出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和推动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必须切实加强学习传承优秀军事传统文化基因,必须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必须始终坚定高度的军事文化自信,必须勇于推进军事文化创新。

(二)创新传承机制,激活孙子文化创新发展

参会代表在研讨中一致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创新文化传承,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山东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南兵军探讨了孙子兵学文化与当代先进军事文化的传承、融合,认为孙子兵学是中华武德文化之“根”,红色文化是中华武德文化之“魂”,强军文化是中华武德文化之“本”,军民融合文化是中华武德文化之“要”,主张把孙子兵学与红色文化、强军文化、军民融合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创造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武德文化,实现武德文化的大众化,努力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军队建设服务。孙子兵法研究承载着中华兵学文化研究的重任,中华兵学文化研究肩负着弘扬中华武德文化的使命,将孙子兵法研究与先进军事文化研究相融合是重塑与升华中华武德文化的必然。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侯任会长金海龙强调传承孙子文化,关键是要以问题为导向,选准突破口,苏州孙子文化发展的突破口就是寻访和建设孙武遗址胜迹。大力创新文化传承机制,广泛开展孙武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警)营、进农村的“六进”活动,突出普及运用,鼓励大众参与,引导大家从孙武文化中汲取营养,促使传承力量由弱变强,传承平台由小变大,传承方式由少变多,激活孙武文化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创新请进来、走出去、融进去的交流渠道,着力借助网络交流,大力开展海外孙子研究活动,融进“一带一路”建设。

(三)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载体

薛国安强调孙子兵法研究的领域和课题应紧跟时代发展而向多维度、多元化、多领域拓展,深化多维战场制胜之道、非传统行为体的研究,兼顾国际博弈、治国理政、文化较量、企管经营、体育竞技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孙子兵法研究要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创新研究手段和载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资料,借助网络平台推广研究成果,增进与国际孙子兵法研究同仁的沟通交流;同时也要警惕那些误解、曲解孙子兵法的思想和言论通过信息媒体广泛散播。广饶孙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廷文从载体创新的视角作了有益的探讨,主张孙子兵法研究工作面对新形势、新形态,应该与时俱进,从故纸堆中、象牙塔中走出来,充分利用当今先进、发达、便利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结合时代特点,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并善于创新载体,设立和举办中国孙子兵法研究成果奖,创办孙子兵法文献网,开展孙子兵法全球行活动,开发孙子文化旅游产业,借科技之力,集全社会之力,推进孙子兵法研究不断创新。

(四)积极探索对外传播交流的新途径,助力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

在大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时代潮流下,积极探索孙子文化交流传播的新途径、新手段,对于普及孙子文化、有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滨州孙子研究会秘书长扈光泯、副秘书长孙兵认为《孙子兵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软实力的智慧,体现在整体思维之优、辩证思维之妙、崇道尚仁之柔、慎争和合之谋、实践理性之用、保法明纪之严、竞争尚利之略、攻心伐谋之智等方面。《孙子兵法》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表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于构建国家整体安全观,建立安国、人道与和合的国际交往价值观,助力企业经营管理与竞争具有重大借鉴价值。弘扬孙子文化对于加强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教授杨斐认为对外军事培训中的《孙子兵法》教学应根据军事留学生《孙子兵法》认知基础,合理设置专题,适当突出“慎战”、“全胜”等教学重点。应尊重军事留学生的学习习惯,活用各种教学方法;还应注意教学的文化境界、历史境界和哲学境界,努力将《孙子兵法》建成中外军事交流的桥梁。

三、深刻把握兵学要义,夯实基础健康发展

孙子兵学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完整的体系。创新和发展《孙子兵法》研究,不能脱离《孙子兵法》本身而言孙子兵法,不能抛开《孙子兵法》的原旨而过度发挥。真正吃透《孙子兵法》的思想真谛和灵魂哲理,把握精髓,坚持原典基础上的创新,既是研究《孙子兵法》所应持的基本态度,也是基本前提。

(一)深入探究本源,准确领悟《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

许耀元提出要深刻领悟《孙子兵法》的哲理内蕴,正确阐释其精深思想,真正把握其制胜韬略,深入探究以“知道”“战道”“胜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不断校正研究思路,使孙子兵法研究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曲爱国强调,孙子兵法研究创新和发展应该是对《孙子兵法》思想精髓、原理要旨透彻研究基础之上的创新,是在继承孙子兵法原典研究基础之上的发展。我们倡导要原原本本研读孙子兵法,善思善学,练好“内功”,深入地挖掘其意蕴,合理地加以汲取和应用。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林建超围绕兵棋、兵圣、兵经探讨了围棋与中国人的战略智慧,指出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同为发源于中国古代战争的智慧结晶,孙子兵法阐述的军事理论和战略原则,对围棋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以兵论棋、以棋论兵成为中国古代博弈文化、战略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围棋思维能够对当代战略博弈提供有益启示。中国武警谋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庆强调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要注重传承与创新兵学文化,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孙子兵法必须做到去浮华,求精髓,在读懂弄通上使大劲,深入挖掘其内涵和思想精髓,走出狭隘的低水平思维的循环圈,提升思维的战略层次;站在国际战略高度,谋求和平发展,在和平共赢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时还要注重谋求能打仗、打胜仗的打赢之法,实现谋略与科技的最佳结合;注重政治性和合法性,在运用与创新孙子兵法时要注重随机应变,择利而行。山东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副院长赵海军指出,通变是《孙子兵法》的灵魂。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王珏提出兵法必须回到实践领域,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力。兵家之职惟在武备,武备落在实处,就是一流的军队和一流的武器装备,就是形成“打得赢”的能力。形成打得赢的能力,取得打赢的效果,兵法回到实践才算收到成效。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着力文献研究

《孙子兵法》研究的深入推进,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上;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加强文献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完善数据库建设。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下,更需要基础理论尤其是文献研究工作的支撑。山东孙子研究会会长赵承凤探讨了《孙子兵法》与《鬼谷子》的传承关系,从知论、因论、势论、制论、环论、虚实论、德论论述了二者一脉相承的源流关系,指出鬼谷子不仅全盘继承了《孙子兵法》的思想观点,而且在上述兵学七论方面有所创新,对《孙子兵法》的兵学文化传承作出了不可忽视的历史功勋。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顾问汪育俊研讨了孙武的天道观,指出“休民”、顺应“民之情”与“厚爱其民”的“天道”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比较典型的“民本思想”,在孙子兵学理论体系中占据首要位置。“天道”观与孙子规律及其一系列“谋略”、“策略”思想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孙子的“兵圣”地位。辽宁省兵法学会原副会长苏桂亮总结了新时期《孙子兵法》文献研究的成绩与特点,图书出版数量、质量和文本研究、整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诸如文本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将《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合刊是严重的失误、文献数字化跟不上形势的需要等缺失,为此亟需建立健全网络平台、修订再版《孙子校释》、编制出版《孙子兵法》工具书、制作孙子兵法数据库。

(三)加强兵学古籍整理,促进学科建设

与会代表还围绕孙子兵学的学科建设展开了研讨交流。天津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刘春生认为古代兵书的整理研究是思想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基础。孙子兵学的古籍整理研究既是这个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更是这个学科的重要内容。目前,孙子兵学研究缺少经典的珍本文献集成、系统的研究资料汇编、重要典籍的精细整理研究,学科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今后孙子学界一方面要精准选题,争取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项目,一方面要制订孙子学科规划,切实打牢学科基础,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2016-12-21

邱剑敏,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军事学博士。

猜你喜欢

兵学孙子兵法孙子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孙子兵法》组歌
孙子壵
“ 孙子兵学与建军之路征文”启事
孙子垚
孙子垚
孙子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