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应用

2017-02-06

孙子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渡赤水主动权中央红军

任 力

“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应用

任 力

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论述可概括为:机动灵活;以我为主;保持攻势。红军长征中,毛泽东等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充分体现了灵活机动、以我为主和保持攻势的指挥艺术,在战略被动的不利局面中谋求战役主动,堪称夺取和把握战场主动权的杰作。

孙子 致人而不致于人 四渡赤水 指挥艺术

孙子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即控制敌方而不受敌方控制,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权。美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博伊德说,用一句话概括军事谋略的含义,就是“操纵你的对手”,可谓深得孙子思想的真谛。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论述可概括为三点:1.机动灵活。孙子说:“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子主张以高度机动灵活的战法和各种佯动诱敌手段,使敌方难以判断我方真实意图和行动目标,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2.以我为主。孙子说:“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战与不战,何时战与何地战,均由我方而非敌方来决定,使我方始终控制战场的主导权。3.保持攻势。孙子说:“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而后寡,备后而前寡,备左而右寡,备右而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我方持续采取进攻行动,能够集中兵力打击敌方。敌方居于守势,处处设防,被迫分散兵力。这样我方即可以多胜少,掌握主动权。

毛泽东非常重视战争和作战行动中的主动权,他说:“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①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他认为主动权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这与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红军长征中,毛泽东等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充分体现了灵活机动、以我为主和保持攻势的指挥艺术,在战略被动的不利局面中谋求战役主动,堪称夺取和把握战场主动权的杰作。

1935年1月15 ~ 17日的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制定了《渡江作战计划》,命中央红军各部分为三个纵队北渡长江,摆脱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与第四方面军会合,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

出其不意,两渡赤水河

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遭到国民党军的全面堵截。1月28日,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原定在四川泸州西南地区北渡长江计划,命令中央红军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1月29日,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挺进四川省古蔺、叙永地区,随后又进至扎西地区。蒋介石发现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后,判断红军将由宜宾地区北渡长江,即令所部迅速围堵,企图将红军围歼于川南地区。面对各路敌军向川滇边境集结的态势,红军总部当机立断,命令中央红军回师东进、再渡赤水,出其不意地向国民党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杀了一个回马枪。2月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出发,于18~21日二渡赤水河,向桐梓地区急进,接着以摧枯拉朽之势,占桐梓、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击溃和歼灭敌军2个师和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

辗转腾挪,跳出合围圈

蒋介石重新调集重兵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3月10日,中央召开苟坝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此时红军高层就下一步行动问题产生了重大分歧。林彪、聂荣臻提出了南下进攻打鼓新场的建议,得到红军总司令朱德以及绝大部分高层领导的赞同。而时任前敌司令部政委的毛泽东则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主张红军北上川南。两个方案的根本分歧在于,一个要南下,目的是建立川滇黔边根据地,这是扎西会议的决定;一个要北上,目的是挺进四川,建立川西根据地,这是遵义会议的决定。因为意见分歧,所以开了苟坝会议。会议从早开到晚,支持毛泽东意见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坚持。毛发了脾气,愤然离会。随后又连夜提着马灯去说服周恩来和朱德放弃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争取到周和朱的支持。第二天接着开会,毛、周、朱一起做工作,终于使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方案。历史证明,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毛泽东的军事行动构想的核心是,通过各种诱敌行动把滇军吸引到贵州腹地,然后红军进入云南,北渡金沙江,挺进四川,与红四方面军实现会师,彻底打破蒋介石的包围圈。这是他一贯主张并深思熟虑的战略计划。3月12日,中央会议决定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作为红军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此后红军的行动均由毛泽东亲自指挥。3月15日,红军主力在鲁班场对敌周浑元部三个师形成包围,并展开激战,目的是将国民党军各部吸引到黔北。然后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向茅台镇方向转移,于3月16日在茅台镇附近三渡赤水河,再次向古蔺、叙永方向挺进,故意做出要再次北渡长江的架势。蒋介石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毛泽东见敌军已经中计,当即指挥红军主力于3月21日晚至22日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四渡赤水。随后,红九军团受命伪装成主力向西南挺进,吸引敌方注意力,红军主力部队则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东南方向迂回,迅速南渡乌江,跳出了敌方合围。随即兵锋直指贵州首府贵阳,“攻其所必救”,调动滇军入黔。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令滇军孙渡纵队3个旅火速东进“救驾”。

调虎离山,巧渡金沙江

滇军主力调往贵阳后,在贵阳虚晃一枪的红军,乘虚直插云南。为了顺利渡过金沙江,毛泽东再施调虎离山之计,命令中央红军先锋团威逼昆明,迫使“云南王”龙云调兵固守昆明,削弱了金沙江的防务,同时率主力迅速北上到金沙江南岸。从5月3 ~ 9日,中央红军主力两万余人,利用缴获的6只木船,在洪门渡、龙街渡、皎平渡三个渡口从容渡过金沙江。这样,红军就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紧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月,在此期间,红军充分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发扬运动战的优点,纵横驰骋于川黔滇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机动灵活,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将前堵后追的国民党军置于徒劳往返、疲于奔命的境地,逐步夺取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创造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这一著名战役的指挥艺术充分体现出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是对中国古代优秀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960年,英国二战英雄蒙哥马利元帅访问中国时,对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赞赏有加。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四渡赤水示意图

(责任编辑:周亨祥)

Application of the Thinking of “Imposing One’s Will on the Enemy Instead of Allowing the Enemy’s Will to Be Imposed on Oneself” on the Campaign of “Crossing Chishui River for Four Times”

Ren Li

Sun Zi’s discourse of “imposing one’s will on the enemy instead of allowing the enemy’s will to be imposed on oneself” can be summarized into being flexible, keeping the initiative in our own hands and maintaining the military offensive. In the course of the Long March of the Red Army, the campaign of “Crossing Chishui River for Four Times” conducted by Mao Zedong fully displayed the conducting art of being flexible, keeping the initiative in our own hands and maintaining the military offensive. In the passive strategic circumstance, the Red Army sought initiative. The campaign therefore can be regarded a masterpiece of seizing and grasping battlefield initiative.

Sun Zi; Imposing One’s Will on the Enemy Instead of Allowing the Enemy’s Will to Be Imposed on Oneself; Crossing Chishui River for Four Times; Conducting Art

B22

:A

:2095-9176(2017)01-00046-03

2016-9-7

任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渡赤水主动权中央红军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四渡赤水战役中的通信保障
对四渡赤水前后红军军事转折问题的再研究
中央红军最早实行供给制
夺取长征战略主动权的得意之笔——谈四渡赤水的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