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经》自然政治哲学发微

2017-01-27秦晓慧

现代哲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太平帝王天地

秦晓慧

《太平经》自然政治哲学发微

秦晓慧

从成书目的、篇章内容看,道教经典《太平经》体现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与儒家的仁爱政治哲学相区别。《太平经》是以“自然”为核心价值的一种自然政治哲学:在政治实践中寻求自然最佳形式的自然政治哲学,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政治哲学、庄子“物顺自然”的政治哲学为理论渊源,明确提出“自然”的核心价值,并遵循“大顺之道”的自然无为方式,追求“天下太平”的理想之世。

自然;无为;顺;太平

一、自然政治哲学与《太平经》

政治哲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日渐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一般来讲,政治哲学研究何种政治价值值得追求,并以此标准推动现实政治,进行政治评价,进而探寻理想政治生活*陈来:《论道德的政治——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23页。。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如施特劳斯所说:“政治哲学是一种尝试,旨在真正了解政治事务的本性以及正当的或好的政治秩序。”*[美]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3页。中国的政治哲学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性成果,而是注重从动态的实践出发,使政事得以治理、达于清明,即由“政”达到“治”的过程*彭永捷:《论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使命和方法》,《江汉论坛》2014年第4期,第65页。。在这一探寻过程中,儒家立足仁义之道,寻求能够实现仁爱道德、天下大同的理想之世,成为中国政治哲学中的规范性传统;道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立足自然,以顺物之自然来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之世也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

所谓自然政治哲学,是指以自然的观点对社会政治生活本质规律的把握和凝练,并为人们认识、反思政治提供价值标准,为人们的政治实践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引领人们进行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它不和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相关联,而是在一切政治制度中去寻求实现自然之道的最佳形式。这里所谈“自然”,并非西方所谈的“自然”——自然物的集合或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脱胎于道家所谈之“自然”。如《老子》第64章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自然”就是自己成为自己的一种样态,没有任何外力的强迫和制约,纯真素朴,淡然若无。可以说“自然”是一个还未被异化、人性还未被扭曲的质朴状态,是最符合人性的价值。自然政治哲学就是以自然为核心,顺应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推及至社会领域,就是为政者把一切政治行为纳入到自然规律之中,自然地发展每个人的本性。这不仅是一种政治的行为规范,也是为政者的治国之道,客观上限制了为政者的权力,不恣意妄为而因循自然之道。《太平经》自然政治哲学就是要以“自然”为核心价值,遵循“大顺之道”的自然无为方式,追求“天下太平”的理想之世。

作为早期道教经典的《太平经》,卷帙浩繁,内容庞杂,虽“多巫觋杂语、妖妄不经”*[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84页。,但内涵丰富、义理醇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太平经》成书之初一直被作者和进献者奉为有“兴国广嗣之术”*同上,第1081页。,内容上多谈君王统治之术,提出元气治、自然治、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等十种为政之术,体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无怪乎汤用彤先生说:“故其所陈多以治国之道。”*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读太平经书所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页。目前《太平经》政治哲学研究成果相对薄弱,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亟待扩展。本文立足原著,以新的视角提出“自然政治哲学”的命题,对自然政治哲学的理论渊源、核心价值和理想之治等一系列问题做一探析,力求为政治哲学的研究拓展一个新的领域,增添一个新的思考路径。

二、自然政治哲学的渊源

《太平经》的自然政治哲学与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一)老子“道法自然”的政治哲学

《老子》第25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指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而是自然而然、没有外在强制力量作用的状态和过程。王弼此注最为经典:“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三国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道”以自然为本性,任万物顺其自然发展。所以陈鼓应说:“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自然为归;‘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这一观念就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70页。

《老子》认为人应该效法天道自然,“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第2章),天化生万物而不居功、不自傲,无为而任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应遵循此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之意。故“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相反,为政者恣意妄为,就会戕害人生存的自然状态。禁忌太多而令百姓手足无措,法令森严而使人民动弹不得,严刑重税弄得民不聊生,这样的残酷社会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把人的生命推向了死亡的边缘。所以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

(二)庄子“顺物自然”的政治哲学

继老子之后,庄子也提出“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的政治哲学思想。《应帝王》是庄子专门论述治国之道的一篇。郭象对“应帝王”注曰:“夫无心而任物自化者,应为帝王也。”*[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87页。帝王“无心”而任物自化,并非消极懈怠、无事可做,而是不妄为、不强作,顺万物之自然本性,不以私意曲矫万物,尊重自然,合道之自然,如此天下就可安定。

《骈拇》篇曰:“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21页。任何事物都有其本性,有其常然,方者自方,圆者自圆,不待钩绳规矩而方而圆而曲而直,此物之“常然”。若是待钩绳规矩而方而圆而曲而直,则必“削其性”“失其常也”。推及社会领域,为政者惟有顺其本性,任其“常然”而发展,方不失万物本性,不失人之性情。故庄子提出:“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同上,第369页。“无为”就是顺任万物之理和人类的自然之性而不恣意妄为,君子以“无为”治理天下就要达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而天下治矣”的理想状态。“无容私”就是不存私意、成见,不将自己的私意强加于他人。帝王不以“私意”出发,不借仁义之名目,不用权谋智巧,不制定严刑峻法,不横加指责百姓之事,顺自然之性,让百姓自然自由的生活,那么天下就能出现安宁祥和清明的理想状态。这也就是庄子所描绘“明王之治”的理想状态:“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296页。

自然政治哲学由老子首发,随后庄子继承和发展,到东汉末年《太平经》日臻完善与成熟。《太平经》提出:“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03页。人要遵循万物之本性,不能人为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万物。道之自然,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以自然为终极指归,故“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同上,第11页。。

三、自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自然

在政治哲学中,政治价值是对政治活动做出的价值判断,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它深刻而持久地支配人们的政治行为。“自然作为基本的价值或原则普遍适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万物以及人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刘笑敢:《试论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中州学刊》1995年第2期,第70页。《太平经》针对一些非自然、不合理现状进行了批判,确立以“自然”为核心的政治价值,并通过顺物之自然的方式达到一个不戕害人性、符合人自然发展的理想社会。

(一)天道自然的政治基础

现有文献中,《老子》是最早将“自然”作为概念使用的经典*刘笑敢:《〈老子〉之“自然”十题》,《诸子学刊》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3页。。“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大自然存在的本然状态,即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自然界;二是引申为物自性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我们所言“自然”皆其引申义。

《太平经》:“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6页。“自然”是天地万物的本性,不以外力使之然,使万物保持其本性自然而然,尊道、行道是顺应万物的自然状态。“道乃主生,道绝万物不生,万物不生则无世类,无可相传,万物不相生相传则败矣。何有天地乎?”*同上,第701页。“道”主生,是“万物之元首”*同上,第16页。,失去“道”则生命无法传承而断绝于世,天地阴阳万物之法度皆受其“制命”。故曰:“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同上,第21页。自然万物之所以自由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守道而行”。

“天畏道者,道畏自然。夫天畏道者……道畏自然者,天道不因自然,则不可成也。”*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01页。天运行要以“道”为标准,不可离“道”而行。“畏”,敬服之意,“道畏自然”并非“自然”高于“道”,而是万物自然而然生存与发展就是“道”的体现,“道”就是要顺应自然,如果不因顺自然则万事不成。“天地之性,独贵自然,各顺其事,无敢逆焉。道与无为虚无自然。”*同上,第351页。天地之性以自然为贵,万物的生成与演化均是按照“各顺其事”而不敢违逆。“自然之法乃道连,守之则吉,失之则患。”*同上,第351页。“守”与“失”体现了万物运动变化是否符合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则吉;反之,则患。

(二)善恶自然的政治伦理

《太平经》中有兴善止恶的政治伦理思想,但是“善恶”的界定标准却与以往不同。如孟子所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清]焦循著、沈文倬校:《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2—234页。,荀子所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性恶论”*[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420页。,他们以人性作为道德的基础来探讨善恶问题,而《太平经》则是以“合天心”为划分善恶的标准。

“夫为善者,乃事合天心,不逆人意,名为善。善者,乃绝洞无上,与道同称;天之所爱,地之所养,帝王所当急……夫恶者,事逆天心,常伤人意,好反天道,不顺四时……最天下绝凋凶败之名字也。”*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58页。善恶区别泾渭分明,以是否合天心、顺人意为判定依据。当人们的行为合天心、顺人意、符合“道”时则为“善”,并且是“天之所爱,地之所养,帝王所当急”;反之,“事逆天心,常伤人意,不顺四时”则为“恶”。

“夫天地之性,半阴半阳。阳为善,主赏赐……阳与德者主养主生,此自然之法也。”*同上,第702页。善恶、赏罚各以天地之性,刑法、赏赐各以其能,阳为善,以赏赐为主,阴为恶,以刑法为主。“善者致善,恶者致恶”*同上,第512页。,所以人们“应天应地”而行,顺应天地善恶之属性,各顺其性,各以其能,扬善抑恶,才可以实现“至诚感天”。“凡万物尽生善,人人欢喜,信中常乐欲歌舞……故乐生于善以乐善,天使自然如此也。”*同上,第646页。万物尽生善,则人人欢喜、歌舞、相爱、自乐生等,都是天使而自然如此。其结果就是:在自然领域中,“其善者,上可助天养且生长之物,下可助地畜养向成之物,悉并力同心,无有恶意”*同上,第245页。;在社会领域中,“教天下人为善之法也,人善即其治安,君王乐游无忧”*同上,第125页。。如果人人都得到善性,社会就会稳定,天也会赐予安乐,“帝王民臣俱善,则使天无灾变”*同上,第191页。。

四、自然政治哲学的实施原则——大顺之道

“自然”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价值,在政治实践中实现“自然”价值的途径就是要秉承自然之道,遵循“大顺之道”。《太平经》中非常重视“顺”,仅“顺”字在全篇就有320余次,与“太平”出现次数相当。在政治实践中要顺天地之道,因万物之性,应任其所适,顺物自然而天下治矣。“乃所以承天心而顺地意,可以长安国家,使帝王乐者也。”*同上,第433页。

(一)法天效地、合顺阴阳

在《太平经》中,“天乃为人垂象作法,为帝王立教令,可仪以治,万不失一也”*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08页。。天为帝王设象作法,故“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曰大顺之道”*同上,第718页。。帝王施政欲天下太平,必须上法天,下效地,顺阴阳之法,守道而行。“天道可顺,不可逆也。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同上,第713页。

“然夫地之有大德,专以顺天之道,以好养万物……养成其中者。”*同上,第245页。天地有顺天道之美德,衣养万物。只有顺天地四时,顺万物自然之性,统治才能长久,与道相合。“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与道合同。”*同上,第11页。“天地之行,尚须阴阳相得相合,然后太平。”*同上,第706页。人顺应自然而不妄为,顺应道之自然而不偏私,守虚静之道,处无为之事,乃可治身,得大平安。国家政治的实施也遵循此理。“今良平气且临至,凡事当顺,一气逆,转不至。”*同上,第52页。“大顺天地,不失铢分,立致太平,瑞应并兴。”*同上,第18页。帝王垂拱而治只需专心致意体察天心,顺天地,合阴阳,顺四时,保五行,就可以与天意相合,自然天下大治。

(二)三合相通,太平气至

《太平经》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地有三名……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同上,第19页。

自然界有“太阳”“太阴”与“中和”三气,三气交感合为“太和”,“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同上,第19—20页。三气相通相合,万物滋生,人民和乐,而致太平。

宇宙中,天、地、人相通相合。天、地、人是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人处天地之间就不能妄自尊大,而是要顺应自然,协调天地、阴阳与四时,保持和谐。“故道人属天,德人属地,仁人属中和。故三统不和,三贤理之,故太平气至,万物皆理矣。”*同上,第714页。天、地、人相通,道、德、仁相和,尊道、贵德、倚仁而太平气至矣。

人伦的家庭中,父、母、子相爱相通,和睦相处。在家庭中,男女同心同德,相亲相爱,但必须生育子女,这是人生存之大本。“人无子绝无后世”,“无子以何自名为父母?”男女相爱共生子,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并将此上升到“天法”。“故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男女无可生子,以何而成一家,而名为父与母乎?故天法皆使三合乃成。”*同上,第149—150页。

政治领域中的君、臣、民关系是血缘家庭中人伦关系的延展,三者也必须同心同德,共治一国。一方面,君臣民有别:“受命天者为人君,受命地者为人臣,受命人者为民。”*同上,第730页。另一方面,君臣民相须,并力同心:“故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50页。君臣民,相须而立,相得乃成,各以其能:“为人君上者,当象天而行,乃以道德仁为行三统。君上乐欲无事者,朝常念道,画常念德,暮常念仁,既无一事矣。”*同上,第712页。“故上之安者,其臣良也;臣职理者,其民顺常;民臣俱善,其君明,其治长。”*同上,第730页。君主以道、德、仁来施贤明之政;臣子贤良,恪尽职守;人民从善,顺从纲常,这样就能达到三气共一治,就能成就功业,达到长治久安。

五、自然政治哲学的理想——太平之世

政治哲学在批判和超越现实中提出令人憧憬的政治理想,《太平经》把“太平”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最终目标。经书不仅以“太平”命名,而且“致太平是全部著作的出发点”*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10页。,是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将“太平”的理想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政治发展影响深远。

(一)太平的含义

《太平经》中提到:“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帝王其治不和,水早无常,盗贼数起,反更急起刑罚……县官治乖错。失节无常,万物失伤……三光勃乱多变,列星乱行。”*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3页。这说明当时自然界阴阳失调、灾害不断、万物凋敝,人类社会饥寒交迫、刑杀相继,致使帝王愁苦、民生不保。所以人们希望建立一个合理的、符合人性自然的太平之世。

“太平”一词首先见于《庄子·天道》:“知谋不用,必归于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471页。“太平”作为秦汉时期一种普遍的政治思想,频繁出现在当时的著作中。如《吕氏春秋》:“天下太平,万物安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沈啸寰、王星贤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09页。贾谊《新书·修政语上》称颂黄帝时说:“还归中国,以平天下。天下太平,唯躬道而已。”*[汉]贾谊:《贾谊新书》,沈啸寰、王星贤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59页。在《太平经》中,“太平”含义的界定更为明晰、准确。

“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18页。太,大之意,称天;平者,称地,平均之意。天有覆育万物之功,地有衣养万物之效。以天地为常道而不可须臾偏离,否则万物“悉受灾”。《三合相通》卷更为详尽地解释了“太平”:“太者,大也,言其积大如天,无有大于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无复不平……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同上,第148页。“太”,“其大如天”,最大之物;“平”取“平均”之意,“其平如地”,即无论对谁都如此,公正对待而绝无偏私。天地二气相通产生中和之气,共养万物。万物以其自然状态共存于天地间,以天地为常道而自在、和谐发展,这就是“太平”。所以“太平”并非是人们要求统治地位上的平等,也不是追求在经济地位上的平均,而是要求“万物各得其所”。

“太平者,乃无一伤物,为太平气之为言也。凡事无一伤病者,悉得其处,故为平也。若有一物伤,辄为不平也。”*同上,第388页。“太平”就是要保障天地万物能自由自在、不受伤害的发展,要万物无所伤,各乐得其所,有不伤一物的公平博爱之意。如果有一物受到伤害就不能称之为“太平”。所以对“太平”的理解不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制度的人人平等、财富分配上的人人平均,而是把整个世界,不仅有社会的和谐,更包含自然物的自然生长,都作为研究的对象;不仅寻求整体的和谐,也关注到每一个生命体的发展,使万物各得生养,各得安宁。相比儒家注重仁义礼治,关注人伦道德以调节社会秩序,《太平经》的“太平”思想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广阔的思维空间,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更为彻底。

在自然界中,只要天、地、人“三统”,同心协力,那么天地长安,万物和谐发展;一家之中,父、母、子同心协力,家庭就能和睦亲爱;一国之中,君、臣、民同心协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太平社会里没有暴力压迫,没有动荡不安,是一个均平、安宁、和谐、稳定的社会。在这个理想的太平之世中,天地长安,阴阳和顺,公平无私,物富民安,政治清明,这无疑是千百年来人类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生活环境。

(二)理想之世

《太平经》中把历史可分为上古、中古、下古三个阶段:“上古所以无为而治,得道意,得天心意者,以其守本不失三急。中古小多事者,以其小多端也。下古大多忧者,以其大多端而生邪伪,更以相高上而相愁也,因生邪奸出其中也。”*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6页。三皇在位的上古时代,尧舜禹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得道意,并守“三急”,即吃饭、生育、穿衣。饮食与男女相许,二者为“大急”,因为人不饮不食便死,而男女不相得,便绝无后世;穿衣则为小急,或半急。这些问题不能马虎,否则“天下无人,不可治”*同上,第42—45页。。紧抓饮食男女这些涉及人类生存延续的大事、急事,便可实现无为而治。五帝为中,中古就有所退化,多事多端,“中古人半愚,轻小用刑”,亲近小人而多用刑法;下古大愚,五霸则“最下”,经历了“皇、帝、王、霸”的退化过程,以刑为常发,沦为乱世。

《太平经》中所设想的最佳统治就是:“前古神人治之,以真人为臣,以治其民,故民不知上之有天子也,而以道自然无为自治。”*同上,第25页。经书中有神人、真人、仙人等道教色彩的人物设定,但是理想统治的核心是“以道自然无为自治”。效法天道自然无为,假托神人统治,民众安居乐业,却不知天上有天子也,这是神人善治的结果。所以“无为而治”并非以智慧治国,不会因“下智过于上”而导致以下欺上。“故以猾智知国,国之大贼也。”*同上,第435页。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太平经》所追求理想之世不是现代意义上所谓平等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是回到上古三皇之世。“是故上古三皇垂拱,无事无忧也。”*同上,第139页。君、臣、民能得天地之心,守天地元气,顺万物之自然,就能“天地病除,帝王安且寿,民安其所,万物得天年,无有怨恨,阴阳顺行,群神大乐且喜悦”*同上,第468页。。经书中多处颂扬了太平盛世的景象:“上平气来矣,颂声作矣,万物长安矣,百姓无言矣,邪文悉自去矣,天病除矣,地病亡矣,帝王游矣,阴阳悦矣,邪气藏矣,盗贼断绝矣,中国盛兴矣,称上三皇矣,夷狄却矣,万物茂盛矣,天下幸甚矣,皆称万岁矣。”*同上,第192页。这是一幅风调雨顺、万物自由生长、人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国家昌盛美丽画卷,表达了人类对美好奕世的终极理想。

(责任编辑 杨海文)

B234

A

1000-7660(2017)02-0128-07

秦晓慧,河南焦作人,(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焦作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讲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学科和人文文化研究”(13AKS009);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13-CXTD-03)

猜你喜欢

太平帝王天地
走,去抓帝王蟹
太平风俗美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她与帝王为邻
帝王蝶的疯狂迁徙
拾天地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