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人工智能新闻内容生产再思考*

2017-01-27赵盼超

中国出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内容

□文│赵 鑫 赵盼超

人工智能新闻在以其特有的方式给传统新闻业带来诸多变革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质疑,比如有速度无深度、有模板无温度,有数据无阐释,等等。但是,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言:“从社会发展的逻辑上说,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犹如有机体的进化一样,一旦发生便具有其发展的不可逆转性。”[1]作为物质存在的技术,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当我们将人工智能新闻的相关问题从新闻领域跳脱出来,放到人类及其文化的大视野下进行考察时,新的思路便会被打开。

一、作为人类文化一部分的人工智能新闻

什么是文化?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但究其本质,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并由人类代代相传。人类的思维和行为、社会的组织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台湾的李亦园教授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即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2]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人及其创造的文化,自然也要关注物质文化。但在文化人类学学者看来,“物质文化研究更注重人工制品的制作者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对物品的分类、使用及功能等的分析,即实物背后所包含的‘人’的活动及文化过程”。[3]因此,当我们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来关照人工智能新闻时,便会清楚地发现:人工智能新闻是人类在新闻内容生产与发布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生事物,其目的是提高新闻记者对新闻数据的挖掘、分析和使用程度,弥补新闻在可视化呈现和精准化投放等方面的不足,提高新闻内容生产的速度,解放人类繁忙的机械性工作。换言之,人工智能新闻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以辅佐新闻记者的一种物质文化。

二、人工智能对传统新闻内容生产的影响

人工智能新闻因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使得传统的以人为主体的新闻内容生产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1.新闻采集更快、更准

“作为新闻传播的核心定义之一,内容生产是媒体得以发展的基石;而时效性和质量则是衡量内容质量的两个维度。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是以微博、微信、视频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效性一直是行业聚焦的竞争点”。[4]但是,传统的新闻采集工作耗时耗力,面对地震、火灾、海啸、战争等突发事件时,记者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而在2015年,美国尝试利用无人机抵达现场,勘察现场状况,搜集现场新闻素材,包括视频和图像资料,更生动、更直观、更快捷地将现场景象及时地传送到新闻部门,记者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关于现场的最翔实的资料。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助力传统新闻业利用最短时间获得最新、最有效的信息。

2.新闻编辑的自动化和拟人化

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在人工智能新闻编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语言生成技术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所以它一方面是语言信息处理,另一方面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课题之一。人工智能生产新闻内容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数据的处理和写作的逻辑。海量数据的处理依靠的是芯片的运行速度或网络传输速度,而写作逻辑取决于程序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点在新闻写作上至关重要。美国自动写作技术公司(Narrative Science)在2010年由计算机科学和新闻专业的两位研发人员创办成立,“鹅毛笔”(Quill)则是该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引擎,并借其在新闻编辑上进行拟人化处理。该公司雇佣了一批具有独特写作风格的记者,让他们和工程师一起工作,为人工智能新闻提供更多风格各异的写作模板。人工智能新闻如出一辙的单一、乏味的文字风格就此消失,新闻内容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读者也逐渐分辨不清新闻内容是由人类记者编辑的,还是由人工智能编辑的。

3.用户对新闻内容的自主建构

百度新闻新推出的“聊新闻”功能,无疑改变了传统新闻内容的意义建构方式。新闻不再被直接推送到读者面前,而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让读者“聊”出新闻来。这种方式最直接的优点是人工智能会通过问题找到核心定位,然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汇编成一段文字发给用户。如此一来,通过系统的回答,读者会对新闻要素进行有条理的建构。当某一事件发生时,不同媒体往往会出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给出不同的报道。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抓取有用的信息,读者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比较,才能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百度新闻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人工智能,以聊天的形式把核心信息呈现给用户,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最为重要的是,读者在聊出新闻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地建构着新闻内容的意义,并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到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成为新闻内容意义建构的主体之一,从而打破了传统新闻阅读中被动接受由新闻生产者主导的新闻内容意义建构的模式。

三、人工智能新闻内容生产的路径

人工智能新闻属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范畴,自然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而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念、学说、方法、视角等也对人工智能新闻的内容生产起到启示性作用。

1.客位视角和主位视角相融合

客位(Etic)和主位(Emic)是文化人类学重要的研究视角。客位视角要求观察者以“局外人”(Outsider)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问题,代表局外人的观点;主位视角则要求观察者以“局内人”(Insider)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问题,代表局内人的观点,想局内人之所想,思局内人之所思。对于新闻内容生产而言,一方面,为了保持客观和中立的观点,也为了透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记者需要从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记录和透视新闻现象,即采用“他者”的眼光来生产新闻;另一方面,为了让新闻报道尽可能全面和真实,记者需要照顾到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各方,听取各方的观点,并尽可能让新闻当事人发声,即站在新闻当事人的立场上采用“我者”的眼光来生产新闻。

客位视角和主位视角并无优劣之分,各有侧重。对新闻内容生产来说,二者的融合,能够全面、客观、多元、真实地为观众呈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本质。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进得去,出得来”,[5]就是主位和客位的结合。“进得去”,就是要“放下架子,使自己处于与被调查者同等的地位。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进入他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体验他们的行为意义和喜怒哀乐的情感”,[6]即“主位”视角,它是新闻工作者接近新闻事实真相的有效手段;“出得来”,就是要时刻保持“他者”的清醒认识,从新闻场景中“超脱出来,作符合客观的记录与描述”,[7]即客位视角,它是新闻工作者保持客观、中立态度的关键,是理性、深入地分析新闻事件的保障。

人工智能新闻的内容生产就是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从客位视角出发采集和编写新闻,并且大量收集各种数据,利用自动化程序,生成由数据建构起的新闻内容主体,用数据来讲故事,用数据来弥补融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碎片化和片面的报道的不足。由于人工智能的介入,这种新闻往往能够抗拒各种干扰因素(例如人的主观情感和态度等),站在局外旁观,客观分析新闻事件,力求做到客观。而对于人类记者生产的新闻来说,记者在新闻采集的过程中就会对新闻事件的各方进行采访,收集各种资料,在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也会将各方的言论和观点合理地呈现出来。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尽量从局外人的角度来再现和还原新闻事件的原貌,尽量做到立体、多元和全面。人工智能与人类记者的合作,各自发挥其在客位视角和主位视角上的长处,定会使得新闻既有真相又有深度,这是新闻业的大势所趋。

2.做实新闻调查工作

脚踏实地的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的成年礼,也为新闻调查做到深入细致的程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信息爆炸的当代,快餐式消费成为主流,新闻记者往往依赖于随手可得的信息而难以深入新闻现场做细致、深入、认真的一手调研,片面、失真的新闻屡见不鲜。

深入新闻现场的调查工作,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进行大量的采访和记录工作。人工智能领域的语音识别技术能够让新闻调查工作变得简单、高效。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音频转换成文字,这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采集一手信息时最头疼的事情,将录制的访谈音频转换成文字,耗时巨大。科大讯飞根据记者的需求,发布了一款名叫讯飞听见的软件,讯飞听见是一个支持音频一键转文字的语音转写平台。这项技术初露端倪,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技术的发展终究是为人类服务的,在不久的将来,日渐成熟的语音识别技术一定会给新闻记者整理音频资料带来更多便利。

另外,面对诸如地震、战争、海啸等突发事件,新闻现场的复杂性、危险性和不易控制性有时会阻碍记者在第一时间抵达,进而影响了新闻的实效性和现场性,而人工智能的介入,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人工智能新闻采集设备可以延伸人类记者的触及领域,轻松抵达人类无法或难以靠近的物理空间,观察人类无法或难以用肉眼观察到的事物,进而拓展了新闻内容生产的领域,增强了新闻的实效性和现场性。

3.加强对新闻内容的阐释

在文化人类学众多的学术思想中,阐释人类学是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阐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认为,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成果——民族志可以做到对文化的深描。浅描能够还原事件的表象,而深描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于新闻内容生产而言,这项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尽量客观、全面地还原新闻事件,更要深入、准确地分析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掌握新闻事件暗含的规律性因子,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态势。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基于自身能力的阐释技能。由于新闻事件涉及政治、哲学、文化、经济、法律等各领域,从这些领域出发,选择独特且合理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阐释,应是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显然,人工智能在这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它无法具有人类的思维,只能按照人类设定的程序来处理各种新闻信息和数据。而“记者的角色不应是简单的新闻事实的记录员,他应该是社会事实的观察者、新闻事件的阐释者、新闻意义的挖掘者。相比于新闻事实记录而言,对真相、意义、价值的挖掘,对新闻背后的原因、动机、趋势、规律的深度剖析更具有价值和意义”。[8]由此可见,记者应该充分挖掘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阐释的能力,弥补人工智能在此方面的不足,进而使在速度上占据优势的人工智能新闻也能对新闻的主体内容进行阐释。

4.以人为本,生产“有温度”的新闻内容

“有温度”并非简单的感觉体验,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籍,而新闻要做到“有温度”并非是一件易事,但如今借助人工智能,生产“有温度”的新闻内容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性。首先,人工智能要“有温度”,它要理解人类情感,并做出相应的表达或反应。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Bob Dylan)对此深有感触,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沃森(Waston)曾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就研究完了他的所有歌曲,并总结说:“鲍勃·迪伦先生,你的歌曲反映的是两种情绪,流逝的光阴和枯萎的爱情。”其次,人工智能要根据人类情感进行新闻内容编辑与推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沃森在菜谱领域的成就。沃森通过对经典菜谱的研究制作出新的菜谱,并根据人的情绪来制作相应的菜谱。阿里云在2017年新年之际,给员工的福利之一就是由人工智能机器人书写的春联。该机器人在书写春联之前,先根据体验者的性别、表情、语言等了解其新年愿望,然后不急不躁、挥洒墨迹,把最温暖的祝福送给每一位体验者。该机器人运用面部识别技术和语音交互技术,基于强大的数据库,分析出每一位参与者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证明了人工智能在利用数据分析并掌握人类的情绪方面已迈出坚实的一步,也为人工智能生产“有温度”的新闻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谷歌采用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为数据中心省电费,同时也表示会部署更多的传感器来收集信息,帮助这套人工智能软件发挥更大的效用。在新闻领域,传感器的价值不容小觑,传感器新闻正成为新闻内容生产的“新常态”。面对生物数据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技术,悦享科技率先将其运用在动脉雷达上,借助生物传感器采集心电、心音、皮肤温度等辅助信息,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帮助下,可以实现对人体血压、血流变化的感知,对心理压力和情绪变化的预测,人类的感情由此被机器读懂。生物数据传感器给人工智能生产“有温度”的新闻提供了技术支持。

由此可见,人类的情感也可被人工智能掌握。对于新闻业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一件新闻总是包含多个角度,新闻的角度往往由撰写新闻的记者决定,用户只能被动地从报道者的视角予以接受。而当人工智能识别到人类的情感后,人类的需求也得以获知,进而为用户“私人定制”带有独特温度的新闻。

四、结语

人工智能作为高科技正在慢慢渗透到每一领域,新闻行业借助人工智能,在新闻内容生产速度和精准化推送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广度、深度和温度也在逐渐提升。未来是人机同行的智慧时代,人工智能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人类记者应顺应时代需求和技术革新的趋势,努力提升智慧生活的能力,为人工智能写新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满足智慧时代人类阅读新闻的不同需求。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人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主要内容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