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高效的应对REACH法规
2017-01-27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胡杰
□ 文/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 胡杰
高质高效的应对REACH法规
□ 文/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 胡杰
2007年6月1日,由于欧盟开始实施REACH法规,采取“无数据无市场,不注册不能销售”的原则,中国石油以及下游用户的涉欧贸易均受到限制。其中,涉及中国石油炼化与销售企业30多家,炼化产品1.2亿吨/年,销售总额约6000亿元/年。为此,中国石油成立REACH法规应对工作组,并在石油化工研究院设立REACH法规技术中心,具体负责REACH法规应对工作,包括卷宗编写、数据审核、应对监管、地区公司人员和资源协调、技术培训、国际交流以及为OR(唯一代表)提供技术支持等工作。经过八年多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可借鉴的基于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
基于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石油REACH工作在法定期限前高质量完成全部工作,保障了现有贸易正常进行,开拓了潜在贸易市场,提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培育了一支90余名的具有国际水平的REACH法规专家队伍;提高了中国石油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了中国石油作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关爱公众安全的绿色、负责任良好形象,间接保障经济效益10亿美元/年以上。中国石油REACH应对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其主要有六大创新点:
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可借鉴的基于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具有快速高效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高质高效的应对REACH法规以及同类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避免中国石油出口贸易受到影响;
二、自主开发了国内首套应用于REACH法规应对的CNPC-REACH供应链信息管理IT平台系统。该系统具有便捷性、综合性、可拓展性等特点,实现产品从原料采购一直到终端用户的整个供应链上REACH法规合规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全周期风险控制,符合欧盟行政管理机构的监管和检查要求,提高了传统产业效率,实现了创新发展。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三、策略性的根据产品特性与实际贸易情况进行分批预注册和注册,与有资质的国内外机构进行合作并加入部分大型联合体,通过联合注册大幅度降低注册成本,节省约500多万欧元;
四、将欧盟物质同一性检测标准与企业标准进行转化,并且编译了《应对欧盟REACH法规标准译文集》,促进中国石油产品检测水平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
五、高效合理利用联合注册数据和企业现有数据,搭建产品安全数据库,提升企业安全环保能力;
六、建立了全球法规快速预警平台,全面了解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法律环境,为产品进行国际贸易、打开国际市场提供法规支持。
本成果已经从2008年12月1日起在中国石油30多家地区公司、销售企业以及100多家下游用户单位实际应用7年以上,其成效和经验值得向国内外石化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