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花溪大学城大学生交通安全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

2017-01-27陈卫娅

法制博览 2017年15期
关键词:花溪大学城交通事故

陈卫娅

贵州医科大学食品安全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贵州花溪大学城大学生交通安全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

陈卫娅

贵州医科大学食品安全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贵州花溪大学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学生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阐述了花溪大学城大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常见形式,以及目前大学生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城大学生交通安全的针对性对策。

贵州花溪大学城;交通安全分析;问题与对策

花溪大学城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南部、贵安新区东部,占地规模约12平方公里,于2009年开始规划建设,目前已有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近10所高校陆续入驻,入驻师生达10万余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但同样存在着一些国内大学城建设的共性问题,其中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关系到大学城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一、大学城大学生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一)行走时精力分散造成交通事故

大学生是低头族的主体,行走时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环境关注度不够,存在低头玩手机、听音乐、嬉戏打闹等不良日常行为习惯。有部分大学生漠视或者不清楚交通规则。与此同时,校内限速标志不明显,私家车车速过快,这些都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

(二)公共交通运力不足引发交通事故

大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多,乘坐各种短途或长途交通工具较为频繁。每年寒暑假学生返校高峰期,在255、207路公交车的始发站,回大学城的学生都会排起上百米的长队。公交车运量严重不足,给无营业资格的黑车司机带来了商机,给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闪电树懒”、“九五出行”等通过网络定制巴士、定制旅游包车等现象也逐渐增多,同样存在着潜在危险。

(三)交通意识淡薄诱发交通事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很多大学生有了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是小汽车。由于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容易意气用事、追求速度与激情、本身驾驶技术不佳,再加上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漠等原因,近几年大学生驾车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已有多起,造成重大损失。例如:2016年12月,大学城某高校两学生驾驶摩托车到花溪附近游玩,由于车速过快,在转弯时与小货车相撞,造成了两名大学生当场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

二、大学城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公交体系尚不健全,给师生出行带来较大不便

(1)校区面积较大,宿舍区与教学区距离较远,由于校内公共电瓶车为数不多,学生多使用自行车或摩托车。(2)在花溪大学城内各高校之间,尚未设立公交线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间的互动交流,也违背了兴建大学城共享资源的初衷。(3)大学城远离贵阳市城区,尚没有完善的商业中心,节假日学生更愿意到市区购物游玩,出行时交通运量严重不足,学生乘坐非法黑车、网约车现象严重。而城际的5条公交线路中,也仅有255、207两条公交线路直达市区。由此可见,大学城无论是城际还是城内交通通达度均较低。

(二)交通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机制建设不健全,导致各层面对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虽然随着近几年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大部分高校对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了认识,但与实际需求相比存在差距。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教材,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辅导员老师开班会,放视频等形式,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轻描淡写,宣传教育力度不大。

(三)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据最近在大学城各高校发放的500份问卷调查:有33.7%的大学生不完全认识交通标志,有90.6%的受访者有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行为,有90.1%的受访者有乘坐黑车、网约车等的经历,66.8%的大学生不知道遇到车祸后如何正确处理,仅有31.5%的受访者认为我们应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侥幸心理,法制观念淡薄,无视违法交通规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对自身和他人安全过于轻视。

(四)开放式校区安保难以到位

大学城作为处于城郊的开放式校区,没有围墙等形成屏障,周边治安情况较为复杂,人口流动较大,给高校安保工作带来新的难度。虽然有些高校开始加强信息技术防范系统的建设,但是投入力度不大。外来人员混杂、社会车辆随意进入,不遵守校内交通情况时有发生,致使大学城的安保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同时,部分高校并没有明确的校内车辆和交通管理办法及其相应的责任制度、交通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等。

三、大学城交通安全解决对策

(一)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形成文明出行习惯

要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教育是关键。可以将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使交通安全教育形成常态化。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成为交通安全教育师资专业化队伍。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把生命摆在至上的位置。另一方面,重视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克服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增强高校交通安全教育,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提高师生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将交通安全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使师生成为文明交通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推动者。帮助大学生从校园内开始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在社会大环境下的交通安全问题才能取得更有效的贯彻。

(二)校内加强交通监管与引导,净化校园交通环境

校园内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校内交通监管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骑摩托车飞车上课,社会车辆畅通无阻,教职工开车上下班人数增加,导致校内交通秩序混乱。加强领导常规管理,出台高校交通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依法按章严格管理执行。增加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强监管与引导,规范校内私家车、学生自行车、摩托车行驶,营造“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走路”良好氛围。全面深入排查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完善平面交通管制信号,增设醒目的交通标志、标线。

(三)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与市区融合,完善大学城配套

公共交通是大学城与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使正规运力成为服务大学城学生出行的支撑力量。(1)开辟新的交通路线,开通直达主城区的快速专线,完善并实施城市轻轨的接入工作。(2)可依据学生出行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在每天的11点至13点,17点到20点,以及在节假日等时段提高发车频次,保证公交车辆能够快速到达和疏散,合理调度常规公交运力。(3)调整已有线路,合理安排城内公交环形及站点设置问题,使各高校更好的互动交流。另外,尽快完善大学城的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商业街,提供餐饮、休闲、服饰、美容美发等商业服务,使学生即便不出大学城也能拥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有效避免学生的长途出行。

(四)构建大学城高校安全管理基础性联动体系

大学城高校安全联动管理主要涉及到交通、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某一方面的应急联动。将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等纳入高校联动管理队伍的同时,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发挥各高校不同的管理优势,构建顺应大学城发展特点的联动管理模式。将学生日常交通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打击行动等应纳入校际间的联动管理,实现重点突破,集中整治、严查“黑车”,规范“专车”,维持正常的营运秩序,保证师生安全出行。

总之,解决花溪大学城大学生交通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学生提高交通安全认知,需要全社会予以重视和关注,需要建立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稳定治理机构和工作机制,转化管理模式、优化交通体系、完善发展政策、创新投入机制,为大学城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住宿、交通条件。

陈卫娅(1987-),女,中共党员,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专业,贵州医科大学食品安全学院,专职辅导员。

U

A

2095-4379-(2017)15-0209-02

猜你喜欢

花溪大学城交通事故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咏樱——花溪冬樱花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花溪高坡醉游客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