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17-01-27胡清芳
胡清芳
中共双峰县委党校,湖南 双峰 417709
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胡清芳
中共双峰县委党校,湖南 双峰 417709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已经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加强党内监督。改善党的监督机制,扩大党内民主,更加重视媒体舆论的力量,不断提高事前预防能力,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执政党;党内监督;改善
一、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制度
政党制度最先起源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政党制度已经比较成熟,政党监督制度作为政党制度能够长久发展的最重要一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政党监督体制。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在不断摸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政党监督制度。虽然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不同,但可借鉴西方国家相对成熟的政党监督体制来发展和完善中国政党监督体制。
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制度主要分为党内监督和党际监督,党际监督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大选来达到监督的目的。由于西方国家大选是全民参与,各政党为了成为执政党会大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同时也会对其他政党的一些不良表现进行宣传和抨击。所以政党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就会提高自律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这种监督制度虽然对政党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政党之间相互攻讦,为了达到目的可能会夸大事实甚至宣传一些莫须有的事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西方国家政党监督体制的特点主要有,对政党行为进行法律规范,让政党监督合法化。制定政党监督的合理制度和具体实施方式,让政党监督更加合理、高效。营造更公开、透明的政党监督氛围,接受公众媒体的监督。虽然西方国家与我国政治体制不同,但是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体制作为政治文明长久发展的产物,对我国完善健全政党监督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历史发展历程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创作《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时就提出了最基本的党内监督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在建党之初就具有党内监督的思想根基。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不再是仅仅领导人民反对压迫,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自由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已经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居于领导地位的党。因此党员队伍和党的权利也极度扩大,党内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权利腐败也随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制定更加积极有效的党内监督体制,防止部分党员逐渐脱离人民,保证党的生机和活力。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并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有了建国后第一个党内监督部门,随后在全国各行政区域相继建立了党的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在1953年,将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作为党内监察的专门机构,其权利和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监察委员会监督各级党组织、党员对党的路线和政策是否积极严格执行,是否有违反党的纪律,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可以对党的内部进行全面监督。
为了防止党员在获得大量权利和资源后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整风、整党、“三反”三大运动。1950年5月,中共中央发起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是建国后党迫切需要的一场及时雨,由于获得权利后党员个人不免有些膨胀,这次运动的展开及时提醒党员干部要总结以往的革命经验,任何背离人民的行为最终都会失去人民,要积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内骄傲自满的情绪得到有效控制。1951年2月开展的整党运动旨在不断提高党员个人素质,对党员进行如何作为一个优秀党员的教育,清理不合格党员,并为党员队伍吸收新鲜血液。“三反运动”主要是让普通大众积极参与到对党的监督中来,运动中党的各级领导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有效的抑制了官僚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由于刚刚建国这些运动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成熟,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对于我国积极探索健全党内监督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56年到1978年,由于党的顶层指导方针出现了偏差,党的监督制度进入了一定的历史性倒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走过弯路后的党更加认识到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基石被高度总是并应用于广泛实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相继恢复。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内容有了具体的参考标准,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员内部与党员外部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的内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全面监督。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党内监督”的概念,提出了“要建立和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和人民监督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得到有效的监督。”[1]第一次提出了进行党内监督的具体条例,有了具体条例的指导,就能更好的进行党内监督,党内民主得到提高,党员与群众关系更加密切。
从此以后,每一届党的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党的监督理论与实际更加贴合,党内监督制度也得到不断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党内监督。他的党内监督思想既与党之前的监督思想、手段一脉相承,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总的来说就是,全面保障民主集中制主体地位不动摇,构建高效的党内监督体系,并根据实际经验不断完善。对党员干部实行问责制度,明确党员干部职责和权力规范,对不顾人民群众利益滥用权力的党员绝不姑息纵容。采取中央派遣巡视组对党的各级领导进行审查的制度,有效防止地方官员之间相互包庇,使贪官污吏无处可藏。通过以上种种举措,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威慑双管齐下,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对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检定,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三、党的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
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实现人民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具有非常大的权力。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行党内监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经过执政将近七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将马克思列宁指导思想中的党内监督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已经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举措。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现有的党内监督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整体性不够,党内监督不够规范,党内监督部门在具体工作时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掣肘,没有很大的独立性,党内监督部门上下级之间各地区之间的还缺乏高效的协调性等问题。
第一,监督主要依靠人治而非法制。人治对监督机构的党员干部素质具有较高要求,如果监督机构的党员干部不能很好的执行党的规章制度,就不能对其他党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目前的纪律检查体制实行双重领导,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接受各级党的委员会领导。这种情况下就变成了下级对上级进行监督,监督效果和监督积极性必将受挫。
第二,监督机制更偏重于党员的自我约束。人的自我约束主要靠个体对自我的行为规范,很容易受到来自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并不稳定可靠。如果依靠法律法规等对人的行为做出具体的行为规范,则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人员变动下都会保持不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直把“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工作,就是希望通过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希望不断提高党员个人素质,让党员在面对诱惑时能够保持自律,能够廉洁奉公,能够坚持为人民服务。过多的强调自律,导致了我国党的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第三,党的监督机制相对单调并且缺少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国党内监督主要依靠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但是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同时被上级纪律委员会和同级党委领导。致使上级纪律委员会只能对下级纪律委员会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最终领导权还是同级党委。纪律委员会就不能对作为领导的同级党委进行有效的的监督,缺乏对同级党组织的党员干部监督的独立性。
第四,监督相对滞后,更重视对党员干部犯错后的惩罚,事前事中的监督稍显不够。党的监督最好的方式是在事前进行有效预防,才能最小的减少党的损失。从目前的监督实际情况看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的重点更多放在了对党员及党员干部做出违法犯纪行为后的追责和惩罚,而对于事前和事中党员及党员干部显露出的违法犯纪迹象较少有所察觉。
四、加强和健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政策探讨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发展已经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促进党的监督能够合法合理的顺利发展下去,从而在一个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的党的带领下走向民族复兴。
第一,不断发展完善党的监督规范,坚持依法治党。使各级党组织的党员和党员干部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对于惩罚违反党纪党规的党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改变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机制,将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接受同级党委领导改为接受上级检查委员会直接领导。不断提高纪委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纪委才能在调查各级党员干部时不受各方权利机构的干扰和掣肘,才能更好的起到监督作用。
第三,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充分调动基层普通党员的积极性,让最广大的普通党员参与到党的监督中来,让违纪的党员和党员干部无处可藏。
第四,加强党内信息公开流通,主动接受党和民众的监察。要积极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监察氛围,将党的重大政策,主要领导的任免等及时向党员及广大群众公开,保证监督信息和监督渠道的畅通。
第五,更加注重公众媒体的监督力量,不断提高公众媒体的公信力,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从而对党员及党员干部产生威慑力。
五、结语
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石,能够防止党员干部滥用私权,以权谋私,能够时刻保持党员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是党和国家能够永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必定更加完善,执政水平必定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复兴之路。
[1]<中共中央文件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358.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胡清芳(1973-),女,湖南双峰人,硕士,中共双峰县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党建研究。
D
A
2095-4379-(2017)15-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