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特色资源 助力记者成长
2017-01-27徐大崇
□徐大崇
(闽北日报社,福建 南平 353000)
挖掘特色资源 助力记者成长
□徐大崇
(闽北日报社,福建 南平 353000)
当士兵的常这样激励自己,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记者的也常这么鞭策自己,不想做名记者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但现实是并非所有的士兵都能当将军,所有的记者都能成名家。原因可以列出十条百条,笔者认为,重要的一条是不少记者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如何瞄准突破口。
突破口在哪里?关键是记者要清楚自己蕴藏哪些特色资源,哪些资源该挖掘,哪些资源能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打好文字功底,勇于社会实践
纸媒记者,须臾离不开文字。文字记者要做到得心应手地驾驭文字,如同工匠携带的工具箱,备得齐,找得着,用得上。笔者十分幸运,福建闽江学院新闻系的进修,帮本人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文字功底。
但是,地市党报的文字记者,工、农、商、学、兵要接触,金、木、水、火、土要会懂。如果说,文字功底保障了表现形式,那么,社会实践则锤炼了思想内涵。两者不能偏废,但后者偏重,没有后者,前者将变成空中楼阁。
为了补课,笔者经常沉到一线,乐于跟农民、工人、教师、民警、科技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人士交朋友,并给自己“订立”了“三不主义”:不羡虚华,不带功利,不耻下问。这里涉及到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问题,更涉及到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采访作风的问题。问题解决了,补课的质量会提高,速度也将加快。
武夷山市是笔者所在的福建南平市下辖的县级市。近年来,该市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独具优势,在旅游业和茶业融合发展上,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创新性县域经济发展道路。2016年年底,笔者接到南平市里的一个采访任务,南平市领导要求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诠释武夷山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关系。交待任务时,对方只罗列了“旅游”“茶业”“生态”三个词。
也许是功底不够吧,一碰到重大题材的采访,笔者心里总会涌出一股莫名的紧张。唯恐找不着想找的采访对象,唯恐漏掉能举一反三的典型事例,唯恐在时限内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唯恐发表的新闻作品贻笑大方……和一些同事一起去采访,很佩服他们提问快且收笔得早。笔者自感技不如人,便先当“小学生”。只要新闻作品不属于急就章,同事问一句,笔者就问三句;同事呆一天,笔者就呆三天。这样,采访起来底气足,哪怕采访到的许多素材最终都被忍痛割爱舍弃了。
题为“守住绿水青山 坐拥金山银山”的通讯,于2016年12月25日在《闽北日报·周末》发表。随后,被新华网、人民网、东南网、中新网、新浪、网易……等20家网络媒体转载刊播,并获得2016年福建南平市新闻奖二等奖。
采写该篇通讯,笔者就花了整整半个月时间。从查阅资料、实地走访、潜心调研、专家访谈以及村民笔记、茶农口述、民俗传说等,笔者穷尽了可以找到和允许提供的人和物。反正拾到篮子都是菜,那就尽管采摘吧,以免急需用时方恨少。其间,陪同采访的一位政府科员若有所思地问笔者:“你为什么对茶农、林农观念变化的细节那么感兴趣?”笔者回答:“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效果。青山赎买、九曲溪上游禁伐……生态保护短期内是在林业收益上做‘减法’,实际上却是在生态修复与补偿上做‘加法’,在生态经济、新兴产业上做‘乘法’。这难道不是最能反映实情的佐证吗?”随着采访的深入进行,这位科员完全同意了笔者的推想。
笔者感谢社会实践,它赠予我源源不竭的新闻素材。2017年上半年,笔者又采写出几篇与《守住绿水青山坐拥金山银山》风格相近的文章。如今,一些朋友以为笔者“专干此活”,向人介绍时便给我冠上了一顶“头衔”:这是《闽北日报》知名的经济记者。笔者受宠若惊,更出乎意料。笔者觉得,做好了“小学生”,记者就该再做“小老师”——写出采访对象已做但不知如何说,止于表层尚未到达本质的东西,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呈现给读者。无疑,这同样需要以社会实践的参与、认知、积累和总结为前提。
积累基层阅历,拓宽宏观视野
新闻界其实也存在一种“围城”现象。身居高层的大报记者,希望勤往基层跑,搜寻到金色的新闻宝库;反过来,身在基层的小报记者,则向往高层的信息灵通,渴盼拓宽宏观视野。
哪位记者冲破了“围墙”的界限,哪位记者就有可能观赏到“城墙”外的胜景。但是,“围墙”的两头并不平衡,小报记者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小报记者决不能消沉地抱着无奈的心态,更应积极地树立进取的斗志,切忌坐井观天而沦为井底之蛙。作为一名普通的地市党报文字记者,笔者注意学习借鉴《人民日报》、新华社和获奖记者新闻作品的写作。平时读报养成了习惯,还订购、细品、珍藏了《新闻战线》《好新闻集锦》《评报选萃》《总编辑手记》等书籍。从中仿佛开启了一面面互联网页,发现了崭新的大千世界。铢积寸累,潜移默化,笔者从中领教了什么是“总揽全局”,什么是“高屋建瓴”,什么是“胜人一筹”,什么是“精益求精”……
抢得地域特色浓郁又富含普遍性意义的独家新闻,是报社和记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小报记者好不容易抢得了独家新闻,就要大胆地向大报投稿,其作用效果有二:往大处讲,展示推出了地方的新成就、新气象、新举措、新问题,既符合新闻作品资源共享的传播本性,也遵循一贯倡导的全党全民办报的方针;往小处看,通过虚心地向大报的行家里手拜师学艺的过程中,无形地拓宽了小报记者的宏观视野,增辟了有利于他们茁壮成长的起飞平台。
2016年8月,笔者首次将一篇自认为“味道不错”的消息试着投给了《福建日报》。认真而和蔼的编辑亲自来电,表示可用,但要重新采写,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不久消息见报了。
首次的喜事像初恋,令人难忘;首次的成功似号角,催人奋发。此前,消息和言论这两种新闻“主打产品”的写作于我还是弱项。超越自我才会进步。笔者很自然地开始有重点地钻研《人民日报》的消息和言论的写作。
笔者为什么如此“自作多情”?有句古话可引作注脚:“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理想的高度能不能达到,有没有达到,这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笔者靠自我施压来实现超越自我的理想。
时效是新闻竞争不可或缺的锐器。慢人半拍固然输人一等,反之,快人半步却更加难乎其难。如同天气预报具有科学的前瞻性一样,老练的记者往往具备惊人的预感、预见、预断、预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造就,都需要记者拓宽宏观视野——政治家的胸怀、思想家的头脑、外交家的机敏、指挥家的果敢。
(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