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与路径
2017-01-27姜师立
姜师立
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与路径
姜师立
从聚合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大运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打造新时期运河特色文化、推进文化强国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的重要意义,构想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包含的6个方面的内容:恪守承诺,保护好运河遗产;保护运河生态,打造生态走廊;提升水利水运功能,铸造黄金水道;拓展景观效益,深度开发运河旅游;挖掘运河价值,传承运河文化;建设运河文化产业新高地,助推文化强国。并提出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路径与抓手:高起点规划,协调联动推进,形成统一立法,推动“运河学”建立,打造交流平台,聚合发展力量。
大运河;文化带;遗产保护;旅游发展;生态走廊;文化强国
近阶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1日视察北京通州时的讲话精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运河沿线各省市的热门话题。那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实现路径又是什么?本文将作一一分析。
1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
在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三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聚合运河沿线城市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极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是一个战略性的举措,决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的内容,大运河连接起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成我国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闭环。我国对外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对内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都是一个统的概念,聚合的作用,将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资源统一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去推进,将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加上山东、河南、安徽这些中东部地区放在同一个文化带、同一个经济带、城市带去整合发展。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形成的统领协调作用,可以帮助各个城市结合自身特色,构建不同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或文化产业园区,避免同质化竞争。大运河文化带中的“带”字很重要。大运河是因为漕运而形成的共有文化长廊,经济文化建设都要作“带状”去思考。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沿线城市共同发力,打破一亩三分地,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
1.2 更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大运河文化
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可以说是中华文脉,沿线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吸纳了长达3200公里的大运河沿线的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大文化带的文化资源,大运河孕育出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景观:漫长的河道、无数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以及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厚重的精神产品,如文学、艺术、民俗、史学等,还有运河沿岸各种文化节庆及带来的品牌符号,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中华文化明珠都通过大运河这一条金丝线被串联起来。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要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并创造新的运河文化,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大长廊。
1.3 唤醒民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因沟通交流功能而产生的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包容和开放,而这正是衡量文化先进性的核心标准。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在沿线3亿多国民中得到广泛传播。但民众对具体的保护措施却知之甚少,自发自觉的遗产保护意识尚未形成,通过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可以唤醒全民族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运河文化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
1.4 推进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挖掘,打造新时期大运河特色文化
大运河文化作为线性、活态的文化遗产,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千余年来大运河是因其不断的创新变化而成就了运河沿岸的文明,因而我们在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同时,有责任进一步研究大运河文化,挖掘其深厚内涵,发展文化产业,为后人留下经过我们创新的“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申遗只是过程,保护和发展才是目的”的价值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老的大运河焕发生机,创造出新的文化形象和符号。静态保护、循旧守成终究不是文化延展的方向所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要不断使这种世代相传的“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创造和共享文化遗产的人们有着历史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所以,创新文化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是为了留给中华民族后世子孙一条真实的运河,一条可以看见、能追根溯源的运河。要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更加彰显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通过活化运河历史文化,将其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的中去,打造特色化的运河城市文化带。通过大运河旅游产业和大运河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新时期大运河文化。
1.5 促进运河城市加速城市发展,推进文化强国
在大运河的实用性功能逐渐淡化,文化价值充分显现的时代,使其进入全球视野,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遗产”是对母亲河的回报方法之一。但最有价值的回报应当是使运河得到长期的、可持续的保护,使其永续长流。而要做到可持续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大运河作为一条跨越时间纬度、地理空间与文化荷载的超大体量遗产,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号召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于整合运河资源,放大运河文化影响力,建设中国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带,拓展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运河经济将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建设经济强国,更要建设文化强国。当前已进入文化引领的时代,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传播,大运河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可以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创意手段,将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优势文化产业,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助推文化强国。
2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内容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决不仅仅是文物保护,也不仅只是文化建设的内容,它应该包括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具体应包括大运河遗存的保护与利用、运河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弘扬、运河功能的发挥、运河生态的建设、运河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在全段通航、仍旧保存有原始功能的活态运河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2.1 恪守承诺,保护好运河遗产
作为世界遗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首先要恪守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准》,将大运
河遗产保护好。在遗产保护上坚守保护规划的红线,严格遵守《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保护好,同时要延伸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大运河的整体保护。一要设置好保护标识和保护界桩;二要注意档案建设和信息保存;三要注意环境整治。包括历史环境保护、建设环境整治、污染防治;四要加强遗产监测管理,从技术手段上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
2.2 保护运河生态,打造生态走廊
全长32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有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及太湖,众多湖泊河流、水面湿地,是中国东部一个巨大的生态调节系统。要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在运河沿线全面开展断污工程,关停一批沿线的工业企业,禁止周边工厂的工业污水、渔民生活污水、周围居民生活污水进入大运河。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运河两岸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正在开展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就是在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打造一条生态走廊,从而让清澈的江水通过大运河一路北流,滋润山东、河北、京津等地。
2.3 提升水利水运功能,铸造黄金水道
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淮扬运河和江南运河每年的货运量都达到3亿吨左右。目前通航的江苏、浙江、山东等省要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进行大运河的现代化改造,建设现代化的装卸码头,采用先进的导航设备,实施自动化管理,提高江苏段运河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大运河。山东提出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建议,北京又提出局部复航的目标,这关键是要解决水源问题。目前,利用大运河输水的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能北调江水至山东。除输水功能外,大运河还发挥着防洪抗旱的积极作用,为沿线城镇提供泄洪通道,为两岸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为沿线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在提升水利功能时要坚持保护优先、加固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使得运河文化遗产和水利功能得到充分保护,实现有效延续和拓展。
2.4 拓展景观效益,深度开发运河旅游
大运河两岸拥有河道驳岸、湖泊湿地、驿站纤道、古塔寺庙、古桥城门、会馆民居、园林街巷等众多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还有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不仅可以吸引国内游客亲水休闲,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国际吸引力,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成长空间。要整体规划大运河旅游,从济宁到宁波运河沿线景点众多,要联手打造运河水上游览线,要将岸上的景点通过水路串连起来,形成联动效应。要通过运河旅游的深度开发,打造经典运河旅游品牌。如杭州、扬州的大运河水上游览线,在游览线路的设计上要更好地展示城市段运河的地方特色,展示大运河沿线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的古运河环城游,无锡、常州的运河水上游都要进行提升。未能全线通航的京津、河北、河南、安徽等省的运河城市也要通过建设遗产展示馆,从世界遗产价值的角度展示运河遗产、运河文化,加强运河旅游的开发。把三维场景展示、AR、VR、音视频自动调度技术、单点全景展示、连续全景展示、船载全景展示等技术手段应用到展示馆建设中,形象生动地再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重要场景,让游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对遗产点集中的运河古镇如邵伯镇、蜜糖镇、杨柳青镇等作为运河聚落遗产整体打造,进行整体的修缮保护,建设运河文化实景展示,恢复老街上的老字号店铺,再现当年运河名镇船舶往来、桨声绵绵的情景,打造运河旅游小镇。各地要建立更为系统和宏观的规划与管理,形成完整的网络化旅游线路,并进行全新的设计包装和创意衔接,在延展旅游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宽度上下工夫。将景观欣赏、水工设施体验、地方文化品鉴、美食品尝、游戏等内容创意化整合,并带动运河沿线相关景点的旅游。
2.5 挖掘运河价值,传承运河文化
要对大运河及沿线城市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作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发掘研究,让大运河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唤醒沿线民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弘扬运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牵头,形成合力。不能让各个城市单打独斗,自说自话。要将运河非遗与物质遗产深度融合,如剪纸、扬剧、苏绣进园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地方戏曲上游船。
要用运河边成长起来的文学艺术形式去创作新的运河文学艺术,如用京剧、昆曲、扬剧、淮剧、锡剧编演运河大戏。利用大运河这一世界级的文化遗产,通过活化运河历史文化,输出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传播运河优秀文化,让世人感知到中华文明的渊源博大。
2.6 建设运河文化产业新高地,助推文化强国
大运河代表了中国人的创造精神,千余年来大运河是因其不断的创新变化而成就了运河沿岸的文明,因而我们在继承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之时,也有责任为后人留下经过我们创新的“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申遗只是过程,保护和发展才是目的”的价值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老的大运河焕发生机,创造出新的文化形象和符号。大运河沿线城市应在保持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运河文化,用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创新创意的思想,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地。将运河遗产和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如将运河的历史符号印上工艺品,利用运河文化开发创意产品等,既保留运河文化的本真性,又将文化内涵和运河价值融入到物质产品中,打造运河文化产业,让民众既能感受到运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品质,又能将其依然存在的实用价值融入到现实生活,从而造福民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注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利用大运河的交通动脉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深入挖掘,充分整合运河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在运河沿线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要通过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推动运河经济的发展,将大运河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同时又通过运河经济的大发展,推进运河文化的大繁荣,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国的目标。
3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路径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用文化来带动运河城市带构建,带动运河经济带构建,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需要高起点规划,协调联动推进,形成统一立法,推动“运河学”的建立,打造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平台,聚合多元发展力量。
3.1 高起点规划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一是要注重区域合作。国家层面定位,省域规划对接,城市规划落地。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大家共同发力,沿线35个城市要形成区域合作、城市间合作,互联互通,借鉴支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要注重部门协调。大运河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容易形成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相互竞争的格局,在规划之初就要形成协同发展、跨专业领域合作的态势,从而构建不同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或文化产业园区,避免同质化的竞争。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作为活态遗产,既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又要考虑其活态的特征,合理利用。规划上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保护利用的关系、遗产管理与水利航运管理的关系,文化功能与航运功能的关系,协调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3.2 协调联动推进
目前运河沿线城市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挖掘、传承和利用都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缺少整体研究的机制。要在大运河城市间构建一个联动机制,从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探索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整合各地运河沿线文化资源,整体实现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一是推动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的机制,聚合大运河沿线的文化元素,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建运河文化圈,从而形成一个推动运河文化、主题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效机制,联手挖掘运河文化价值,发展文化产业。二是要继续发挥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建立的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推动运河沿线城市建立文化旅游发展的联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和分工体系。在运河文化价值挖掘和运河文化的传承利用上,纵向上需要在国家、省、市甚至更具体的行政单元形成合力,横向上,需要大运河沿线城市之间,城市文化、水务、建设等各部门之间等等协抓共管,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适当时机,可参照对长江、黄河、淮河等河流的管理模式,设立一体化的运河专职管理机构,做到职权责统一。
3.3 形成统一立法
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大运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活态,至今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段仍有近900公里在正常通航。大运河跨地区、跨行业管理和线性活态的特点,决定了大运河除了受《世界遗产公约》《文物法》等法律保护外,还受到《水法》《航道管理条例》等法规的保护,正因为多种法律的交叉管理,缺少统一立法,在具体管理活动中法律依据混乱,导致运河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从国外经验来看,以运河著称的国家多数都制定了运河法,如1912年的《巴拿马运河法》。对跨地域、跨行业的大型线性活态遗产大运河来说,现有法律法规还无法涵盖大运河保护、管理、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急需一部专项行政法规,从而整合文物、交通、水利、建设、环保、国土等各领域机构和众多相关利益者,形成合力。《长城保护条例》已于2006年施行,其中“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对运河来说具有借鉴意义。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使大运河的保护与管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3.4 推动“运河学”建立
目前运河沿线地区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还停留在不同的城市研究各自的运河文化,各自出一批论文等研究成果,对大运河文化的利用也是各自为政,零打碎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整合大运河研究的各方面力量,整体研究中国大运河,联手挖掘大运河文化价值,朝着建立“运河学”的方向努力。全社会都知道大运河,但大运河究竟是哪条河,有多长,沿用多久,申遗成功的究竟是哪条河,是中国大运河,还是京杭大运河,别说普通百姓,就是文化界、新闻界也说不清,在媒体上经常出现错误,说京杭大运河有2000多年历史,说中国大运河有1700多公里,这都是不对的。这些误解的出现,是我们对大运河研究不够,宣传不够,国内对大运河的研究,相对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将中国大运河的研究工作提升到“运河学”高度来认识的。敦煌学、长城学以及对丝绸之路的系统研究都呈现出新气象。但从文化遗产角度对大运河进行挖掘和提炼还比较薄弱。而大运河本身是鲜活的,它涉及文物、遗产、历史、景观、艺术、文学、建筑、规划、管理、考古、经济等众多领域,“运河学”就是要对大运河文化做出进一步的挖掘和提炼,促进大运河价值的公众意识,这将对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3.5 打造交流平台
大运河申遗过程中,由35个城市组成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等沿线城市的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运河沿岸城市举办各种论坛和研讨会、论证会,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仍需要发挥文化传播平台的作用,在适当时机举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继续发挥大运河遗产保护城市联盟、大运河旅游城市联盟、运河历史城市联盟等多个民间组织的作用,推进国内外运河城市的文化、经济交流。
3.6 聚合发展力量
推动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的机制,聚合大运河沿线的文化元素,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建运河文化圈,从而形成一个推动运河文化、主题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效机制,联手建设运河文化带。国家要出台政策,推动沿线城市合作推出一些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规划一批跨省市的运河文化产业园区,来振兴运河文化,发展运河经济。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强化监管,把大运河文化产业、旅游产品变成一个富有投资价值的平台,广泛吸引民资参与投资和开发。要探索建立运河文化保护基金、运河生态保护基金等平台,用现代化的资本运作手段,规划建设一批大运河保护利用项目,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1]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永波.运河文化的运河规律及其启示[J].东南文化,2002(3).
[3]董文虎,等.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赵西君,刘科伟,王利华.浅析运河旅游资源的结构及开发对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张开,邓清.扬州运河文化的传播与交流[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6]张谨,等.大运河申遗文本[R].[扬州].2013.
[7]姜师立,陈跃,等.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8]姜师立.协调推进机制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助力[J].世界遗产,2014(7).
[9]姜师立.大运河活态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析[J].中国名城,2016(9).
[10]姜师立.争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N].扬州日报,2017-08-22(B3).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Grand Canal Cultural Domain from five aspects:1) collati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2) showcase the Grand Canal culture; 3) empowering cultural confidence; 4) creating the Grand Canal neo-culture; 5) raising cultural power.Taking Yangzhou,the leading city in Grand Canal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for world heritage,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lies out six main points in establishing the Grand Canal Cultural Domain:1)protecting the Grand Canal heritage as promised; 2) preserving ecosystems,building ecological corridors; 3) enhancing water transportation; 4)developing tourism relating to the Grand Canal; 5) inheriting Grand Canal culture; 6) developing Grand Canal cultural industry to a new high.This article also purpose the vision and path for establishing the Grand Canal cultural Domain:start from high standard overall planning,and execute with tight cooperation between related parties by the means of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therefore establish mutual understanding in constructing legal standards and related studies in the Grand Canal.
Grand Canal ; cultural domain ; heritage protection ; cultural tourism ; ecological corridor ; cultural power
姜师立,江苏省扬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曾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K92
A
1674-4144(2017)-10-92(5)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