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分析

2017-01-27张健男大连艺术学院116600

大众文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声乐大学班级

张健男 (大连艺术学院 116600)

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分析

张健男 (大连艺术学院 116600)

创新教育是提升大学声乐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大学声乐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大学声乐课程教学经验,对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进行分析,以期可以起到提升大学声乐教学质量的效果。

大学;声乐教学;创新教育;研究

在大学声乐教学中,许多教师选择传统教学模式与手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过于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无法体会学习声乐课程的趣味性,严重影响大学声乐课程教学质量。基于此现状,教师必须要创新大学声乐教学工作,从多个视角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就业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一、创新教育概述

创新教育主要是指以生为本,坚持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为目标,借助开创不同形式、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当前阶段影响创新教育开展质量的因素有许多,比较具备代表性的是教育院校内部教育环境、教育硬件设施、师资力量。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学生自身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学习情绪等因素也十分关键。教育工作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核心素养与职业道德也随之提高。

要想切实有效的发挥出创新教育的教育功能,脱离不了课程教学的帮助,而在大学声乐课程中开展创新教学,则必须要以声乐训练为基准。声乐教育作为当前结合音乐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舞台表演为一体,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声乐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演、演绎,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创新,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解析音乐作品,结合自我学习想法对音乐作品进行创新。因此,大学声乐教师必须要重视创新教育工作。

二、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

(一)转换声乐教育理念

过去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活动是针对班级学生设计开展的。一般情况下,教师选择灌输式教学手法进行声乐知识讲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切实有效的提升大学声乐课程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转换教育理念,准确定位自己在课堂教育活动的角色与地位,将班级中学生视作核心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发展目标。因此,声乐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设置针对性教育方案。如:班级中一些自身声音比较低沉的学生,教师需要鼓励尝试演唱低音;有一部分学生声音比较高亢,比较适合高音的演唱;有一部分学生的声音则是不高不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中音。按照班级中学生的音色特点,将班级中学生按照高音、中音、低音三个层面进行划分,使学生可以在比较熟悉的领域内面依据自己声音特点进行声乐联系2。

(二)创新变革声乐教学模式

过去传统大学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味地讲述声乐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虽然记录了许多笔记,但是学生却没有真正掌握它。在此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只发挥出知识传播的功能,学生虽然在课堂中认真听教师进行讲解,但是没有对信息进行筛选,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在大学声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革新教学活动,将过去传输式课堂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模式。如:声乐课上教师除了需要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外,还需要运用生活中学生比较耳熟能详的趣事进行举例阐述,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有效对话,进而不断拉近师生间距离。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可以用唯一的答案评价学生的答案,而是考虑学生是否进行教育创新,使学生认识到声乐课程的本质。在教学理论知识时,教师需要适当进行示范引导,增加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不断丰富声乐课程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时间发挥出无限的教育价值,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声乐教师广泛热议的话题。在实际创新大学声乐教学活动时,不断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与新媒体为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网络,下载与课程教育内容相贴合的教育内容如:视频、图片、声乐片断等,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不同曲风、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引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扩宽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电子通信数,建立班级交流群或是交流平台,如:QQ群、微信群、新浪微博公众号等,运用业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向教师提出问题,学习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示范演唱声乐技巧,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学习,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声乐能力。

(四)积极开展声乐竞赛

在实际创新大学声乐竞赛活动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声乐实训活动,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构建优质的教育环境。基于此,声乐教师必须要积极组织

声乐比赛,依据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不同类型的声乐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在参与活动中学习更多的声乐知识,提升自我声乐能力。与此同时,高校方面需要组织开展声乐表演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声乐作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演,不仅可以有效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声乐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展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育理念、教学形式与技巧、课程内容、竞赛实践等多个视角入手,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解决存在的教育问题,促进大学生声乐创新思维的强化,推动高校声乐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1]何小强.大学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创新教育的价值[J].音乐时空,2015(23).

[2]刘铮.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16).

[3]杨卡力.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分析[J].音乐时空,2014(17).

张健男,女,1984年生,满族,硕士,讲师,现任职于大连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声乐大学班级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留白”是个大学问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大学》
班级英雄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