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连接的时间裂痕
——赏析音乐Kalasnjikov在电影《地下》中的运用艺术

2017-01-27周清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1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库斯娜塔莉裂痕

周清菡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10000)

音乐连接的时间裂痕
——赏析音乐Kalasnjikov在电影《地下》中的运用艺术

周清菡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10000)

由前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的电影《地下》深刻揭露了一个时代人性的扭曲,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喜剧电影的形式背后是毁灭性的悲剧意义。《地下》中使用大量的狂欢化音乐作为电影幽默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出现次数最多,效果最震撼的音乐,是由由前南斯拉夫音乐家布雷高维克创作的Kalasnjikov。电影的时间跨度长达40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音乐弥补了时间的裂痕,暗示了电影的时间变化和人物命运的发展。

电影音乐;狂欢喜剧;时间裂痕

《地下》是由前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前南斯拉夫公民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借助电影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分裂山河飘摇的破碎之感。整部影片洋溢着浓重的狂欢化色彩,违背常理的故事和演员夸张的表演都反映出这是一部喜剧电影。然而,掩藏在喜剧背后的是毁灭性的悲剧意义。不容忽视的是,电影中音乐的娴熟运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成为电影幽默的一部分。

电影中出现次数最多,效果最震撼的音乐,是由前南斯拉夫音乐家布雷高维克创作的Kalasnjikov。同样遭受国家分裂消失的痛苦,布雷高维克的音乐创作与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创作有着内在的灵魂契合。Kalasnjikov原曲配词,电影仅仅截取了原曲中最热闹的片段。凝重的主题和狂欢的曲调也正是因为这种内在的联系才恰到好处地联结在了一起。

Kalasnjikov在电影中一共出现了四次,首次出现便引人注目。电影的背景介绍一打出,Kalasnjikov就缓缓响起。影片一开场,音乐曲调就由平静转向热闹。战争前夕,在贝尔格莱德,主人公小黑和马高两个好朋友加入了共产党,不似传统意义上无产阶级战士的谨慎低调,他们乘车狂奔,肆无忌惮地鸣枪庆祝,身后跟着一群吹着管弦乐的号手。华丽的出场和他们身份的不协调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路过小黑家门口时,音乐在一个结束音乐片段的过渡下停止,这也是Kalasnjikov在全片唯一一次完整意义上有尾调的停止。战争还未开始,人们的心情是轻松的。也正是因此,这场狂欢才非无节制地进行下去。小黑被愤怒的妻子拽回了家。在这短暂的无音乐时间,马高秘密地拉过小黑的妻子维拉,告诉她他们两人加入共产党的消息。小黑进屋后,马高挥动外套大声欢呼,Kalasnjikov再次奏响,马高带着一叠钞票去找妓女。影片开头(前奏)至此结束,转向下一个部分。整个前奏部分影片一直在Kalasnjikov的伴奏下显得格外热闹,以狂欢的节奏始,以狂欢的节奏终。

第二次Kalasnjikov的奏响出现在第一场景向第二场景的过渡期间。三年后,贝尔格莱德的核心正在遭受袭击。小黑在地下室为儿子庆祝三岁的生日。饱含祭奠妻子和叹息战争的悲伤乐曲还未奏完,小黑与武器交易的商人打斗起来,他勒着商人的脖子,愤怒地说:“我们的同志在挨枪子,而你却偷我们的钱。”此时马高走进地下室,Kalasnjikov立刻取代了悲伤的音乐,马高大声地喊着:“让音乐再奏响些!”地下室陷入一片混乱,小黑和马高与一干人等混战起来。狂欢的音乐与冷静的语言作为两个对立面,在Kalasnjikov响起后,语言的意义被消解,人物语言由大段严肃长句转变为小黑马高尽情地大笑。唯一的一句话是马高高喊的“我来了,朋友!”狂欢的音乐和小黑马高夸张的动作成了影片的主调。场面也在音乐的节奏变化中由平静到激烈,最终随着音乐的结束重归平静。Kalasnjikov这时的奏响同时意味着一个特殊时间点的到来,小黑在这次音乐后不久,就因为前往剧院掳走演出的娜塔莉亚被捕,后被营救回来后一直与众人待在地下室长达十七年之久。即将到来的悲剧和短暂的狂欢加深了主题的悲剧性。

二十年后,小黑的儿子约凡正在举行婚礼。小黑不断篡改时间让地下室的人们误以为只过了15年。神圣的结合,精彩的婚礼安排,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妙,只有刻意压低的音乐声显示出马高小黑和娜塔莉亚之间的凝滞感。小黑撞破了马高和心爱的娜塔莉亚之间的关系,将枪扔给马高叫他自我了断。马高痛苦地拿枪自残,娜塔莉亚被小黑绑在身上,新郎新娘还在愉快地翩翩起舞,没有人注意到猩猩进入了新制造的坦克。在猩猩准备把炮弹推入弹膛时,Kalasnjikov被放置在所有庆祝音乐的最后,突然作为过渡响起,在炮弹射出爆炸时,Kalasnjikov也随之结束。Kalasnjikov截取的片段对应的是原曲中由歌唱者歌唱部分转向间奏狂欢式铜管乐的一段,这一过渡片段比起接下来的铜管乐来说要平缓很多,平缓中又在为即将来临的高潮蓄势。比较影片中其余Kalasnjikov的运用,这一次Kalasnjikov可以被称为隐秘的出现。它在这里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电影情节将出现重大转折,地下室中的人们终于要离开这里到有天空的地方去;另一方面因为其隐秘性表现出悲伤无法承受的历史厚重感。

影片的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呼应,同样命名为战争。Kalasnjikov的最后一次播放即意味着影片的结束。影片的最后,小黑在听到儿子约凡的呼喊声后跳入井中。他看到过去的朋友家人都向他游来。长达1分6秒的时间内,影片漠然无声,只剩下人们游向彼此的动作。沉默过后,影片转入Kalasnjikov的前奏,平静的前奏中,成群的牛羊都向一个小岛游去,这里绿草茵茵,阳光满地。镜头拉到小黑一家人身上,约凡和他的新娘在重新举办婚礼。约凡一声欢呼,音乐变得欢快起来。不远的一颗树旁,马高和娜塔莉亚忐忑不安地想要靠近他们。小黑走过去拉住马高和娜塔莉亚的手,将他们带向宴席。小黑承认了娜塔莉佳是马高的妻子并且为维拉戴上了戒指。小黑对维拉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维拉兴奋地大喊:“奏得更大声些。”马高祈求着小黑的原谅,小黑提出会原谅但不会忘记。他们冰释前嫌,放下了过去,快活地欢呼着、舞蹈着,不再有任何拘束。Kalasnjikov在电影开头结尾和每个重要时间节点出现,处处呼应像是刻意在营造从未发生过战争的假象。只有漂移得越来越远的大陆说明了一切只是幻想。

电影的时间跨度长达40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音乐弥补了时间的裂痕。Kalasnjikov的每一次演奏都有一声高喊:奏得再大声些,现实越是严峻残酷越要大声地狂欢。《地下》以Kalasnjikov起,由Kalasnjikov串联,最终由Kalasnjikov终结。Kalasnjikov欢快的曲调后又留有余响,正如《地下》无休无止的狂欢后深沉的伤痛。可以说,Kalasnjikov是《地下》的灵魂乐曲,它们互为补充,打造了一部融合深刻、沉重和幽默的电影杰作。

[1]塞尔日·格伦贝格,李竞言.历史悲剧的维度——库斯图里卡《地下》创作谈[J].电影艺术,2015,(04):126-135.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尹兴.影视叙事学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周清菡,女,1997年生,汉族,湖南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库斯娜塔莉裂痕
我是草莓
全球增长:世界经济潜在的新裂痕 精读
有裂痕的钟面
库斯途
成长小说视野下的《安第斯山脉的秘密》
西方的缺失:北约内部裂痕如何标志着全球新均势
深藏不露
错过的圣诞节
“新铁娘子”能弥合旧裂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