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劳模品牌效应,打造职工创新平台
2017-01-26张小华毛成耀
文_张小华 毛成耀
深化劳模品牌效应,打造职工创新平台
文_张小华 毛成耀
在谈劳模创新工作室之前,有一个概念需要厘清,即何谓劳模创新工作室。准确来说,它应该叫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具体而言,它是由有一定技术专长,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为带头人,由职工中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以解决企业现场难题、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为目标的群众性创新工作团体。
和唱响“四季歌”不同,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算是工会系统中的“新成员”。它是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推动企业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引领职工群众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
2013年,省总工会首次在全省大力开展并推动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并在2014年正式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职工(劳模) 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意见》。《意见》要求,全省各级工会按照“六有”标准即“有创新带头人、有创新团队、有场地经费、有工作制度、有攻关项目、有创新成果”,广泛开展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使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凝聚职工、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有效载体。
经过近4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已创建各级各类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631个,其中全国级4个、省级230个、地市(公司)级875个、县(区、分公司)级522个。
为把创新工作室建成一个聚才、育才、用才的聚宝盆,培养更多的工人技术明星、技术状元和创新能手,省总工会从2015年开始,每年命名100个省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并对每个省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给予5-10万元的资金支持。各级工会也给予一定配套资金,并积极争取科技、人社、财政等部门在经费保障、成果评选、推广应用、表彰奖励、待遇落实等方面的支持。
经过几年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各地各单位工会结合行业特点和当地实际,分级分类创建了一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创新工作室:如省电力公司娄先义劳模创新工作室,20多名职工一起学知识、做实验、搞革新,几年来实现技术创新46项,获国家专利30项,为社会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多项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玉赋的充分肯定;武汉铁路局武汉动车段马耀锋劳模创新工作室聚集了一群平均年龄为27.3岁的小伙子,他们将工作室打造成集教育培训、难题攻关、技术创新为一体的朝阳团队,四年间先后组织和参与各类技术攻关16项,改进生产检修程序、工艺流程和项目内容23项,圆满完成了动车组检修和安全运行服务保障任务;由襄阳市劳模李声汉牵头成立的“职工维权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免费为宜城市职工提供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93起,调解各类纠纷65件次,追回各种拖欠工资、伤残补贴170万元,创造出件件落实、无一件反复的维权“奇迹”;中建三局二公司“陈鹏飞劳模创新工作室”随项目转移而迁移,被打造成“流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品牌,使项目建设到哪里,劳模精神和引领示范作用就在哪里发扬光大。
我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从覆盖范围上看,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创建情况较好,但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开展不够,向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和一线职工延伸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从作用发挥上看,还存在重创建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部署轻督查、重前期创建轻后期作用发挥等问题;从人才结构看,存在创新工作室成员年龄梯队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人才流失时有发生等问题;从宣传影响上看,还存在公众知晓度和社会知晓率不够高、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等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职工技能和创新素质的竞争。为贯彻落实技能强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战略,我省各级工会将继续探索创新工作室作用发挥、规范运作、人才培养、考核评比、经验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和管理机制,推动创新工作室向纵深发展,更加有效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创新工作室人才、技术、成果集群化发展,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大的创新工作室品牌,将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激励广大职工、促进企业发展、创新工会工作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