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警教你识别“李鬼大学”

2017-01-26

中国防伪报道 2017年7期
关键词:李鬼校名教育部

安全防范

民警教你识别“李鬼大学”

随着招生大幕的拉开,各处捷报频出,几家欢喜几家愁。也正是这个时候,一些“李鬼大学”开始抛头露面招摇过市。这不,巴先生的4万元险些就打了水漂。幸好,在周围人的提醒下,他没有“入套”。

对此,警方发布提醒,招生诈骗与网络诈骗已经合流,考生和家长切莫上当受骗。

“李鬼大学”专门忽悠低分族

看着新闻里镇海一对双胞胎兄弟先后被北大、复旦录取,巴先生一脸羡慕。再看看自己儿子,才考了300来分,连上三本都没希望。

其实巴先生早就给儿子铺好了路,只要儿子能拿到本科文凭。可现在一切都泡汤了。这段时间,他托人四处打听,这个分数能上什么学校。

没过几天,巴先生收到了一条短信:只要交4万元,就能拿到本科文凭。这简直就是及时雨!不过,巴先生多了个心眼,万一是骗子呢。他让家人小王先上网查查短信中所说的学校。

家人在网上搜索后,这所学校貌似还真有。学校网站上,有专门的主页,但网页上的信息不多;其他网页上也有这所学校的招生信息,但语焉不详,连学校地址也没有。小王还特意搜索了有没有人被这所学校骗过,但网上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这个结果让小王很纠结,他也无法判断短信真伪,只能把结果告诉姐夫巴先生。就在巴先生犹豫要不要花钱买学历时,事情又有了转机。小王在和社区民警聊天时提到这事,民警告诉他,继2016年曝光150所假大学之后,今年教育部又曝光了60所“李鬼大学”,这所学校也是其中之一。

民警教你三步识别“李鬼大学”

每年到此时,民警总能遇到这样的咨询。这也使得民警们要不断补充一些诈骗的信息,比如,前两天教育部门有新公布的一批“李鬼大学”。

“现在有些虚假大学表面功夫做得很‘真’,名字很‘高大上’,与真的大学可能只有一两个字不同,还有专门的网页,蒙到了不少人。”民警说,高考招生诈骗正在与网络诈骗合流,“李鬼大学”就是典型。“因为距离关系,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资料的,这一点正好被不法分子给利用了。”

事实上,识别“李鬼大学”并不难,只需要三步就能验真伪,教育部已经发布了相关提醒。

第一步,应从官方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录取信息,如查询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就说明没问题了。

第二步,录取通知书必须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发放的,这些名单考生可在教育部网站上查到。

第三步,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注册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要和省级招生机构进行信息核对。无误后,考生可在本校及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籍注册网上,查询自己是否已取得了学籍。

需警惕的诈骗伎俩

除了“李鬼大学”外,常见的招生诈骗伎俩大致还有三类。

第一招,冒充内部人员。不法分子自称高校招生人员,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又假意强调录取的难度,暗示家长给“疏通费”。还有一种就是谎称自己有“熟人”或有学校内部指标等,然后利用家长和考生心急如焚的心理,称“花钱可以摆平”。

第二招,混淆招生类型。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不法分子有意混淆,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发现为时已晚,最后拿到的毕业证书也不是正规的。

第三招,特长生诈骗。不法分子利用一般家长和考生对这些相对“偏门”院校招生政策的不熟悉,以一些所谓的“招生公文”和假冒录取通知书等物件,获取家长和考生信任,从而骗取钱财,比如军校招生、公安类院校招生、国防班招生骗局等。

关注曝光的“虚假大学”只是第一步

据调查发现,广州市内多所“虚假大学”冒用正规学校的曾用名,通过开设假高校网站提供站内证书查询欺骗用人单位,销售假毕业文凭坐收暴利。

在高考分数陆续发布,考生即将选择报考院校的阶段,有关方面对“虚假大学”进行集中曝光,是对考生及其家长的及时提醒,也是对“虚假大学”的打击。有了这样一份““虚假大学””名单在手,考生们被忽悠的概率,按说会降低很多。然而,如果认为“虚假大学”们一经曝光,便现出原形、坐以待毙,就低估了“虚假大学”的生命力。取一个“高大上”的校名,甚至与正规名校仅仅一字之差,“虚假大学”傍名校所产生的“李鬼效应”,即便是有了曝光名单,有时也难以消除殆尽。一方面,即便有了曝光名单,其传播效率未必能达到人尽皆知;另一方面,这些虚假校名本身有相当大的迷惑性,面对“高大上”的校名,尤其是眼花缭乱的营销,曝光所能起到的警示效应相当局限,换个“马甲规避”曝光的现象十分普遍。

还要看到,“虚假大学”面向的多半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如果缺乏好的升学就业选项,就容易受到“虚假大学”的蛊惑。甚至有一些学生及家长,明知“虚假大学”仍去缴费报名,心存侥幸企图混个文凭。因此,对于“虚假大学”,不能止于曝光和批评,还要对其罚款追责,让其承担法律后果。同时,对“虚假大学”的治理不能止于招录环节,还应加强对“虚假文凭”的依法打击,斩断其背后的产业链。

猜你喜欢

李鬼校名教育部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李逵遇李鬼”引发的法律问题
做好自己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酒神曲
“李鬼”APP逞凶“该当何罪”?
学生题写校名一点都不“跌份”
“211”和“985”高校校名谁题写
李鬼奇遇记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