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水泥巨匠
2017-01-26万莼
□本刊记者/万莼
“一带一路”上的水泥巨匠
□本刊记者/万莼
发力“一路”沿线四国,是红狮集团实现二次腾飞的优先选择,也是其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务实诠释
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掀开了国际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在浙江,“走出去”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成为浙江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同之举。这当中,不乏先行者。
红狮控股集团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之一,早在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时,就嗅到商机,开始投资布局“一带一路”沿线。通过对东南亚国家水泥市场的深入调研,最终圈定了尼泊尔、老挝、印度尼西亚、缅甸等4个国家,准备在当地投资建设5个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总投资约20亿美元。公司负责人介绍,与“一带”国家相比,“一路”沿线国家具有“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冬季时间较短,可施工周期长;同处亚洲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特点,投资价值和回报相对较高,这成为红狮集团将“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作为海外发展首选区域的重要因素。同时,在红狮集团掌门人章小华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将加强不同地区间的运输,增加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双方间贸易合作与交流。借助这股东风,水泥市场前景将更广阔,红狮集团“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已然到来。
这些年,红狮集团在水泥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营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及管理经验,逐步做强做大,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建材企业。然而,国内水泥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市场趋于饱和的潜在危机都在逼红狮出去闯荡。总经理章小华认为,“未来只有‘走出去’才能保持红狮集团的比较竞争优势。红狮集团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规模、装备还是技术、管理上都已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让我们更有信心进行海外产业布局,在国际市场角逐中分一杯羹。”
在章小华看来,与国内项目相比,海外项目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通过这些项目的投资,可以将世界一流的水泥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低碳、安全、环保的生产方式制造水泥,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泥工业的整体水平,贡献“中国智慧”。
蓝图已经绘就,具体的跟进实施成为关键。从开始组建专业团队,调研东南亚国家水泥市场,到预想投资建设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过程中,红狮集团实施了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到海外驻点扎根。“比如,薪酬按国内1.5系数计算,还有驻外补贴、家属补贴、海外探亲、英语补贴、股权激励等。不仅吸收国内的员工,同时也加快海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做到用当地的资源和人脉来为生产服务。集团相关部室也着手建立了适合海外项目发展的组织机构,配置对应的管理、财务、报批等人员。”此外,红狮集团还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对一”区域对口服务机制,例如,浙江区域对口服务尼泊尔区域,在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各方面提供全力支持。
红狮集团的海外拓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章小华表示,“事实上,我们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法律、地缘政治、标准、文化等风险,例如项目征地、矿山报批、运营等环节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风险,积极融入海外市场,红狮集团的智囊团预先做了不少工作。“在东南亚,首先是选择国家政局相对平稳、法治相对健全、人口众多且对我国的经济价值大的国家。其次,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矿山勘探,了解土地、矿山所有权、涉及法律和标准、办证程序等。同时,坚持手续合法,按所在国法律完成合法手续办理后再开始项目建设。”本着诚信与务实的原则,红狮集团的海外拓展之路走得颇为顺利,也由此在当地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得以提升。海外投资是一项耗时耗资耗力的工程,海外项目的建设及市场培育周期往往较长容易产生风险。为了防范危机,红狮集团在国内各子公司加大力度做好内部管理与技术开发,以期从技术和资金两方面来支持海外项目的发展。
带着实施东南亚项目、拓展其他海外区域、适时开展海外水泥并购的总体构思,红狮集团“走出去”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截至目前,老挝万象红狮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建设1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高标号水泥200万吨,计划2017年11月底开始销售水泥。尼泊尔红狮项目总投资3.5亿美元,建设1条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高标号水泥230万吨,计划2018年初投产。诚如公司负责人所言,红狮集团实施海外投资项目,不仅是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号召、积极“走出去”打响中国制造品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