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2017-01-26穆德伦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侨园 2017年6期
关键词:倡议全球化一带

文 穆德伦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多维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文 穆德伦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共有29个国家的元首和领导人,13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及重要负责人参加了这个盛会。这距离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仅有不到4年的时间。这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全世界的共鸣,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这里让我们从多维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进行深入的解读。

“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之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核心价值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和合”理念为核心作为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孔子有云:“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以暴力权谋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手段,而是强调反求诸己。修文德,通过自我的提高与完善来增加对对方的吸引力,实现以德服人。依靠自身美好的德行来使对方亲近,从而弥争端于无形,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且“既来之”还远远不够,还要“安之”,要让仰慕而来的朋友们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种处世理念的当代化,而建立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体现。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就体现了这种和而不同的精神。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打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建构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开放的平台是在中国倡议的基础上融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国本身的发展规划,融合各个参与国的自身优势,共同把“一带一路”建设好。这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精神。大家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是和的精神。每一个国家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自己国家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又表现出了不同的精神。总而言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当代尝试,它对全世界人民意味着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在这种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意味着走出去,而且还意味着引进来,也就是说最终要实现参与国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互通,达到国相近、民相亲的目的。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使各国人民能够和谐相处、共生共赢、走向共同繁荣。打破所谓文明冲突的怪圈,融汇文明多样性,以文化互通为纽带,增进不同文明、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融通,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共赢多赢的最终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之维是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作为西方提出的战略发展理念在最近20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001年9·11事件标志着对全球化浪潮的第一次反拔,它打破了西方传统的乐观主义。2008年的次贷危机又给西方金融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动摇了金融经济的根基。2016年英国脱欧意味着西方大国在结构上对全球化的一次反拨,而特朗普入主白宫则是民粹主义在政治上的大爆发。林林总总,这些逆全球化事件为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敲响了警钟。面对着多样化的变局,西方世界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回避自身担负的全球治理责任,企图回归于资本主义固有的自我优先的牢笼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带一路”倡议是破解当下全球经济困局开出的一剂良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型全球化理念,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也就是说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增长模式,破解当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难题;用协同联动的合作方式,解决目前全球各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搭建和确立共同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以均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各国人民。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型全球化不仅是一种创新理念,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共产品。它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推动经贸发展,逐渐实现倡议参与国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到文化相通和共同繁荣,使参与国民众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实现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的架构之维是创新与发展。二战结束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在苏联解体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新兴国家的快速发展又为这一体系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选择了与西方领导的国际秩序相接轨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这种选择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今天,西方的治理体系陷入了一种失序的状态,无力解决当下世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创新和改革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重要使命。

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重大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是对世界需要中国思想的呼应,是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表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中国要对现存的全球治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接受和发展它的合理的部分,改革它的不合理之处,使之更可持续,更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生态之维是绿色发展。工业化以来,人类在各方面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特别是近些年来,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巴黎气候协议》的签署表明了全人类同心协力应对环境危机的决心,但是这一协定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全人类共同的命运,关注可持续发展,把生态问题作为落实倡议的重要方面。既要发展,又要环保。既要经济成果,又要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使用生态大数据平台,并投入资金对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实践中,绿色丝绸之路是以互联互通为纽带的。而互联互通的出发点就是要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改进,特别是现代化的交通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这本身就是对地球生态的保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转换、数字技术的应用都能够进一步改善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最终达到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目标,使各国人民能够最大化地享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带来的发展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之维是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近百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观。“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一带一路”的建设要向科技创新寻求新的推动力。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化的丝绸之路。把科技同产业和金融深度融合,实现全面的智能化。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是一个全面可行的具体操作。它不仅包括各国间的科技人才交流,而且包括共建联合试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打造创业空间、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机遇、把创新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努力使各国能够共同参与和共同享有前沿创新的科研成果,使之造福于各国人民。

通过数字化丝绸之路的建设促进沿线各国的科技发展和设施的现代化,保障新建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原有的产业结构,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实现智能发展和创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文明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进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出现了各种危机,人类文明需要创新性的理念来解决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时代的召唤之下,中华民族不仅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也肩负着造福全人类的崇高责任。“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种使命和担当的现实体现。在创建和谐世界和复兴人类文明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必将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倡议全球化一带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新旧全球化
“一带一路”我的梦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全球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