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平安林区的“松江河思路”研究
——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调查

2017-01-26王雁姜丽丽李明

森林公安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安分局松江辅警

王雁 姜丽丽 李明

建设平安林区的“松江河思路”研究
——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调查

王雁 姜丽丽 李明

东北地区,这个曾为新中国发展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工业基地,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中暂时的落后了、掉队了。振兴东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黑龙江省农村、企业、林场、科研单位进行考察调研。10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大型部属、省属国有林区·林企,自然面临着同样的困难、职责和任务。护航平安建设、护航经济发展,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基于维护林区·林企社会安全和森林安全双重职能的平安林区建设“思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理论意义深远、实践价值巨大。

一、建设“平安林区”的松江河思路

(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简况

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始建于1958年,坐落在吉林省长白山西坡、抚松县松江河镇境内,系吉林省森林公安局垂直领导的直属分局。全局现有公安政法编制152名,设有政治处、监察室、指挥中心、交通管理大队、刑事侦查大队、森林案件侦查大队、消防大队等内部机构和看守所、派出所等直属机构。

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管辖区域内的森林资源总面积大约16万公顷(160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5个林场、3个乡镇和28个村屯。辖区内的总人口大约1.8万人,其中包括林业户籍人口7千人。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共有83家。

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肩负着“森林辖区”的社会面、行业面即具有维护森林辖区社会安全和森林安全的“双重”职能。具体说,就是肩负着和地方公安一样的即森林辖区交通、户籍、刑事、治安、经济、森林等全部管理职能。虽然出入境管理除外,但是多了涉林案件查处。

另外,顺便强调一句,这里的“森林辖区”有林区的行政区划属性,也有林企的行业归属本质,是林区和林企混成的综合体。即我国大型部属·省属国有林区·林企的森警,在特定的“森林辖区”范围之内,具有(地方公安)维护社会安全和(行业警察)维护行业(森林)安全的“双重”职能。

(二)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思路

关于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的思路,主要是指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建设“平安林区”的思路。建设“平安林区”是森警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要求和目标。作为松江河“森林辖区”唯一的警力存在,分局肩负着维护区内的社会安全和行业(森林)安全的“双重”职能。因此,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针对目标,结合实际,提出了“平安林区”建设从“人安”做起;“人安”从“家安”做起;“家安”从“业安”做起的工作思路,积极实践探索。

1.关于建设“平安林区”从“人安”做起。松江河“森林辖区”坐落在长白山西坡、抚松县境内。包括15个林场、3个乡镇、28个村屯;包括83个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1.8万左右人口(其中约7000林业户籍人口);包括16万公顷森林资源面积;等等。

在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提速的大背景之下,松江河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林公司)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入,随着“禁伐令”的全面实施和林业的相关产业停产,森林辖区内的富余劳动力迅速增多,木材的供应和需求矛盾突出,生态安全保卫任务严峻,社会治安形势严峻。2016年10月止,松江河森林辖区已经发生非法采伐国家保护植物、非法猎捕猎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涉林刑事案件9起;盗伐林木、开垦林地等涉林行政案件890起。另外,还发生盗窃、抢劫等社会刑事案件15起。季度和年度案件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苗头和势头。虽然,不能将其原因简单的归结是由于无业的社会闲散人员规模的快速增大,但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森林辖区,人的自身动荡和不安,如:经济收入的减少、求财渠道的断绝、身份的改变和社会地位的下降,等等,无疑都是推高发案率的重要因素。

因此,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决定,建设“平安林区”从“人安”做起。即全力以赴给出辖区人口能够“安心于此”理由、完善能够“安心于此”条件、打造能够“安心于此”环境、扎实能够“安心于此”基础。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非凭借森林公安一家之力可以做到。经过深思熟虑,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选择了从“家安”做起的突破口。

2.关于森林辖区“人安”从“家安”做起。松江河“森林辖区”的林业和非林业户籍家庭共有3000多户,近年以来的明显变化有三,一是劳动力人口外出的数量增加和滞外的时间延长,带来了“老家庭”的空巢增多;二是劳动力人口的需求量下降和就业的机会减少,带来了“小家庭”的不安增大;三是“一和二”的规模扩大,带来了多代同堂“大家庭”的不断减少。毫无疑问,紧跟辖区家庭这种“一多一大一少”发展趋势和动态走向而来的、必然就是辖区家庭的“安稳”问题。而且,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已经表现得越来越迫切;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已经表现得越来越强烈。虽然警察并不一定就是“家安”的主角,但是主动介入、真诚帮助和积极奉献的“服务”,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因此,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决定把“业安”,作为解决“家安”问题的突破口。即解决森林辖区的“家安”问题,从解决森林辖区的“业安”做起。

3.关于森林辖区“家安”从“业安”做起。我国东北林区“禁伐令”的全面生效,意味着林业相关产业的全部或部分(或大或小)的息业,换句话说,即意味着森林辖区之内劳动力需求量的下降和就业机会的减少。也就是这些“森林人”必须经历转型、创业等的拼搏、奋斗、艰辛和阵痛,也就是这些“森林人”需要奋勇走出“困境”的豪气、过程和时间。当然,这些“森林人”当中,也包括森林公安机关的森林警察。作为“森林人”整体部分之一的森林警察,虽然“主业”是建设和维护人人都能安全创业的社会环境,但是“主业”并不排除或排斥恰当精准的“服务介入”,即“介入”也是警察的“服务”内容之一。因此,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把“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迅速开启“业安”大门的金钥匙。也就是说,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把在拓宽就业渠道中积极奉献作为抓手和着力点,发挥“业安”的“平安林区作用”。

因此,朝着“平安林区”的建设目标,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的思想脉络是“人安建设·家安建设·业安建设·平安林区建设”,即用“人安”这根主线,有机的把“家安”和“业安”串联起来,通过“一人安、“一家安”、“一业安”建设,在“平安林区”平台上,迅速奔向“多人安大家安事业安”的美好未来。

二、基于“松江河思路”的具体实践

松江河林区的平安建设目标是“六个明显减少、两个显著提高”。所谓的“六少”即林区各类刑事案件、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案件、各类火灾事故、各类交通事故、各类治安灾害事故、各类群体性事件明显减少。所谓的“两高”即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林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显著提高。

显而易见,在16万公顷森林资源面积、15个林场、3个乡镇、28个村屯等固定不变的前提和条件下,要实现“平安林区建设”的“六少两高”目标,必须在全面提高警用装备水平、全面提升警察能力素质和扩大警察实际数量等三个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出思路、想办法。换句话说,就是在固定的“森林辖区”范围之内,达成“六少两高”警务目标只有三条捷径。一是增加现有警力,即增加警察编制数量、扩大警察队伍规模。二是增强警察能力素质,即强化警察业务训练、提升警察办案水平层次。三是增加高技术含量警用装备,即如:装备遥控飞行装置、扩大监控面积;装备直升机、提高移动速度;装备电子监控设施,实现林区电子监控全覆盖;等等。

因此,在深入调查、广泛座谈、专家咨询、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制定了“以扩大警力规模为切入点,以提高警察业务能力为牵引和以提升警用装备科技含量为保障”的平安林区建设的“松江河方针”。显而易见,“松江河方针”的理想状态是“一体两翼”,即以提高警察的警务能力、履职水平和执法层次为主体,以恰当和充分警力需求为一翼,以提高和提升警用装备科技含量为另一翼。也就是在警察能力上,插上警力和装备保障的翅膀,呈“鸟”的飞翔状态,更快、更迅速的奔向“平安林区”的建设目标。

显然,这个“切入点”并非扩大松江河森林公安局的警察编制,而是在现有林业职工中的“辅警”选拔、训练和使用。经上级机关批准,2016年8月,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从“松江河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富余职工中招录40名“辅警”。根据《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辅警”实行“林业企业出人、公安机关管理使用”模式,即“辅警”的“招录”性质是二次上岗或转岗、不是二次就业。他们的行政、工资关系等,仍在原来公司。准确说,“辅警”只是作为新的工作岗位之一,纳入在公司员工“岗位序列”中。公安局作为用人单位,虽然参与选拔,但主要负责的是训练和使用。而且,在福利待遇等方面,工资等“大头”开支由公司支付,补助、津贴等由公安局支付。当然,各种辅警装备包括鞋袜、服装等购置和技术、知识、能力培训等费用,全部要由公安局承担。另,配备什么、训练什么、训练多少时间等,由公安局根据具体岗位的实际需要决定。

由此可见,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的“辅警招录”实践,可以说是森林公安机关“配合”林业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森林公安机关和林业企业“结合”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胆尝试。据调查,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的“参与”,不仅积极、主动,而且多角度、全方位。他们利用公安机关的“大数据”优势,结合社会面的如:金融、娱乐、商场等发展的安保需要,预测“短中长期”的安保岗位量;结合森林景区的开发进程、季节变化和游客流量等,预测森林景区的安保岗位、不同季节和不同客流的安保岗位量;结合家庭结构变化和经济收入状况,预测家庭的工作岗位需求度;等等,提供给松江河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辅警”岗位的选拔参考和发展依据。另外,他们还把握训练“辅警”机会,扩大训练对象,把森保、森防、景区保洁等岗位人员纳入在林区安保人员的管理大系统之中,统一“林区安全”(森防、治安、信息收集、区域联防等)训练;等等。即以“招录辅警”为契机,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除了扩大了辖区警力规模之外,还提高了林区安保人员整体素质,扩大了“辅警”选拔范围,扎实了编织“林区安全网”的群众基础。

三、关于松江河思路实践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的“辅警招录”实践,现已作为“做法”在省内多地试点。因此,认真总结、反复提炼,升华“经验”推广全省、全国大型国有林区,非常必要。即使不能作为“样本”模仿,相信“他山之石”也能带来一些思想上的碰撞、眼界上的开阔和行动上的参考与借鉴。

(一)有思路就有办法

在明确“林区各类案件、事件、事故明显减少;保护森林安全能力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的“六少两高”目标下,森林公安机关作为“建设平安林区”的主要责任者之一,怎样才能明显减少刑事案件、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案件、群体性事件和交通事故、治安灾害事故、火灾事故等发生;怎样才能显著提高保卫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安全能力及群众满意度,即“六少两高”的平台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抓手在哪里,也就是知道了目标和目标的样子,接下来必须解决的就是干什么即采取什么方法、运用什么手段,实现“六少两高”的问题了。首先,提出“平安林区建设”从“人安”做起、“人安”从“家安”做起、“家安”从“业安”做起的思路;然后,确认“扩警”、“提能”、“技装”等内容,恰当和对应赋予“契机”、“牵引”、“保障”等功能及作用,等等。也就是说,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以清晰怎么干的思路,促生干什么的方案和加快方案具体化的进程等做法,不仅有了思路就有了办法,而且还有了推动办法具体化发展的路径,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有思路就有空间

松江河的“平安林区建设”,虽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水平层次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只要有思路,就能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等方面,走在了前面。对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而言,“建设平安林区”和“招录辅警”都是“思路”,而“思路”,就是他们提高警务能力警察素质、提升警用装备科技含量、扩大警力规模等的发展空间。围绕“平安林区”的建设目标,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有了“以警务能力提高为牵引、以装备科技升级和警力规模扩大为保障”的“一体两翼”整体发展构想;抓住“招录辅警”契机,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有了整合社会和行业即整合森保森防、治安联防、社区群防、街面保安等各种各样防范力量编织“全区共防网”的发展谋划;基于构想和谋划,松江河森林公安局有了立体的“平安林区”前景样式;等等。也就是说,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在准确把握机会的内涵和外延基础上,赋予“思路”实实在在的具体内容,即借助、利用包括创新思路,扩大森林警察的生存发展空间。显而易见,这将为我国森林公安的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开辟路径的参考和夯实基础的借鉴。

(三)有思路就有高度

分析“平安林区建设”的“松江河思路”,透过“人安·家安·业安”的思想脉络和实践路线,可以看出,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围绕着目标,在“平安林区建设”中,并没有在“人安”建设中止步,而是继续深入,由“人”、扩大到“家人”、继而深入到“家安”;在“家安”建设中,并没有在“家人”、“家安”中止步,而是继续深入,由“家人”联系到“人业”、扩大到“家业”、继而深入到“业安”。显而易见,“平安”从“人安”起步,从“人安”到“家安”,再从“家安”到“业安”,具有显著的纵向特征。即由表及里,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正在积极努力的从根本上解决“平安建设”问题。因此,当“松江河思路”变成“松江河实践”或“松江河实践尝试”时,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松江河的警务,已经从技术的层面,踏上了冲击艺术高度的征程。虽然暂时还不能得出其准确结果,但是即使失败,它对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包括对我国大型国有林区的森林公安机关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四)有思路就有创新

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肩负着维护松江河林区稳定和保卫松江河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即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保卫行业安全的双重职能,即这里的“平安林区建设”指的是社会和行业的“两面一体”。显而易见,作为行业警种之一的松江河森林警察,面对这种紧跟“禁伐令”而来的内部(行业)富余人员“突增”的局面和紧跟“旅游深度开发”而来的外部(游客)流动人口“突涨”的形势,“治安”的攻关难点之多和“平安”的攻关难题之大,不言而喻。因此,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从“思路”着手,紧紧围绕清晰平安林区的建设思路、具体平安林区的建设行动、细化平安林区的建设警力即围绕怎么干、干什么和谁来干的思考脉络,动脑筋、下功夫,如:构想“人安·家安·业安”主线,正确“平安林区建设”的目标方向;沿着“主线”深入,探讨从人安到家安、从家安到业安,再从人安、家安、业安到平安的方法途径;沿着“主线”拓展,探讨由内部的人安到外部的人安、再到内外部人都安的手段措施;沿着“主线”行动,以“招录辅警”为契机,提高整体警务能力和装备科技含量;等等。思路,已成融入“平安林区建设”中的创新元素之一,积极作用。即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正从思路起步,积极创新着松江河林区和松江河森林警察的美好未来。

综上所述,在“平安林区建设”中,松江河森林公安局围绕“人安·家安·业安”的基本思路,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如:在富余林企职工中招录“辅警”的创意和实践、统管“全区保安力量”的设想和规划、构建“人家业”一体的综合警务框架,等等,坚持林企行业本质,结合林区社会特点,把提供警察服务奉献林区稳定和林企发展的理念,变成了具体的警察行动和警务内容。现在,虽然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的许多想法还在酝酿过程、许多做法还在初始阶段、许多实践还在尝试、修正和完善时期,但是,在上级森林公安机关支持和森警理论工作者协助下,一定能够推动“松江河思路”(也许,还会有“松江河实践”、“松江河经验”等)在我国的林业企业深化改革、特别在东北大型国有林企的“平安林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本文系国家林业软科学(2016-R02)《基于生态安全的森林警察能力结构分析和训练体系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责任编辑 刘允杰)

猜你喜欢

公安分局松江辅警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文化链视角下辅警刻板印象的典型表现、形成机制与消解策略
“胆大心粗”的爸爸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公安机关辅警队伍建设探析
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翠香派出所:“三板斧”管好辅警队伍
我是不是逃犯?
摄 影
用立法助“辅警”走出阴影
骑马到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