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致富女明星

2017-01-26赵艳

兵团工运 2017年11期
关键词:枣农客商果业

□赵艳

创业致富女明星

□赵艳

在一师六团无人不知“施俊英“这个个子不高,说话特温柔的中年妇女。她是该团二连一名普通的苹果种植职工,却让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是果园高产明星,致富女能人,更是该团首家进入创业园的企业女带头人。

◇大胆创业◇

2013年,团党委通过政策引领和扶持,鼓励职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种养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走多元增收道路,一时间到团创业园办企业、合作社的能人络绎不绝。二连女职工施俊英就是其中一个。面对团里免费提供办厂场地和水电优惠政策,一直想搞个实业投资的施俊英心动了,在丈夫苗新友的支持下,施俊英经过多方市场考察,于当年6月在六团创业园区投资300万元,创办了新隆果业农民合作社,开始了她的红枣加工创业致富之路。

新隆果业农民合作社集加工销售为一体,成立初期有社员8人,目前有正式社员15人,拥有 8套全自动设备一体的烘干房,年可烘干红枣1200吨,年销售红枣400吨至500吨,年收入120万元。

◇走上致富路◇

2013年冬第一个繁忙的季节,为了使加工好的红枣质量更好,也为了吸引更多的种植户来加工,施俊英购买了先进的自动化烘干设备,还提前高薪聘请了技术人员专门为厂里的工人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确保烘干的红枣品质好,达到市场要求。从枣子进场到筛选、清洗、烘干、分选、装箱,每一个环节施俊英都亲自守在厂里,随时跟踪检验,有时货多了施俊英连续几个晚上不休息。凡是从施俊英厂加工出来的红枣,承包户都放心,都愿意到她的加工厂加工红枣。

面对承包户,施俊英总是很热情诚恳的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帮助枣农出谋划策。2015年红枣收获季节,来采购红枣的客商特别少,而且出价还很低。很多职工把枣子拉到施俊英的加工厂,希望加工后再卖价格会高一些。但是受市场影响,连续两年红枣销售价格都不好,面对厂里几百吨加工好的枣子销售不出去,施俊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枣农卖个好价钱,她把厂子里的事情交给亲戚负责,自己和丈夫苗新友奔波在外四处联系客商,还多次邀请成都、广东、深圳、北京等地的客商到厂洽谈,自贴腰包招待客商,并通过朋友开办了网络电商营销。在她的努力下,2015年为枣农加工的1200吨红枣在今年2月全部销售完,帮助枣农度过难关,还增加了收入。附近的枣农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称赞。2015年施俊英加工红枣1200吨、销售红枣400吨至500吨,年收入120万元,还新办了网络电商营销,年销售红枣100余吨,增加收入30余万元,走上了致富之路。

◇助职工致富◇

饮水思源,致富后的施俊英不忘连队同事,谁家有困难找她,她都热情帮忙,慷慨解囊。连队职工刘建明,种植苹果几年来都没收入,现在需要资金投入,孩子上学需要生活费,施俊英知道后,二话不说,让丈夫苗新友给他送去3万元买生产资料,另外让他冬天到厂里帮忙,三个月也能收入1万元这样孩子来年学费生活费就有保证了。像刘建明这样受施俊英帮助的人还有很多。这几年来施俊英和她的新隆果业农民合作社已帮助周边32户职工脱贫致富,年增收在2.2万元左右,通过资金、技术、就业岗位已帮扶刘建明、赵国华、施俊林等贫困职工脱贫,合作社有长期固定技术员、工人5人。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80余人,人均可增收8000元至1.5万元。

几年来新隆果业农民合作社为六团职工增加收入和提供就业岗位起了示范带头作用,安排就业人数达200余人次,成为六团农民合作社典范。如今,在师、团党委“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号召下,已经致富的施俊英又有了另一个投资想法,建一个400吨的冷库。她将带领更多的女职工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猜你喜欢

枣农客商果业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展氏菜行
山西:果业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有序开展
这一瓶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
新疆天昆百果果业股份有限公司
坚持走新常态下中国果业发展道路
塞上金秋枣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