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记西山农牧场退休教师杨淑兰
2017-01-26王卢俊茹
□王卢俊茹
四十年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记西山农牧场退休教师杨淑兰
□王卢俊茹
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西山农牧场人,在农场学校教书育人30余载,她不仅桃李满天下,还有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汉族的儿女,她就是西山农牧场退休的回族教师杨淑兰。
“妈妈”,一名维吾尔族女子喊着身旁满脸洋溢着温暖笑容的杨淑兰。不知情的人看着她们亲昵的样子都以为是母女俩呢!其实,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同民族的她俩为什么会以母女相称呢?说起其中的缘由,要追述到30年前。
那时候杨淑兰在西山农牧场托儿所工作,这个叫吐尔逊的维吾尔族小姑娘那时候还未满一岁,嗷嗷待哺。看到小姑娘饿得直哭,杨淑兰忍不住问她的母亲:“孩子饿了,你怎么不喂喂她呢?”她的母亲眼里含着泪告诉杨淑兰,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没有奶水喂女儿。
“我看着与我女儿一样大的孩子饿得直哭,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哭一样心疼,就把她从她妈妈的怀里接过来,用自己的奶水喂她。这一喂,就再也没有放下,一直喂了将近一年,到吐尔逊快两岁的时候。”就这样,杨淑兰多了一个维吾尔族女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杨淑兰调到西山农牧场子校,成为一名教师。那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宿舍,没有校车,学生们不管住得多远,都要来回步行。吐尔逊的家在距离学校15公里的畜牧队,走路要3个多小时,10岁的孩子每天要走30公里路,风吹雨淋的,可怜啊!杨淑兰就让吐尔逊住在自己家里,这样孩子上学就不受罪。吐尔逊在“杨妈妈”家里,和“杨妈妈”的孩子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学习,“杨妈妈”还帮她辅导功课。给她买她爱吃的羊肉,做抓饭,还给她洗脚,帮她洗澡,换洗衣服,就像她的亲生妈妈一样。在“妈妈”的照顾下,吐尔逊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吐尔逊说:“住在‘妈妈’家的学生不止我一个呢,他们都把‘杨妈妈’叫‘妈妈’”。就是这样杨淑兰有了很多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女儿、儿子。
长大之后的吐尔逊一直把杨淑兰当作她的母亲,无论是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还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都喜欢跟杨淑兰倾诉。“当她遇到想不通的事找我倾诉时,我会搂着她,耐心地劝导她,给她支持和鼓励;当她有高兴的事,同我分享时,我会给她鼓劲儿,为她加油,祝贺她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这样,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成人,结婚生子。”
结婚后的吐尔逊还经常到杨淑兰家里去探望,能有这样一个维吾尔族“女儿”,也让杨淑兰感到非常幸福。还有许多和吐尔逊一样的孩子,当时喊杨淑兰‘妈妈’的孩子们,现在都是已经年近40岁的人了,有的在南疆工作,有的在内地生活。无论离得多远,只要他们回到西山农场,都会来看望杨淑兰,陪在杨淑兰身边,和杨淑兰谈天说地。杨淑兰总是叮嘱他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好好工作生活,与他人和睦相处。
杨淑兰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刚搬到保障性住房时,有一些人不爱护公共卫生,从楼上往下面扔垃圾,杨淑兰看见了就会留意是从哪家窗户上扔下来的,一直到找到那家人,苦口婆心地说服人家为止。
2012年,楼里租住了一些民工,个别人生活习惯不好,不仅乱扔垃圾、随处倒脏水,还随地大小便,严重影响了社区的卫生环境。杨淑兰看到了,一次次地制止他们的行为,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注意卫生常识。民工们不是置之不理就是笑一笑了事,对她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从不当回事。
直到有一次,有两个民工生病了,虚弱地躺在地铺上。杨淑兰知道后,主动给他们端水送药,喂他们吃药。在异乡劳作的民工,看到这个与自己母亲一般年纪的老人,这个他们平时不理不睬甚至有些厌烦的老人,这样悉心照料着自己,感动得湿了眼眶。人心都是肉长的,从此他们也变成了杨淑兰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工地的活儿完工了,临走时,他们依依不舍地拉着杨淑兰的手说:“我们在外打工这么多年,人家总是嫌弃我们,不给我们好脸色。可在这,我们遇到了您,您对我们这么好,把我们当亲人一样看待,您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永远记住您!”
如今,杨淑兰已72岁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接触最多的就是邻居。一栋楼里住着各族居民,虽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但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关系十分融洽,没事的时候,经常聚到楼下,一起打打牌,聊聊天。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一家有忙大家帮,一家有喜大家享。几年来,大家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相互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浓。因为邻里和谐互助,亲如一家。2015年,杨淑兰所在的楼栋被社区评为了和谐楼栋,杨淑兰家里有一张“和谐楼栋全家福”照片。
弹指一挥间,四十年过去了,杨淑兰四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民族团结,和谐互助,她与各民族学生、邻里亲如一家,她用行动与爱心,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 □
栏目责编: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