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2017-01-25赵洪武冯德军
赵洪武,冯德军
(黑龙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2)
弘扬长征精神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赵洪武,冯德军
(黑龙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2)
长征精神,是党领导工农红军从艰苦卓绝革命斗争中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生动展示,构筑起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的精神高地。历史虚无主义却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通过虚无长征史实,丑化革命领袖;进而将长征历史“改头换面”以制造历史“迷雾”;达到搞乱人们对长征的历史认知和价值判断,动摇党执政的历史根基和群众根基。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长征途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在长征研究中质疑历史事实、美化反对势力、污蔑领袖历史地位的错误,认清其扰乱群众对长征历史的正确认知、削弱群众对领袖和党的创新理论认同,冲击主流社会价值观和动摇关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实现,揭露其坚持唯心史观,力图西化、分化的本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坚持人民立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时期伟大的长征路。
长征精神;历史虚无主义;理想信念
80年前,党领导工农红军以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书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完成了“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长征是党在思想、组织和精神上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次关键性的历史飞跃。长征精神,作为从艰苦卓绝革命斗争中产生的伟大精神,超越历史时空,彰显永恒真理价值。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我们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坚定地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力量。
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历史虚无主义也不甘寂寞,想尽办法、穷尽手段诋毁人类历史上罕见、伟大、崇高的革命远征。妄图打着所谓的“追求真相”的旗号,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妄图以此扰乱人们对长征历史认知,扰乱人们对长征的价值判断,颠覆人们对长征精神的认同,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梳理和剖析历史虚无主义在长征研究中的表现、危害,让人们认清其真实面目,进而揭露其实质是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基,否定党执政的合法性。
一、长征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长征是党领导工农红军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和新起点,在党史军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笔。历史虚无主义妄图通过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虚无飞夺泸定桥的历史事实,否认遵义会议形成的毛泽东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为蒋介石围剿红军翻案,以此抹杀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以下是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长征史实的集中而具体观点:
(一)质疑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
历史虚无主义者在《两个人的长征》一书中公开宣称:“长征其实不到官方长期宣传的公里数,大约只有3 700英里(约6 000公里)。”妄图通过实地考察,重走长征路,否定历史事实。其实,不考虑当时长征时红军面临的具体历史条件,单凭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重走长征路的结果,就臆断“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是典型的虚无历史条件而只看实践结果,还加上所谓“实践出真知”,人们普遍认可的观念,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对比实践发生的条件,我们就会发现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真实性的不合理。首先,红军长征时面临着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的险恶环境,红军在战斗中行军必然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不得不来回奔袭、声东击西、忽南忽北,让敌人摸不清战略意图,甚至出现四渡赤水的经典战例;其次,红四方面军由于张国焘阴谋另立中央,被迫南下,曾三过草地;此外,红军长征时走的大多是小路、山路,甚至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正如埃德加·斯诺所写到的那样:“红军说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有许多长征战士所走过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长,甚至比这更长。”现在我们重走长征路,不会再遇到这些条件,所以就不能用现在的条件来证明当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
(二)虚无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历史事实
“飞夺泸定桥”是生动展示红军在长征中英勇无畏、敢于献身的典型战例。历史虚无主义却宣称,红军早上开始夺桥,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战斗。老百姓被逼迫在前面带路,红军紧跟后面,造成几个百姓被国民党打中掉进河里。更有甚者污蔑红军飞夺泸定桥依靠的是与四川地方军阀达成默契才顺利通过的。最近上映的电影《勇士》再现了“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整个过程。它不单单是指夺桥一战,还包括了一昼夜240里的强行军,创造了人类行军史上的奇迹,“飞夺”泸定桥是完全真实的。在夺桥战斗中红四团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攀爬着拆了桥板、只剩铁索的泸定桥,冲过火海笼罩桥头夺取阵地,并与左岸部队红一团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于是否发生过战斗过,则是不顾历史事实,任意虚无。从“打了一天一夜”到“百姓被击中掉进了河里”;最后索性说靠地方军阀的“帮忙”。而台湾“国史馆”藏有的一份西康军阀刘文辉发给蒋介石的电报上称:“泸定桥李团与沿河之匪奋战。”时间是1935年5月29日,与红军“飞夺泸定桥”日期不期而合。所以,否定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不实之词。
(三)拔高、美化蒋介石,为其围剿红军翻案
历史虚无主义者寄希望打着“统一西南,建成抗战的大后方”的旗号,拔高、美化蒋介石,为他围剿红军翻案。所谓借助红军长征,达到消灭地方实力派。其实这只是为蒋介石打不垮英勇的工农红军找寻借口,甚至引用蒋纬国自传中的观点:“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战略,我们随着共军进入云贵川,使中国达成真正的统一”“当时与其说是没有包围成功而被中共突围,不如说是我们放水”。将蒋介石围剿红军的计划美化为把四川建成将来对日本作战的“复兴民族之根据地”。这些为蒋介石“追剿”失败辩解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主观臆断,如果蒋介石故意“放水”,那为什么蒋介石五次集结重兵“围剿”中央苏区,前四次都大败而归、损兵折将。甚至不顾民族矛盾的上升,不惜与日本妥协,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发动第五次“围剿”。这种将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归结为蒋介石的“放水”,显然是贬低红军的英勇善战。此外,蒋介石有意“放水”红军去云贵川,为何要部署多道封锁线,为何不断严令部队追剿,并在日记中对没能“一网打尽”红军颇为懊恼。显而易见,将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归为蒋介石“放水”,不过是拔高、美化蒋介石,为其围剿红军翻案。
(四)否认遵义会议形成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
历史虚无主义总是秉性不改,刻意抹黑领袖毛主席。在长征研究中,公然质疑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提出遵义会议后,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周恩来负责军事行动,毛泽东只是周恩来的帮助者,而得出最后的结论:“遵义会议并没有确立毛泽东对全党全军的领导,甚至连开始过渡都谈不上。”这个历史虚无主义论调是典型的无中生有的逻辑,与历史不相符合。遵义会议后,张闻天虽然对党负总责,但重大决策还是很尊重毛泽东的意见,尤其是军事路线问题。此外,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汇报党中央和红军情况时说:遵义会议上,“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特别是党的两次历史决议都明确表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否认遵义会议形成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中领导地位,只不过是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矮化领袖个人来达到引发历史质疑的用心[1]。
二、长征研究中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
深入梳理和剖析红军长征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没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沉寂,反而利用我国打开国门搞建设的难得时机而泛起,且表现出“燎原”的势头,危害极大。
(一)扰乱人们对红军长征历史的正确认知,消解党史自信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二万五千里”艰辛跋涉,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全国人民普遍接受的共识,也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间奇迹,迈过一道道沟坎的最精彩篇章。但经过历史虚无主义夸大、编造的长征历史少了神圣,多了质疑;少了赞美,多了挖苦。公开抛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夸大的,宣扬红军从瑞金出发到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不过6 000多公里,攻击、诋毁共产党宣传北上抗日是逃跑退却,寻求战略立足点等,使人们对历史事实产生迷乱的幻觉,颠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对长征伟大历史产生怀疑,进而怀疑党的所有历史和现有历史教材、书籍是不真实甚至篡改的,逐渐消解人们对党史自信[2]。
(二)动摇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迷失信仰根基
毛主席作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崇敬的伟大领袖,在其带领下中国革命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道路,摆脱了苏联“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革命根据地之所以不断稳固,红军不断壮大,都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理论指导。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坚持了王明错误路线,才被迫放弃根据地、被迫长征。在党和红军陷于危难,前途渺茫,广大红军指战员热切盼望毛主席带领红军走出困局。遵义会议召开,就是解决党和红军命运用何种理论指导的中心问题。而历史虚无主义否认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中领导地位,这就否定了历史选择了毛主席,选择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命题,迎合“去毛化”“非毛化”的暗流,为攻击、诋毁毛主席作历史铺垫。因为在党和红军陷于生死存亡时,不是毛主席及其所创建的理论带领红军走出危局,使革命转危为安,何来伟大的领袖一说。这就使部分群众信仰发生动摇,迷失了信仰根基,以致对党失去信心[3]。
(三)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冲击主流社会价值观
历史虚无主义者极力美化蒋介石,为其围剿红军翻案,宣称他是为了统一全国,为进行全面抗战统一大后方,并把其吹捧为统一全国的民族领袖;更有甚者,有意无意地影射工农红军是“赤匪”,为武装围剿红军、屠杀人民的反动派代表“正名”;此外,直接引用蒋介石日记的观点来证明其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深情厚谊”,为其签订一系列妥协条约辩护。如此歪曲、捏造事实,为已有定案的反动派领袖进行歌功颂德,粉饰形象直至为其翻案,却把党带领红军长征拯救民族危亡,北上抗日转变矛盾说的是迫不得已的无奈选择。这些言论造成人们思想混乱,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对社会主义所提倡主流价值造成较大冲击[4]。
(四)削弱民族自豪感,动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中华民族历经悠久的历史、创造灿烂的文明、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在人类漫长历史长河中繁衍、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5]。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却不顾历史和现实,故意否定、抹杀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伟大长征精神,尤其网络信息时代,一些所谓的“历史专家、学者”利用微博和微信平台肆意发表不实言论,严重误导了公众的认知。还有一些人提出,红军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并不是靠自己不怕牺牲、浴血奋战,而是靠了地方军阀的帮助以及蒋介石的“放水”。这样就会降低人们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削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甚至动摇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
三、长征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错误的实质
历史虚无主义披着“学术研究”的华丽外衣,摆出一副“还原事实,发现真理”的正义姿态,妄图夺取历史观的话语权。表面上是学术研究范畴,实质上却是具有极强现实目的的政治思潮。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从本质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敌对势力借助解构历史、虚无历史同我们进行或明或暗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载体,因此,同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敌我斗争,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目的。
(一)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是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虚无主义从来就不是其所标榜的仅仅止于学术研究历史或文化范围,而是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敌对势力借助历史问题,设置历史迷雾,扰乱价值判断,直接目的就是为党带领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放置历史障碍,背上历史包袱,扰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背后总是少不了“看不见的手”的指挥、指使、组织、策划的。表面上打着历史研究,但矛头却直指现实,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否认毛主席在遵义会议确立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拔高、美化蒋介石,为其围剿红军辩解、翻案,都表明了其政治目的是暴露无遗的:通过否定毛主席在党和国家前进过程中的作用,搞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削弱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所起到的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因此,批驳长征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就是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
(二)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唯心史观,否定唯物史观,背离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的根本原则
历史虚无主义完全背离唯物史观指导,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根本目的是从颠覆党史、军史、国史开始,彻底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基。历史虚无主义者并不是对全部历史采取虚无的态度,而是采取“碎片化”,根据需要而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对不符合其价值判断的历史就是诋毁、扭曲、否定,对符合其政治目的的历史就是赞扬、拔高、美化。反对马克思主义在历史领域的阶级分析方法,打着“还原历史真相”“重新评价历史”等旗号,肆意夸大事实、随意裁剪历史,企图用史学研究中支流取代主流,为此不惜采用颠倒黑白、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等卑劣手法,肆意攻击、诋毁甚至否认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编织谣言攻击、诋毁“飞夺泸定桥22勇士”等战斗英雄,目的就是颠覆人们对党史、军史、国史的认知,消解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摧毁民族复兴的信仰根基。
(三)历史虚无主义配合新自由主义,企图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大费周折地在长征研究中寻找突破口,编造谎言、虚无史实、歪曲主流、丑化领袖,目的就是要通过虚无长征历史,否定长征精神,借以制造党史虚假性的假象,误导群众怀疑党的“初心”,偏听偏信,沿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思维走下去,使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直至危及党领导人民夺取“两个一百年”的执政合法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破除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忠诚与坚信、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拥护。随之而来,西方新自由主义趁机加紧宣传西方所谓的永恒真理“普世价值”,树立价值观上的个人化,经济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使中国共产党放弃科学理论武装,搞意识形态多元化竞争,动摇远大理想信念,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达到瓦解党的战斗堡垒和摧毁社会主义制度,重蹈苏联亡党亡国的惨剧。
可以看到,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推行意识形态渗透,进而达到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虚无红军长征的光荣历史,而且把触角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鼓吹告别“革命”、否定“黄色文明”,攻击马克思主义才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值得警觉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互联网新型传媒手段,已将其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任其继续恣意蔓延,必将导致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合法性产生怀疑,从而动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权的根基。
四、自觉弘扬长征精神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征精神的传承,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旗帜鲜明提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5]。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为我们传承长征精神,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提供了科学指南。
(一)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统帅和贯穿长征精神其他内容。习近平指出:只有“心中有信仰,脚下才能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5]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用伟大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将对真理的追求转化为捍卫真理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科学世界观,运用唯物史观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富强、振兴与幸福的历史使命而不畏艰难、献身奋斗。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就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论时代、社会如何变化,都要历经风雨而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继续奋斗。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歪曲以长征为代表的党史、国史,企图削弱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要站稳立场、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在繁杂的历史表象中辨别真伪,把握历史的必然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二)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凝聚共同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矢志不渝地走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长征的伟大胜利,就是克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破除迷信,尊重实践,推进井冈山革命道路继续前进的胜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新的长征路上,传承长征精神,就是坚定道路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改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境界;坚定理论自信,继续理论创新,用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和人民沿着既定道路推进复兴进程;继续坚定制度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持中国特色、彰显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历史虚无主义歪曲以长征为代表的党史、国史,就是要切断“四个自信”的历史根基。因此,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持续焕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生机活力,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三)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拥有不竭的生命力。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调动起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长征的历史,是一幅生动展现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党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相依、荣辱与共,是党领导红军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法宝。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红军之所以由弱到强,共和国之所以从一穷二白到初步强盛,正是把握住“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伟大真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新的长征路上,始终站在人民立场看问题,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习近平指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5]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万众一心、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迸发出磅礴的坚实力量。历史虚无主义篡改以长征为代表的党史、国史,就是想切断党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联系,使党同人民群众离心离德,进而制造党群矛盾,破坏党执政的合法性。因此,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和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续鱼水情,共创中国梦,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四)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决定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毛泽东曾深刻地说:“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6]党的领导,是中国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新境界的最大政治优势。
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长征路上,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7]在最接近民族复兴的历史关口,我们面临的发展、改革、稳定问题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繁重、风险更加莫测。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打赢没有硝烟的反腐败斗争,提高党的领导与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保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地位。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党的腐败问题大做文章,意图通过现实中人民群众对腐败的不满,引导主流意识形态偏移,搞乱思想防线,颠覆社会主义政权。“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们筑牢思想防线,不忘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够取得反腐倡廉战的最后胜利。
综上所述,习近平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奋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5]!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走好新的长征路。
[1] 卢毅.驳长征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N].解放军报,2016-09-19.
[2]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20-128.
[3] 祝念峰,王晓宁.不能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攻击诋毁英雄人物[J].红旗文稿,2016,(21):17-20.
[4] 李殿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极大危害性[J].红旗文稿,2014,(20):8-12.
[5]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6]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9-150.
[7]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29.
〔责任编辑:崔家善〕
2016-11-10
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科研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角下习近平党建思想论析”(YJSCX2016-108HKD)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研究”(14E031)阶段性成果
赵洪武(1990-)男,山东莒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D642
A
1000-8284(2017)03-0143-06
基金成果传播 赵洪武,冯德军.弘扬长征精神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J].知与行,2017,(3):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