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艺术内涵的思考
2017-01-25刘睿姝
刘睿姝
(黑龙江大学 应用外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对生态艺术内涵的思考
刘睿姝
(黑龙江大学 应用外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作为审美中介的艺术,具有强烈的直观生动性,可以使人类感知、反映和把握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更全面、深刻地认知历史与现实,感悟人生的真谛;可以给人以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的一种精神关怀,使人们摆脱现实世界的必然性羁绊,使人们感悟、理解、追求人类生存的意义,获得精神的升华,超越有限生存的有限性。但是,现代文明中,电子媒介与商品逻辑日益合谋地控制与主宰了几乎所有的文化生产形式,使艺术品和文化用品的批量生产以及大规模复制成为可能,艺术已经沦为一种商品,成为供人们消遣、娱乐的消费品,“灵氛”不复存在,艺术丧失了应有的批判、救赎功能和自由超越精神。所以,艺术要回归自然,确立生态思维方式,将世界理解为一个生命整体,人和自然都是这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要从人类日益繁盛的物质文化、科技文化中走向自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在面对无处不在的交换逻辑的诱惑和压力时,艺术应与日常生活拉开距离,在想象和虚构的世界里,保持精神的自在和心灵的自由,在自然真实世界中探求生命的真谛,带给人希望、美和快乐,使人从痛苦孤独的现代情绪中超越出来,重新表现艺术张扬人的自由、创造、能动的一面,重新担负艺术表现真理、改变人们生存现状的历史使命,从而对抗工具理性带来的焦虑、无助、孤独、迷惘、失落、颓废、绝望,等等。
现代艺术状况; 艺术本质; 生态艺术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环境恶化、资源减少、物种灭绝等自然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与之相伴的是日益严重的人类精神危机。工具理性价值观对自然的祛魅使自然变成了只有使用价值而丧失了灵魂与尊严的“物”,而人类在随意践踏自然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丧失了对神圣的信仰、对生命的敬畏,心灵变得日益贫瘠。现代审美文化中的种种颓败迹象正是生态危机在人类心灵世界中的表现。生态危机的解决不仅需要环保技术改良环境,需要立法保护资源,更需要对现代文明观念的深入反思与批判,重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心灵和谐发展的文明模式。在通往未来文明前景的道路上,艺术作为对世界无功利的审美直观,作为维护人类生命天性完整性的实践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文明的异化。
一、现代文化艺术状况
20世纪,随着技术文明的发展,以资本盈利为导向,以大批量生产为手段,电子媒介与商品逻辑日益合谋地控制与主宰了几乎所有的文化生产形式,使艺术品和文化用品的批量生产以及大规模复制成为可能,阿多诺称之为“文化工业”。在文化工业的操控下,艺术失去了应有的独一无二的特性、自由超越精神以及社会批判功能,成为消费品,“灵氛”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当代艺术被牢牢困禁在现实生存中,无论是存在主义作品对存在之荒诞、空虚、孤独、痛苦的描述,还是后现代艺术使日常生活本身成为审美体验的来源,以世俗化、平面化、新奇化、娱乐化为特点的当代审美文化,不能体现终极的、最高的价值,不能为现实生存提供一个可以提升灵魂、栖息理想、放飞想象的艺术世界。贝特提出,“在过去的世纪里,整个哲学和美学运动都一直在语言上致力于人类从自然中的异化,仿佛这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处境。现代主义的本质一直是加重绝望、焦虑或者愤世嫉俗的感受。有的人会争辩说艺术的角色正是反映它的时代。但是,‘反映’应当包括艺术能够为那所需求的灵魂提供的缝隙;它必须超越当代的荒原去发现生命提升的可能性。停留在蔚然成风的痛苦或者愤世嫉俗中,主流艺术在文化的城市边界面前止步,这种文化已经忘记或丢失了它的生态根基。在这样一个众多艺术家都在学习和恐惧与异化交谈的时代,一位艺术家所能做得最大胆的事情就是用快乐、希望和美去填充书籍、画廊和剧院。而这绝不是提倡一次新的‘运动’或者‘风格 ’的问题。随着地球环境的急剧衰退,我们正在被迫认识到从生命到生态基础上分离出来的文化是不能持久的。环境方面的无知和美学趣味的萎缩都在向着终极状态前进。拒绝绝望已经成为一种生态必要” 。
二、艺术的本质及功能
从历史的角度说,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艺术活动可以教化社会成员,传递文化,沟通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这个具有强烈直观生动性的审美中介可以使人们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过程中,感知到不同的生活情景、文化模式,把握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全面、深刻地认知历史与现实,感悟人生的真谛。 韦伯提出,“在生活理智化和合理化之下,艺术越来越变成掌握独立价值的世界,承担起一种世俗的救赎功能,从而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从越来越沉重的理论与实践理性主义的压力下拯救出来”[1]。所以,艺术不是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真理的命题陈述,而是向人们呈现一个完整的、包含意蕴的感性世界,通过一种超逻辑,摆脱现实实在的必然性羁绊,从而深入到人类存在的深层领域。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在于慰藉人的情感,关怀人的精神。艺术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抚慰和宣泄,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这可以称之为“艺术的初级关怀”;伟大的艺术可以使人们感悟、理解、追求、人类生存的意义,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精神的升华,这可以称之为艺术的“终极关怀”,即超越有限生存的有限性。王岳川先生提出了作为“人的审美活感性生成”的艺术本体论,把艺术理解为一种通过塑造新的感受方式而实现对人的生命活动多向度、多层次变革的活动,作为活感性生命生成的具有始终向未来敞开的超越精神,因此能够克服世俗生活日常感性的萎靡、麻痹,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自由舒展,使生命始终处于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生成状态中[2]。这种本体论指明了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生命活动的本性。
艺术的意义是多维而复杂的,艺术不仅仅关注人的存在,也要关注物的存在,它关注的是整个生活世界。艺术作为从原初生存世界中创建意义世界的活动,使人类文化与其自然源头保持平衡,对个体而言,艺术意味着人在与生命母体的持续牵连中不断开启生命境界的生成活动。
三、回归自然,构建生态艺术家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受到现代文明异化的艺术,在现代文明中必须寻找一种重新构建的方法,力图形成与当代艺术面貌不同的真正艺术,重新表现艺术张扬人的自由、创造、能动的一面,重新担负艺术表现真理、改变人们生存现状的历史使命,从而对抗工具理性带来的焦虑、无助、孤独、迷惘、失落、颓废、绝望,等等。对此,艺术要回归自然,构建生态艺术家园。
(一) 确立生态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与世界观的转变是新的文明模式得以诞生的深层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确立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将完整而流动的生命抽象成为分裂对立的片段;机械论世界观忽视事物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着的潜在性联系;工具理性价值观对自然的祛魅使自然变成了只有使用价值而丧失了灵魂与尊严的“物”。这些是自然生态危机与人类精神危机的根源。
生态思维的变革首先要从以有机整体方式理解世界,人和一切事物都是这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诗性直观的整体性思维才能接近存在之真。在这种存在着有机联系的整体的理解上,生态艺术的使命是要“找到一个‘新故事’,一个重新将人类纳入地球时空连续体的‘叙事’,提醒我们与世界万物命运共享,才能重建人类存在的目标与意义”[3]。有机整体的思维方式把人重新旋转在其所生成的自然与历史生命脉络里,克服现代文明中人与自然分离,与历史断裂、身体与心灵分离的片段化生存状态,使人重新将自我置入生命整体中。“这种新叙事的建立将使艺术复现文明创生之时人对世界的原初理解,将使艺术重新承担起沟通生命自然之极与文化之极和谐的使命,把我们带回到自然生命节拍与人的灵与肉统一的生存节拍共鸣的完整世界中去;将使哲学重新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从生命起源的角度重新沉思自我和世界。”[4]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希望人通过参与世界而理解世界,这种理解方式包含着诗性智慧,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而领悟整体,在身体的感知中实现心智的升腾,从而使自我与世界融为一体,通过生命直观而窥见宇宙真相。
艺术挽救自然与精神危机意味着将世界理解为一个有活力、有灵性、有自我发展的目的与动力的生命体,意味着人类从日益繁盛的物质文化、科技文化中走向自然,通过我们身体感受、直觉、情感、想象,将完整的生命投入自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这种方式在本质上正是一种审美体验方式。
(二)面对现实,构建生态艺术
在面对无处不在的交换逻辑的诱惑和压力时,只有与日常现实拉开距离,进而形成对这个应该被否定的世界的否定,在想象和虚构的世界里,艺术才能保持精神的自在和心灵的自由,唯其如此,才具有救赎的可能性。
“艺术要构成对特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否定,就不能使艺术和现存的(资本主义)现实相一致或和谐,而是要站在社会的对立面,从而构成一种尖锐的社会批判。”[5]26因为,“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化的或管理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切都被控制着,从日常生活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如果艺术仍然以模仿的方式来反映这个现实,无异于向现实妥协和投降”[5]26。所以阿多诺说:“艺术,特别是被斥为虚无的艺术,在逃避判断时所说的,是每一件事物都不只是无,如果是这样,不管它是什么,都将是苍白的、无特色的、平庸的。不反映超越,就没有光芒照在人类和事物身上。眼睛对褪色世界的抵抗,之间永远含着对于可替换的交换世界的抵抗。相似是非相似的一种希望。”[6]
奥尔特加深刻地指出:“艺术所以不再指向日常现实,原因就是艺术家要把观众停留在一个充满想象的神奇的艺术世界里,因此,‘非人化’就作为阻止观众回到生活世界的一种手段,进而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学目标。”艺术可以打破日常经验无意识的、机械的习惯性,使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感受生活,从而改变人们对待生活那种见惯不惊、无动于衷的惰性和被动性。
浪漫主义也体现了这种观点,英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柯勒律治认为,“世界本来丰富多彩,可是我们对它太熟悉,既不感觉也不理解。所以要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唤起人们的注意,引导人们观察眼前的世界”[7]。于是,艺术便成为颠覆日常经验,在陌生化中更加深刻和敏锐地感受事物的创造性活动,是一个破除日常生活经验遮蔽的手段。布莱希特坚信,习以为常的事物最容易遮蔽人们。所以,“叙事剧则是要背离熟悉的日常现实,怀疑批判和改变日常现实”[8]。海德格尔认为,“日常经验是一种遮蔽,使人只知道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而诗的话语则通过其语言、命名与呼唤,打破了流俗的常人经验,因而使得真理处于无蔽之中,使存在得以显现”[9]。
所以艺术要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与日常生活分家。生活是单调的、平庸的和压抑的,而艺术却有振聋发聩的力量,艺术弥补了生活的不足,为生活提供了新的形式,使人“看见”美,将人重新带入存在原初意义的沉思中,守护着人类精神生态平衡。
同时,艺术创造必须植根于文化,必须从广阔生动的生命世界中获取灵感,以对世界翔实细致的观察为基础,从精彩的世界中领悟到关于美和生存的真义。生态艺术认为艺术不再是艺术家心灵的独语,而是要从地球生态系统的大背景中来理解人类精神,是心灵与宇宙精神的共鸣使,要传达人与自然精神相匹配的尊严,提升拯救灵魂的能力。生态艺术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作品中重建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在自然真实的世界中学习真、善、美,感悟生命,受到美的启迪,使局限于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人类重新直面自然,回到一个宽广实在的生命世界中去。
艺术家要用心灵之眼,通过“心斋”“坐忘”,用虚静澄澈的童心去看,破除“自我”生命的局限,用心体验到自然深层的精神、气韵、节律,体验到使生命能够如此呈现展开的自然精神,这种精神既渗透于自然也贯注于人生。艺术通过营造物我融合,精神气韵贯注的形象,使人找到了可以栖息的家园。
因此,真正的艺术要表现得不再是个体的肤浅的情绪或者本能欲望,而是心灵沉潜到一个更加深广的生命世界中去,传达人类所共同的生命吁求,表现宇宙整体的生命律动。真正的艺术是能够带给人希望、美和快乐的理想生存境界,使人从痛苦和孤独的现代情绪中超越出来。“艺术是一种历史性的事件,是发生在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是“在作品中对真理的创造性保持”,“全部艺术,作为存在者之真理的显现,本质上是诗”[10]。瓦莱里说,“美的定义是容易的:它是让人绝望的东西。但应当庆幸这种绝望,它让你醒悟,让你明了,而且像高乃依笔下的老贺拉斯所说的那样——它拯救你”[11]。在已经丧失了诗意的枯燥的现代文明社会中,艺术作为向生态文明迈进的重要一步,必然要重拾被现代文明丢弃的乌托邦精神。“真正的艺术不只是反映生活,也是人类对现实彼岸的渴望的最后的保持者。”[12]
生态艺术是对人生和生态文明关系的全面思考,通过艺术精神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渗透能够使现代人片段化的生存体验重新与生命源头接通,回到完整生命世界中去,通过审美精神对日常生活的提升和对生态人格的培育,最终实现以和谐精神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境界,也正是美的境界。
四、结语
20世纪,在以资本盈利为导向的文化工业的操控下,艺术失去了应有的独一无二的特性、自由超越精神以及社会批判功能,成为以世俗化、平面化、新奇化、娱乐化为特点的消费品, “灵氛”不复存在,不能为现实生存提供一个可以提升灵魂、栖息理想、放飞想象的世界。所以,在面对无处不在的交换逻辑的诱惑和压力时,艺术要回归自然,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与日常生活分家,以一种生态方式弥补生活的不足,为生活提供新的形式,将人重新带入存在原初意义的沉思中:要把世界理解为有机整体,我们与世界万物命运共享。艺术要克服现代文明中人与自然分离,与历史断裂、身体与心灵分离的片段化生存状态,使人重新将自我置入生命整体中。艺术作品要传达人与自然精神相匹配的尊严,提升拯救灵魂的能力,在作品中重建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使人们在自然真实世界中学习真、善、美,感悟生命,受到美的启迪,使局限于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人类重新直面自然,回到一个宽广实在的生命世界中去。
[1] H.H.Gerth ,C.W.Mills, eds.From Max Web: Essays in Sociology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342.
[2] 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4:7.
[3] [加]大卫·铃木,等.神圣的平衡[M].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35.
[4] 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7.
[5]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6.
[6] [英]马丁·杰.阿道尔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55-56.
[7] 刘若瑞.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曹葆华,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63.
[8]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06.
[9]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10]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59.
[11] [法]瓦莱里.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200.
[12]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M].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05.
〔责任编辑:屈海燕〕
2017-01-21
2013年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海明威和福克纳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意蕴”(13D059)
刘睿姝(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美学、英美文学研究。
B834
A
1000-8284(2017)03-0081-04
文化创新研究 刘睿姝.对生态艺术内涵的思考[J].知与行,2017,(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