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监狱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上海实践
2017-01-25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
钟 杰(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
深化监狱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上海实践
钟 杰(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对加强监狱内部管理、打造过硬干警队伍,推进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近期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司法部随之制定了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相关意见,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也正稳步推进,很多政策措施和改革设计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这为抓好新时期上海监狱干警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面向“十三五”新一轮发展,上海监狱系统立足“安全稳定为天、公正执法为魂、教育改造为要、队伍建设为本”的核心要义,把握法治、开放、管理、统筹、人本“五大关键”,确立了“提升监狱管理能级,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主题。我们感到,队伍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是监狱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有别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更加注重的是警务集约高效和警力“无增长改善”;有别于经验式管理、单向度教育的粗放式发展,更加注重的是管理能级和能力素养的提升;有别于利益驱动、外部激励的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的是职业价值的实现和内生动力的激发。
为此,上海监狱系统开展了三次大调研,确立“四个导向”,把准干警思想脉搏,摸清队伍建设实情,规划内涵发展路径。三次大调研,包括2014年监狱警察队伍状况调研、2015年激发队伍动力活力和深化两级管理课题调研,以及2016年干警思想动态专题调查。“四个导向”,一是突出问题导向,查摆发现同志们普遍存在“四个感”,即发展的焦虑感、本领的恐慌感、既往成绩的满足感、身心的疲惫感,以此找准制约队伍发展的思想根源。二是突出需求导向,适应干警价值取向多元化、个体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掌握干警“活思想”和现实需求,直面和回应干警关切。三是突出发展导向,就是牢牢把握“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一线,关键是动力活力”,构建队伍改革创新发展“1+6+14”整体框架。“1”即党委1号文件(《关于激发队伍动力活力促进干警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深化两级管理的若干意见》),我们将努力通过2~3年时间,建立健全包涵绩效评价、干警培养、价值引领、职业保障等体系在内的成长激励体系。“6”即6个实施意见,包括突出绩效导向、促进干警职业发展,深化两级管理、做强基层基础,加强职后教训、提升干警履职能力,夯实基层基础、打造监区实战团队,坚持价值引领、健全职业保障机制,以及加强域外监狱队伍建设6方面,出台具体化、项目化、实践化的制度措施。“14”即相应的改革配套制度和创新举措。四是突出实效导向,紧而又紧、细而又细、慎之又慎,推进政策制度落实落地,将“基层有活力、干警得实惠”作为改革成效的检验标准。主要看能否做到调动干警大多数,凝聚“最大公约数”;能否做到坚持人人是主体,打造“命运共同体”,从而形成全系统动力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我们着力破瓶颈、补短板,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动力活力、推进队伍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举措,主要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实现价值认同和社会认可“双提升”
当前各种思想交流交锋、新旧媒介互动互融,思想建设难度加大,队伍需要价值引领,干警期待暖心环境,事业亟需社会认同。我们瞄准队伍需求来,奔着活的思想去,做实暖心育人拴心留人举措,不断增强干警认同感获得感归属感。
一是以党建带队伍促业务,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步推进。把政治工作作为监狱工作“生命线”,做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建立基本清单、鼓励清单和负面清单,蹲点基层开展党建廉建专项检查,用好用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狠抓“关键少数”,在中央党校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建立中心组学习“双月论坛”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面向全局266个基层支部启动“基层党支部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将严格的纪律作风作为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核,完善纪律条令体系和执行监督机制,践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健全纪检、监察、审计、督察“四位一体”监督制约体系,制定实施《监狱人民警察模范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十项规定》,真正做到立规矩、严执行、真问责,引导干警把纪律铭于心、融于血、铸于魂。
二是以职业文化凝聚事业价值,传承弘扬新时期“红烛”精神。2012年俞正声同志在视察上海监狱时强调,“红烛”精神是新时期特别需要学习发扬的共产党员价值观。我们传承“红烛”精神“传家宝”,构筑特色鲜明的思想阵地和文化高地,倡导干警争当监狱事业的“主人翁”、改革前行的“燃灯者”、平安建设的“守夜人”、人格矫治的“引航员”。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涌现出来,2016年上海市监狱管理局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还涌现出了邹碧华式的好干部、司法部二级英模朱惠国,上海市平安英雄胡水清、胡静雅,我们还选树“上海监狱系统首届十大感动人物”,打造“十佳红烛团队”, 咏唱事业先锋,凝聚榜样力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是以暖心环境实现育人留人,营造良好集体生态。倡导“一线工作法”,做实党委联系基层、支委联系党员群众的立体化党建格局,促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跟班蹲点经常化、制度化,以扎实作风带动人。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健全思想状况动态分析机制,完善谈心制、家访制,全面摸实情、深入知真情,以组织关怀凝聚人。打造监狱干警“心网”三级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推进由“活动型”向“组织型”转变,以良好氛围感染人,推动形成“领导走进干警中、干警成长在集体中”的良好生态。
四是以深化公开树立法治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群众认同感。树立主动宣传、立体传播的理念,深化狱务公开工作,建立完善“1+2+8+6”狱务公开体系,即1个实施方案、2本公开手册、8项配套制度,以及包括门户网站、12348公开热线、“上海监狱”微信公众平台、会见室和监区公开窗口、执法情况通报机制、罪犯信息卡在内的“六个一”项目建设,普遍开展监狱开放日活动,开发罪犯信息查询系统,在罪犯近亲属、执法监督员和社会人士中取得良好反响。讲好大墙内的故事,正确引导涉狱舆情,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逐步实现高墙内外信息对称。持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家、市级文明单位9家,建立起落实从职业道德到社会公德,从日常执法到内务管理,从8小时内到8小时外的队伍形象管理机制,自觉维护了聚光灯下的法治形象,大大提振了队伍精气神。
二、坚持以绩效为导向,公平公正识人选人用人,引导干警实现“我的未来我做主”
干警绩效考核评估是衡量执法效能和工作业绩的重要手段,是指引干警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职级晋升和薪酬待遇制度日益规范,考评工作亟待健全标准、鲜明区分、兑现结果。从考核这个“天下第一难事”抓起,攻坚突破,树立一个鲜明的导向,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不一样,工作成效不是个别人说了算,而是通过考核小组、大家互评等一系列机制来实现,这也是为推进人民警察制度改革做好准备。干警考核更关注工作实绩,务必突出岗位履职效能比重;更注重群众的评价,务必全员参与考核;个人职业生涯更需要长期衡量和规划,务必有一个积累和量化,这也是干警个体发展持久动力的支撑。我们紧抓考核评价“牛鼻子”,着力建立无缝衔接的“三个体系”,提高干警自我掌控职业发展和未来的主动权,让“有付出就有收获”成为共识。
一是突出工作实绩的干警业绩评价体系。我们深化完善警务评估机制,优化干警绩效考评管理,做到突出工作实绩,加大岗位履职效能比重;注重群众评价,全员参与考核;体现鲜明区分,合理设置ABCD档,逐步改变原来重定性评价、定量考核不足,重定期考核、过程管理不足,重领导决定、群众参与不足的老问题,提高实绩和评价之间的匹配度,用好正向和负向激励,考出差距、考出积极性、考出动力。
二是全局统一的干警执法效能量化体系。干警职业生涯需要长期衡量和规划,务必有一个积累和量化,这也是个体发展持久动力的支撑。建立量化评定体系,重在以干警绩效为核心,以量化评估为方法,用常态化积分管理机制取代粗略的执法效能评估手段,直观反映干警在不同职业阶段的履职效果、职业贡献、能力素养等关键要素,以此作为干警使用和培养的重要依据。
三是健全引导职业预期的干警成长发展体系。构建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专业发展通道,满足不同类型岗位、不同职级、不同年龄段干警的成长需求。探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和人民警察职务序列,健全职业发展与工作绩效相挂钩的工作机制,打通非领导职务、警员职务晋升通道。促进干部能上能下,建立压力传导机制,对那些寄望于平均主义、“大锅饭”、平常混日子的人大喝一声,使其思想为之一醒、精神为之一振,从而不断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老实人不吃亏、庸人懒人无地自容的局面。
三、坚持以履职能力为核心,倡导干警自主学习和终身教育,持续增强核心战斗力
当前,培育干警专业素养的途径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监狱招警途径、新警培养、中年干警传帮带、专门人才培养、职后教育深化等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积极探索核心战斗力生成模式,努力拓宽各有所专、各展所长的干警发展途径,营造学习成长不停步的良好氛围。
一是坚持推介和带教并举,创新完善干警培养机制。面向社会统一实施分类招警,按岗位需求量身定制招录条件,有效对接社会人力资源。面向北京大学等普通高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等专业院校和社会开展监狱形象和招录新警“双推介”,吸引优秀人才,积蓄发展力量。开辟域外监狱本土化定向招录通道,保障警力配置。细化完善全局岗位任职标准和条件,建立重点关键岗位资格准入机制,提高人岗适配度。做实新警培养,突出职业意识、法治意识、底线意识的培育养成,完善3个月集中培训、3个月实习、3年岗位锻炼的“3+3+3”新警培养模式,引导新警系好从警“第一粒纽扣”。深化实施青年干警岗位成长带教制,完善传经验、带业务、帮思想、解难题模式,实现学习共进、感情共通、责任共担、成长共享。
二是坚持培养与引进并行,加强专门人才队伍建设。我们注重构筑舞台培育人才、立足实践用好人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排摸全局专门、特殊岗位需求和缺口,编制专门人才发展规划,分类建立专门人才、特需人才、社会专家库。开辟单独招录通道,努力解决教育矫治、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等人才缺口岗位,较好地解决了长期紧缺专业人才用人荒问题。深化监狱系统与政法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项目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资深干警担任高校兼职教官或教授。
三是坚持实训和自学并重,提升职后教育培训实效。职后教育是干警从警路上的“加油站”和“补给地”。我们深化“教管合一”管理体制,发挥局培训中心的龙头统领、业务处室的专业引领、监狱培训分中心的岗位实训作用。坚持按岗按需施训,完善分层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强化教材、教官、教法建设,统筹教学内容,建立教学大纲,完善标准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库。推进教学研一体化,打造教育团队,实现教研结合、教学相长。创新轮训轮值、随时随地随岗随人“四随”实务培训等模式,历练干警岗位技能。探索终身教育学分制,将自主学习成效与警衔、职级晋升培训挂钩。依托社会院校建设系统外培训基地,推出社会培训和考证考级目录,鼓励干警自主学习,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坚持以一线为平台,深化两级管理,打造实战平台,引导干警安心扎根奉献基层
监管改造的广阔天地在基层,干部成长的最好课堂在一线。现实中,基层实战实训平台欠缺,吸引力实效性不强,不少干警安心基层扎根一线意愿亟待提升。我们依托深化两级管理体制,夯实基层基础,让岗位实战成为干警素养提升的必经之路。
一是植根基层一线,打造实战实训平台。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深化两级管理,落实“三做一优”,即做实承包监组,做精警务组,做强监区,优化科室工作方式。创新基层治理,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推进管理向治理转变。把主管警官的履职成长摆在突出位置,探索主管警官制,形成干警逐级培养成长的梯次结构。培育模范监区,着力输出先进理念、创出管理品牌、育出优秀人才。围绕监区打造基层治理、执法管理、专业矫治、应用研究“四大团队”,鼓励更多干警到执法第一线和改造最前沿去,让大家看到基层工作的价值,让扎根一线、奉献基层深入人心。
二是聚力实践攻关,构筑专业发展平台。推进司法部矫治师试点,完善评管用环节,实行聘期内任务管理模式,全局已评选出25名局级首席、高级矫治师,他们活跃在一线,促进了专业力量在基层集聚,为探索建立专业序列打下基础。以此为牵引,建好用好个教能手、监狱教师、公职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平台,深化科研课题管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批以学科带头人领衔、系统内外人才汇聚的“工作室”涌现出来,形成基层专业品牌,如未成年犯管教所胡静雅心理咨询团队工作室、五角场监狱“东冬”工作室荣获“上海市技师创新工作室”称号。
三是依托岗位交流,完善轮岗锻炼平台。制定全局干部岗位交流培养规划,推动跨部门、跨单位、跨条块岗位交流锻炼。探索监区班子任期制和中层干部聘任制,推行跨监狱选拔交流,畅通中层骨干能上能下和跨越式发展通道。完善青年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实施后备干部培养“百人计划”。聚焦域外监狱,打造青年干警培养、挂职锻炼和艰苦创业精神培育的特色平台,逐步实现市委提出的把域外监狱建成“最有潜力的监管场所”“最为实际的干警成长基地”目标。
五、坚持以严格执法为基础,打造执法“安心”工程,维护执法权威、树立职业自信
基层干警普遍感到,监管改造风险压力加大,执法管理教育责任较重,执法权威经受挑战。一方面,处理好依法管理和执法保障之间的关系显得愈发重要,干警执法权益保障相对滞后。另一方面,环境和对象的特殊性使干警身心健康、职业暴露问题日渐突出,监狱干警的职业保险、职业防护及后续保障重要性愈发显现。为此主要抓实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实执法权益保障,降低职业风险。有权必有责、有责须担当。我们从执法权益出发,共筑干警事业自信支撑。依托执法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保障干警依法履行职务工作规范,探索建立依法履职免责制度,鼓励和保护干警依法正当行使职权。加强职业风险防控,有效减少和防止人身安全、职业暴露等问题。
二是抓实抚恤优待政策,化解后顾之忧。落实干警人身、医疗保险,提高职业保险水平;落实年度定期体检、休假、疗养制度,优化勤务模式,提高健康水平;创新帮扶金筹措、管理、使用方式,加强特困干警救助工作;探索租赁政府公租房,盘活系统房源存量,帮助解决干警过渡期居住困难;完善域外监狱干警帮扶措施,保障可持续发展。
三是抓实职业荣誉制度,提振队伍士气。建立选树先进典型经常性机制和表彰奖励优秀干警常态化机制,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感染人、教育人和激励人。注重贯穿职业生涯的荣誉引导,实行荣誉退休制度,健全荣誉仪式制度,扩大仪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事业凝聚力向心力。
面向“十三五”,上海监狱系统将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和上海市委政法委、司法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在严管厚爱中打造过硬队伍,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激发动力活力,为干警职业发展和监狱内涵发展保驾护航,为打造平安、法治、文明、现代监狱,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朱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