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龙汇公园开发亟待重视乡邦人文

2017-01-25陈宗明王英础

浙江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温岭温岭市九龙

□陈宗明 王英础

九龙汇公园开发亟待重视乡邦人文

□陈宗明 王英础

温岭市规划中的九龙汇生态湿地公园南起下保山、北至牧屿山,南北长8000米、东西宽400-1000米,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的水域面积相当,被誉为温岭的“小西湖”。公园因区域内原有“九龙汇”而得名,县志记载这里“地势低洼,易受浸没。其中水道交错,条贯系夥,客舟乍至,往往迷失,摇历数转,仍回故处。自山上望之,盘旋九曲,历历如绘,九龙汇所由名”。九龙汇范围包括今塔下村、芝岙村、下保村、下岸渚村、横湖桥村间的水系。九龙汇自古流传着“九龙抢珠”的美丽传说,同时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笔者建议,在九龙汇公园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记载,把历史文化研究成果融入自然景观建设,以突出彰显温岭城市形象和人文底蕴。

一是在下保山顶上树起义军大型石文化浮雕,展示方国珍起义的场景。据有关史料记述,元至正八年(1348),方国珍在温岭发动沿海一带贫苦盐民起义反元,与元军、乡团抗争,数万人半野河决战就在今九龙汇附近。

二是以宋濂记载的钱镠铁劵为据,建立铁劵传奇主题展示厅。唐朝皇帝颁发给功臣五代十国国王钱镠的免死金牌—“钱镠金书铁券”,历经千年沧桑,岁月更替,沉浮波折,流传有序,曾经“七登天子之庭,一藏深山,三沉深水”,身世最为传奇。其中失落沉没在九龙汇至泽库官渭水系长达56年,被渔人神奇网出,失而复得,重见天日。2016年12月16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有专题片“赤城寻珍——金书铁券”。

三是上阳桥畔建无逸堂,以体现耕读文化。史记九龙汇上阳桥旁有名儒王静修的私塾无逸堂,其徒戴颙为乡试解元,后与尚书黄绾、唐龙同为无逸堂作诗为记。其思想体现在《雁湖绪言》一书,深得状元罗洪先的赏识,为其题墓碑,事载《浙江通志稿》。结合九龙汇湿地公园的主题展示厅,可碑刻描述戴颙书写的《无逸堂记》,兵部尚书唐龙、礼部尚书黄绾赋诗的情景。

四是将九龙汇湿地与河网交叉的桥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成集自然环境与乡邦人文融会贯通的“九龙汇微澜”景观。把“钱武肃王出卷处—铁券桥”、石桥、月亮桥、自然桥、廊桥、三碰桥、九曲桥、石船、石舫等穿梭其间,拓展桥文化江南水乡特色主题。

五是结合河网湿地水乡特色,把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巡台州,奏请皇帝拨钱一万贯,兴修六闸水利工程,以及1993年温岭打通江下排涝隧道,圆了前人“议凿温岭”兴修水利之梦,保障“温黄熟台州足”等人文场景浓缩融入园中。

规划是建设的前提。规划建设九龙汇湿地公园,只有把乡邦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有机融合进去,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就公园建公园、缺乏城市文化之魂;只有把自然与本土的人文有机结合好,打造出来的公园场景才有神话故事,才有引力和生机活力,才能体现城市的文化魅力。因此,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温岭的乡邦文化浓缩于九龙汇,从规划上构建自然风格与人文景观的整体融合,体现温岭文化强市建设的内涵,构建成为温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九龙汇公园开发过程中,传承和递延重要的历史人文,使之历久弥新、永放光芒,彰显江南水乡滨海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落实《浙江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的迫切需要;这是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高度,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寻找中华民族道路自信层面上的迫切需要;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大思路中对文化建设“六个一”重要方针的迫切需要。温岭有如此重要的历史人文,亟待引起市委、市政府重视,切实加强历史人文的挖掘、利用、规划、开发,使之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可以预见,九龙汇生态湿地公园开发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会贯通,无疑会提升“城市之魂”,极大地提高温岭的知名度。

作者单位: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温岭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猜你喜欢

温岭温岭市九龙
九龙口:超然江淮间,敢为天下“XIAN”
关工群聊
遇见九龙口 遇见最美的自己
温岭嵌糕
寻找“九龙子”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让新闻动起来,快起来——以温岭日报“微直播”为例谈融合发展
致兔子
穿靴子的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