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政策应由行政指令性向竞争性转变

2017-01-25金仁强郑和良彭快先

浙江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竞争性产业政策简政放权

□金仁强 郑和良 彭快先

产业政策应由行政指令性向竞争性转变

□金仁强 郑和良 彭快先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是让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套上了“金箍”,靠行政手段等传统思维扶持产业发展的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形势。转变发展观念,避免出台实施扭曲市场的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产业政策由行政指令性向竞争性转变,是各级政府及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产业政策扭曲市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行政干预资源配置。例如政府通过目录指导、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与核准等行政指令来配置资源,这种对产业组织形态的直接干预,左右了资源要素的流向。破坏公平竞争环境。对外来投资设置歧视性限制条件,增加外来企业经营负担;指定采购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经公平竞争就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实施效果出现偏差。产业布局上出现了“被动引领、基础不牢”等一些问题;产业发展“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以市场换技术”,市场让出、核心技术却未到手;产业结构变得扭曲,产能严重过剩。

产业政策向竞争性政策转变是大势所趋,是基于多方因素来考虑的。首先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需要。我国现在执行的产业政策大都是“纵向的”“选择性的”产业政策。政府在制定选择产业政策时,会受到自身利益与偏好的影响。二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到,要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各级政府要摆好位置,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避免充当“圈定赢家”角色,致力于给产业的发展创造大环境。三是依法约束行政公权力的需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我国反垄断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公权力、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制度。产业政策制定应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保证各种经济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更多依靠市场化、法律化等间接手段来引导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要求我们大国地位要与大国担当相对等。如果再试图主要依靠行政性的产业政策大范围介入企业经济活动,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反对和约束。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着力推进产业政策由行政指令性向竞争性转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转变观念,营造公平发展环境。要将培育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竞争规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做好简政放权这篇文章,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转变产业服务方式,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把更多精力用在鼓励技术进步、促进研发创新与品牌建设。发布国内外产业发展动态信息、预警信息,制定产业成长评价体系,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责任担当,弥补“市场失灵”。当好“守夜人”角色,切实将职能转变到弥补“市场失灵”上来。强化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投资大、回报慢或根本无力投资、永无回报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政府需要逐步提供到位,降低产业运行成本。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比如政府需要出面解决好破产程序清算中涉及到劳动者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制度性保障。制定产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产业运行规则,制定产品质量、环保、安全等规格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净化市场运行环境。

搞好服务,扶持产业基础环节。对于一些技术瓶颈、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或者促进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共性薄弱环节的技术升级,由于单个企业投资风险比较大,政府这时候就要发挥作用,通过对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的规制,加大前期研发等投入。同时应优化政策工具,使得这些基础领域的突破可以让所有企业、所有产业根据他们的需要来分享。

简政放权,探索产业“自治”机制。市场的创新、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市场自主发展的过程,处在一线的企业对市场最为敏感。对于中长期的产业规划,政府部门应该创新管理方式,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简政放权,将主要职责放在给企业营造宏观市场环境。政府应该探索将产业规划职能委托给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新路径。

作者单位: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猜你喜欢

竞争性产业政策简政放权
竞争性装备采购招标文件分析研究与对策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治理迭代
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特征分析
交通运输监管体制的未来:从产业政策规划者到独立规制机关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市场可竞争性度量与中国工业市场可竞争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