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渎职罪因果关系的判断

2017-01-25郝肖天武国平梁国武

中国检察官 2017年7期
关键词:渎职罪渎职犯罪渎职

●郝肖天武国平梁国武/文

渎职罪因果关系的判断

●郝肖天*武国平**梁国武***/文

渎职罪因果关系的判断,需要借助客观归责理论的基本观点。这是因为:一方面,相当理论由于在行政前置义务的判断上具有模糊性,因而会对渎职罪因果关系的判断带来重大困难;另一方面,条件理论也存在缺陷。相比之下,客观归责理论则较为圆满地解决了这两种理论的不足,进而为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判断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一、渎职主体违反义务的危险判断

渎职不法行为主体以行政前置义务的违反,实现了对规范所不容许的危险的创设。渎职不法行为往往以不作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朴素的法感情却要求对其予以合理的处罚。因此,规范价值上的负面评价,就成为处罚的实质根据。由此就连带产生了如下的问题,即行为的负价值判断在结果已然发生的情况下是否就可以停止?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在结果与行为之间增加一个义务违反为判断要素。否则,就极有可能导致处罚范围的扩大化以及处罚根据的模糊化。更为重要的是,规范不容许的危险,其逻辑前提即规范要求必须明确。详言之,行政前置义务的违反,必须考虑到违反义务的方式、程度等各种情节,并且以同等领域的一般人为标准对处罚范围加以合理的限制。除此之外,考虑到规范所不容许的危险与行政法前置义务仍然过于宽泛,因此,有必要对非实质性的行政义务予以剔除。至于实质性行政义务,则要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

二、违反义务与介入因素促成危险的现实化

渎职不法行为主体对实质性行政前置义务的违反与介入因素相结合,最终促使已然产生的危险现实化。既然客观的危害是双方行为所产生的不法后果,那么,是否可以将最终的结果归属于行政前置义务违反行为所创设的危险,就需要具体的判断。毋庸置疑,任何介入因素的出现,都会将已然产生的因果流程产生影响。同样,并非任何介入因素都会切断已然产生的归责判断进程。毕竟介入因素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能是自然力,也可能是他人有意为之,更有可能是渎职主体的行为给对方提供了不法行为的机会,进而间接促成了行为人的行为决意。因此,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了介入因素的出现,判断危险实现是否可以归责于违反行政义务的行为,都必须坚持相当性标准。这里的相当性标准,即考虑这种情况是否为一般人的经验所不能预见。当然,如果介入因素是故意犯罪行为,无疑会大大降低行为人的责任。

三、构成要件之危害结果的评价

渎职不法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构成要件所禁止的结果。渎职犯罪的主体是承担相关义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不能将其无法控制的事件或行为导致的结果予以不法评价。否则,就会人人自危,乃至限制人的正常行为。由于构成要件所欲防止的结果较为抽象,因此,需要根据具体主体在具体事项中的责任完成对行为的评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无力履行义务却不予以拒绝的主体,不能因为其无力履行义务而不予处罚。因为此处存在着独立的义务接受决定,其理由与处罚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行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渎职犯罪是带有背信色彩的犯罪类型。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将催生更多的行政义务,行政义务构成了渎职犯罪的逻辑前提。这一点对于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危险实现的分析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474250]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检察院计财科科长[474250]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474250]

猜你喜欢

渎职罪渎职犯罪渎职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一个变化的职业中的律师渎职行为:合同法原则的作用
我国渎职罪中“重大损失”要件的研究
渎职罪主体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拉加德出庭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群体性事件背后渎职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规范资金管理 遏制渎职犯罪——河北省行唐县人民检察院大力查办淘汰落后产能财政补贴领域渎职犯罪
风险社会视域下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立法完善
别说与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