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7-01-25

中国民政 2017年8期
关键词:改革者厘清民事行为

声音

要在“因病致贫或返贫”治理机制上下功夫,构建积极有效的治理机制。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基础上,对“因病致贫或返贫”对象入户建卡,建立数据库,提出有效治理措施,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引导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组织和社工机构积极参与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治理。

——民建中央副主席张少琴认为,在有限时间内,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机制。

协会学会去行政化改革,既需要改革者壮士断腕的勇气,也需要被改革者舍小顾大的配合。摒弃单位和个体的小利益,服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逻辑,协会学会才能赢得社会和企业的尊重,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

——近日,有媒体调查显示,部分协会学会商会“四风”蔓延,“不收敛、不收手”态势未得到遏制。如何防止行业协会学会成为“四风温床”乃至“反腐洼地”,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加速摘帽才能根治协会“四风”。

社会组织与不同利益群体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它既可以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又可以使全社会合理的预期不合理和不稳定。

——《学习时报》认为,社会组织是政府、市场和会员组织以至公众个人的桥梁和纽带,是缓冲带和汇集意见的平台。各种社会组织都有自己工作预期的目的及其结果,社会预期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非常必要。

民法总则明晰了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在监护人的指定、监督、撤销方面的职责,以及直接担任监护人的情形和具体顺序,构建了家庭监护、社会监护、国家监护三位一体的现代监护体系。

——新华网评论说,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的民法总则,将“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纳入被监护人范围,这意味着失独、失能等群体将“老有所依”。

农村坟墓的立法规制不仅关系物权的归属问题,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一种捍卫。要通过立法厘清有关的法律关系,让法院有据可判,农民有法可依。

——我国法律对农村修建坟墓的规定散见于多种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有数量庞大的坟墓被分散无规则地安置。《农民日报》指出,要通过立法厘清有关的法律关系,让法院有据可判,农民有法可依。

猜你喜欢

改革者厘清民事行为
厘清“浸没”“浸在”
厘清概念 “能”“能”不同
前夫病逝,必须按照公证遗嘱继承遗产吗
化繁为简 厘清关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诉讼离婚代理问题探究
厘清概念,化繁为简
向改革者致敬
孩子侵权,教唆人担责
如何创造环境, 让改革者“有为”
吕日周:10年前的改革者对今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