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困境的超越及其建构
2017-01-25邓希泉
■ 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青年研究所,北京 100089)
论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困境的超越及其建构
■ 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青年研究所,北京 100089)
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青年研究虽然获得了学术积累和历史进步,但仍存在学科属性、学术活力、职业认同困境和发展路径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是青年研究获得长足发展的新的历史际遇,有利于青年研究学科困境的突破和超越,是迈向青年研究发展新阶段的有效路径。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作为根本遵循,在西方青年研究关于天性和教养之争、连续性和阶段性之争、早期经验和晚期经验之争等关键理论视角的学术共识基础上,尤其注重青年群体发展的优先地位和引导作用,注重价值观念在青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能动作用,以及社会实践在青年发展中的决定地位和桥梁作用。
青年研究 青年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困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群团工作研究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群团工作学科建设进程。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党的群团工作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共青团工作和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是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实现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为新路径,实现对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困境的超越,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为指导原则,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内涵。
一、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主要困境及其表现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我国青年研究继承和创新传统青年思想,引进和吸收西方青年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社会变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青年发展和青年变迁现象进行阐释和回答,在理论引进、学科借鉴、实证研究、政策应用、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为了解青年诉求、认清青年本质、把握青年规律、洞悉青年未来等方面作出了新贡献,使青年研究成为解答青年问题和促进青年发展的重要载体,青年研究日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客观事实,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社会存在。但是,青年研究在学科建设上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青年研究并未走出学科建设的困境,仍然处在寻找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进程之中。
(一)青年研究的学科属性困境
明确的学科属性是学科建设的根基。学科是否成立或独立、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具备以及理论框架是否完善,构成了学科属性的两个关键方面。青年研究是否具有学科成立的条件并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是否具有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和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是衡量青年研究学科属性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从青年研究的学科条件看,青年研究不断拓展理论领域、丰富理论内涵、深化理论层次,但青年研究理论的进展基本是在学科的外围层次进行铺陈和展开的,未能集中就青年研究的学科独立性和学科独特性进行针对性研究,也未能从分散、多元、多样的青年研究中进行有效提炼和总结概括,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推进缓慢。“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青年研究算不算一门独立的学科、存不存在‘青年学’,至今也没能达成共识。”[2]
从青年研究的理论进展和理论框架构建方面看,青年研究借用了社会科学中的众多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资源,力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有机融合,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并发展为青年研究的自身内容。尽管对青年和青年现象的研究不断拓展,但对青年主体性和规律性没有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抽象,尚未形成青年发展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规律;尽管对青年研究的理论运用不断丰富,但没有形成有着鲜明理论框架的青年研究,尤其是没有形成有内在逻辑系统的青年发展理论。归结为一点,青年研究依然处于借用其他学科理论的阶段,存在较严重的学术归属不明朗和学术来源不明确的学科困境。
(二)青年研究的学术活力困境
学术活力是学科地位的外在表征,对学科队伍建设和学科体系建设产生明显影响。学术活力突出表现为学科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学科的理论贡献度。青年发展、青年现象、青年问题是当前最为现实的社会现象,也是为社会所充分关注的社会现实,亟须青年研究对日益纷繁复杂的青年发展、青年分层、青年流动、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等方面作出科学的分析、阐述和预测。
从描述、分析和解释青年发展的现状看,青年研究在青年群体的整体画像、重点群体阐述以及青年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但是,青年研究在理论成果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表现出学科解释力困境。当代中国有相当多的青年新现象、新问题需要青年研究给予阐释和解答;有相当多的青年发展新规律、新特征需要青年研究给予概括和提升。但是,面对具有丰富内涵和典型特色的巨大青年群体,却未能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缺乏体现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理论内涵。这既表现为青年发展的规律性探索不足与现有青年研究的碎片化解释力弱并存的学科现实,还表现为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日趋复杂与青年研究解释能力滞后之间的矛盾。
青年研究在理论贡献方面存在着理论贡献弱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大量翻译和引介了西方青年研究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但青年研究对西方青年研究理论和研究范式的过多借鉴,一直存在着学科理论成果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逆差”。另一方面,尽管相当多的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对青年本体、青年问题、青年现象等进行了深刻的具体研究,青年研究进行了积极的学术积累,也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但这些学术积淀仍是自发的、分散的、不系统的、缺乏核心的学术领域,对社会科学发展和青年研究理论进步所产生的成效并不明显。
(三)青年研究的职业认同困境
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和载体,青年研究的理论发展需要一批素质全面的科研队伍,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需要职业认同度高和稳定从事青年相关研究的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近年来,以青年研究为主要学术方向的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增多。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罗梅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一大批来自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硕士成为青少年研究的新生力量,改善了青少年研究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研究范式。这些都为青少年研究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3]但是,青年研究队伍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即职业声望、职业认同和职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未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一是青年研究队伍的职业归属感和学术荣誉感较差。青年研究未能有效融入主流社会科学的学术共同体,未能获得稳定的尤其是学科成熟的社会科学和现实解释力强的社会科学的学术认同,青年研究者的职业认同度较低。同时,青年研究处于学术进阶的中介和过渡的尴尬角色,被视为学术进入低门槛和学术难度排位低端的研究领域。
二是青年研究者尚未形成对青年发展理论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青年研究“理论逆差”的长期存在,导致以西方学科研究标准来裁量中国青年研究的现实。“许多青年学研究者,受传统固定思维与教条主义僵化模式影响,习惯于寻找青年中的现象来印证理论的方式。过去是用青年状况印证极左理论的正确,现在是用青年现象印证国外理论、洋框框的正确。结果,均无法达到以透过青年问题去产生新见解、发现新论点的学术目标。”[4]青年研究界长期的“理论逆差”影响着青年研究的学术自信,也就很难培养起青年研究的良好学术声誉和社会地位,造成青年研究者来来往往而不长久驻扎,相当多的研究人员通过青年研究“掘得学术第一桶金”之后便舍青年研究而去。
三年级的孩子,在一二年级第一学段认识了1600-1800个字左右,会写的也有1000个字左右,到三年级,他们已经具备了写作的能力。但他们对语言的运用还不娴熟,词穷,作文时往往抓耳挠晒,无从下笔。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往往干巴巴的不生动,对作文就没有兴趣,产生畏惧心里。这时候,我们老师就得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学到好词好句,特别是成语好好运用到作文中来。
(四)青年研究的发展路径困境
学科的建立和完善一般遵循学术积累从量变到突变的发展路径,但并不是唯一的路径。西方社会科学是西方社会当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西方新兴社会科学建立和完善的路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圭臬。许多学者提出,对现有社会科学即西方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的重新检讨是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就是“对西方社会科学之一般品格、基本预设、主要范式、以至学科划分等各方面的全盘重新检讨”[5]。另外一条路径是借助青年研究的巨大社会需求,通过提升青年研究对现实的解释力和解决能力来推动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建设。我国一直依据前苏联模式设置高校专业目录,能否进入高校专业目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建立、完善及其学术地位。虽然我国高校专业目录和一级、二级学科目录经历多次修改和完善,青年研究一直未能纳入学科制度体系之内,未能找到有效的学科发展路径。这么多年来,青年研究的学科发展路径,一直在遵循学科内部逻辑或者适应现实需要的需求路径之间摇摆往复。青年研究界关于青年研究的学科争论的混战,也并没有实现学科建设的螺旋式上升。
从总体上看,青年研究学术的发展滞后于党和政府青年治理的需要,滞后于青年发展的新规律、新需求,滞后于青年问题解决和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青年研究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现实发展路径而仍在学科化道路上踽踽独行,青年问题的现实需求与理论回答严重不相适应,对中国青年日益显现的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西方青年研究理论的借鉴严重不相适应。
二、群团工作学科建设与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
当前,党的群团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其中既有实际工作方面的问题,又有党的群团工作理论建设方面的问题。青年研究存在的诸多学科化困境,是党的群团工作理论建设不足的突出表现。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强群团工作文件及其提出的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的思路,就是解决相关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建设滞后问题的关键。
(一)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困境及其超越
理论成果是时代的产物,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但如果没有把握住内在规定性,没有对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就难以上升到逻辑自洽的理论高度并获得学术认同和社会认可。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困境,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性体现不明显。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和原创性。中国青年研究没有鲜明体现出中国特色,原创性发现和首创性理论较少,没有对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现象作出合乎内在规定性的理论阐释。二是继承性体现不明显。青年研究既缺乏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研究和深化,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青年论述的研究和传承,还缺乏一以贯之的主要青年研究领域的理论累积,相当多的青年研究不是基于先前青年研究的成果而是另起炉灶,导致一些青年研究低水平重复。三是本土化体现不明显。中国青年研究需要充分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青年研究成果,但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青年研究的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需要继续引进和吸收西方青年研究的理论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完成本土化进程。
对青年研究学科化困境的超越,就是要从主体性、继承性和本土化这三个方面着重突破。中国青年运动和中国青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丰富的青年工作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青年发展的许多规律,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来源和理论自信,提供了充分的文化涵养和文化自信。同时,构建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特殊性必须得到充分重视,这种特殊性在于缺乏以一般的青年研究学术体系作为基础。现有的青年研究尚未构建起独立的并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公认的学术体系,尚未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也就无法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提供必要的学术基础和学术积累。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构建过程,是构建青年研究的一般学术体系和中国特色学术体系的二合一过程,其构建的任务更加艰巨。
青年研究是共青团工作学科建设的前提、基础和核心要件,推进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有利于推进共青团工作的学科建设进程。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就是共青团工作和青年研究学科化的重要内容和学科基石,也是青年研究推进学科化进程的新历史际遇,青年研究学科化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群团工作领域的具体展开。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就是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国青年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是中国青年研究的独创性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学科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需要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予以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不断丰富的理论体系;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与青年的关系,对青年群体赋予极高地位和改革发展的本质属性;党和国家推动全社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对青年寄予厚望,给青年发展指引方向,密切与青年的广泛联系。这是中国青年研究独有的社会氛围,也是中国青年研究独有的理论资源,更是中国青年研究必须担当的研究使命。
共青团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标志着群团组织改革序幕全面拉开,共青团改革的深化必须依靠科学理论的推动。青年发展新规律、新特征需要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概括和解决思路。当代青年实现了以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等为内涵的代际更替,80后、90后和00后青年群体呈现出诸多新特征、新需求和新发展。当前,我国青少年政策的理念、框架、措施已不能有效满足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新需求明显增长的需要。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要以积极的优势视角和积极发展战略看待青年,最大限度地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把最大限度地为青少年赋权和充权当作学科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三)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与青年研究学科化的新路径
学科成立发展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遵循学科自我发展到相对独立时成为独立学科,即由下而上的学科建设路径;二是政府(政党)需要先确立其为独立学科而后再不断充实学科内涵,即由上而下的学科建设路径;三是已经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再在合适时机确定为独立学科,再进一步丰富发展学科内涵,即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相结合的学科建设路径。西方的青年研究主要按照第一种方式,我国此前的青年研究学科化努力也主要参照这种方式。我国青年研究三十余年的努力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研究学科建设路径在我国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其中最深刻的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研究的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基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青年现状而构建和发展起来的,是西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下构建起来的学科体系。
从我国一些新获得稳固学术地位和学科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学科来看,更多的是采用第三种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化建设是典型代表。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指出,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参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2005年12月23日。。与青年研究密切相关的少先队学的学科化进程,也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2012年,我国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开始建设“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同年,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开始设立少先队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学科化建设,首先是开设研究生专业,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确立学科学术地位,提供理论框架的支撑,培养学科理论研究人才和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推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探索本科专业建设*参见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文件:《关于做好少先队学科建设当前重点工作的通知》,中少办发[2012]6号,2012年9月6日,http://61.gqt.org.cn/wjk/2012/zsbf/201209/t20120907_592138.htm。
对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来说,既有三十余年青年研究的学术积累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又有全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的高度关注,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少先队学二级学科的学科化成熟路径可以借鉴,已经初步具备第三条学科化建设路径的主要条件。“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6]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是中国青年研究的时代任务,是中国青年研究获得新发展而不辜负这个时代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青年研究获得独立学科属性、跻身学科体系、迈向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机遇,是青年研究学科化建设和理论发展的新路径。
三、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理论指向与核心内涵
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为根本遵循,积极借鉴、吸收西方青年研究的理论成果,更加注重青年群体发展的优先地位和引导作用,更加注重价值观念在青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能动作用,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在青年发展中的决定地位和桥梁作用,以此作为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特有理论内涵,凸显青年研究的中国特色。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作为根本遵循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既是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表现,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是以中国共青团为核心的党的青年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自组织的发展方向,以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积极作用为重要目标,推动青年个体自觉主动地肩负时代责任而形成青年群体的整体性效果。
共青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中发挥独特作用,共青团研究、共青团工作研究是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的重要内容,共青团和共青团工作是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重要实践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的本质要求,就是在党领导下把青年组织起来,实现青年的团结,把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毛泽东为北京青年题词指出:“团结起来,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习近平指出:“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7]青年群体的团结和青年群体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年组织把广大青年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而实现的。共青团研究和共青团工作研究,必须作为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独特内涵。
(二)注重青年群体发展的优先地位和引导作用
青少年发展是青年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青年研究的一个根本目标。西方青少年发展研究集中于三个主要命题,分别是天性和教养之争(nature-nurture issue)、连续性和阶段性之争(continuity-discontinuity issue)、早期经验和晚期经验之争(early-later experience issue)。天性和教养之争是指发展主要受天性影响还是受教养影响的争论,其中,天性是指有机体的生理遗传特性,教养指的是环境经验。连续性和阶段性之争主要集中于发展的过程是逐渐累积的(连续的)还是可被分为不同阶段的(阶段性)。早期经验和晚期经验之争的焦点在于早期经验(尤其是童年早期的经验)和晚期经验在青少年发展中起的作用的大小。每个主题都不能绝对化,不能采取极端的立场,青少年发展是两极共同作用的结果[8]。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形成了五种主要的青年研究理论。其中,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无意识的情绪和驱力,学习理论主要聚焦于可观察的行为,认知理论主要分析思维加工过程,情境理论主要强调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进化、社会生物学理论则主要考察行为的进化和生物基础[9]。这些理论视角和成熟理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必须全面吸收和借鉴。
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不能局限于西方青年研究理论视野的修补、提升,更要注意新理论视角、新理论领域和新理论内涵的创新发展。从个体的青年发展看,西方青年发展理论主要以生理属性发展为基础来探讨青少年发展的生命历程,采取的研究路径主要从生理属性方面入手并以生理属性为基础探讨青少年的社会属性发展;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更注重个体的生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比西方青年研究更加强调青少年社会属性的发展,更加强调青少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和谐关系。从青年的个体与群体关系看,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更注重青年个体社会化与青年群体社会化的有机统一、青年个体发展和青年群体发展的有机统一。其中,青年的个体社会发展必须以青年群体整体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强调要把青年自发的行为变成自觉的行动,要把青年碎片化的能量凝聚成有机统一的正能量,要把杂乱无章的青年发展方向引导到历史合力的正确发展方向。
(三)注重价值观念在青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能动作用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0]理想信念教育或称之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是我国青年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方面。在西方的政治社会化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一位美国学者认为:“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政治社会化。”*转引自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载《思想教育研究》,1990年第5期。在西方国家,政治社会化着重于公民技术层面的教化,我国注重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来推动青年发展,以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塑造保障青年发展方向和青年发展道路。“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11]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更加强调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既表现为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对青少年社会化方向的引领作用,又表现为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性质,是在青年发展中以精神层面的发展来引领、推动青年的生理发展,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一直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对青年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党的历届领导寄语青年时都将坚定理想信念摆在第一位。在工作实践方面,党和国家通过树立青年典型、青年榜样、青年楷模作为青年发展的参照、目标和动力。201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主要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对全社会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在制度建设和工作设计方面,不断完善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中国独创性,也是西方青年研究付诸阙如的理论领域,必然成为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重要理论创新内容。
(四)注重社会实践在青年发展中的决定地位和桥梁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是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的根本路径。“要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12]从青年发展和青年研究的中西对比看,西方青年研究基本没有把社会实践引入到青年发展之中,而这方面集中体现了我们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富实践,是青年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13]
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实践观点。首先,强调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对青年发展的积极能动作用。“青年的成长与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对青年的成长具有极大的作用。为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必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支持青年的良好氛围。”[14]其次,社会对青年发展的能动作用是通过党的青年政策来集中体现和确保实现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青年发展的现状,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要积极构建以集体导向、适度优先和积极发展策略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政策体系。最后,强调青年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健康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和群体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的青年运动,就是动员青年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青年群体要通过社会实践与社会广泛接触,与各个社会群体尤其是广泛的基层群众密切结合。“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15]社会实践是把知识内化为青年自身素质的有效路径,要把社会实践和学习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16]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探索总结青年发展的新理论视角和新理论内涵。
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目前最紧迫的是要抓住党中央提出的群团工作学科化的时代任务,积极总结三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借鉴吸收西方青年研究的成熟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坚持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相结合的学科化发展道路,重点围绕中国特色青年运动方向、青年群体发展与青年个体发展的统一、政治社会化与社会化的统一、社会实践与社会化的统一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领域和现实领域,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内涵和理论体系,不断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15年7月10日。
[2]张良驯:《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依据》,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3]安国启 刘 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代序第6页。
[4]谭建光:《论青年学科中层理论的建构及价值——兼谈青年研究对社会学理论的借鉴》,载《青年研究》,1994年第6期。
[5]甘 阳:《〈江村经济〉再认识》,载《读书》,1994年第10期。
[6][1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7]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8]桑特洛克:《青少年心理学)》,寇 彧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9页。
[9]帕帕拉 奥尔兹 费尔德曼:《孩子的世界——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郝嘉佳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第33-47页。
[10]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1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页。
[13]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2年5月5日。
[1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8页。
[1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
[16]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
(责任编辑:王俊华)
2016-09-18
邓希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青年本体和青年现象。
本文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度重点课题“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课题编号:2015ZD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