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

2017-01-25张曼茵李扬帆

中国发展观察 2017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体系教育

张曼茵 李扬帆

“互联网+教育”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

张曼茵 李扬帆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呈现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新理念、新组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我国教育创新、改革和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教育”正在深刻影响我国教育体系,重塑我国教育面貌,为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多元化人才、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

“互联网+教育”推动我国教育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是“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前沿,“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大学校园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国内外一流大学稀缺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得以普及。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广泛传授,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科技、文化、政治素养,使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更广泛的社会红利。专业课程的在线传授,则使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互联网实现“返校补课”“网上深造”,增强了继续教育的针对性,降低了继续教育的时间成本。一些高校积极投入在线教育,还注重网络课堂的互动性,为学员提供了“拜师解惑”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在线教育的体验更加贴近于大学课堂。

在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领域,“互联网+教育”同样大有作为。在市场机制的带动下,一批资深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纷纷走上网络,提供高质量的工作方法、心得传授,为职场新人、技术新手提供了成长进步的“快车道”,弥补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短板。针对社会公共考试和职业技术资格考评的在线培训,联结和造就了无数努力改变命运、奋斗创造人生的“梦想者”。

在基础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通过高质量、标准化的中小学课程,以及优秀师资的在线互动,将优质教育服务覆盖到师资薄弱学校、西部偏远地区、广大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老师和孩子们可以便捷地得到优质教育服务,促进了教育公平,缩小了基础教育的校际、区域、城乡差距。

“互联网+教育”降低了提供教育服务的门槛。公众化在线教育平台和网络直播平台,如“可汗学院”“插坐学院”“馒头商学院”“芥末堆”“宅客学院”等一批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纷纷兴起,为每一个愿意分享知识的人提供了自己的“网络讲台”。一些学校名师、行业专家、公众知识分子,借助在线教育平台,成为“网络红人”。

“互联网+教育”对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在展现。教育、传媒、咨询服务行业作为知识传播载体,在互联网的融合作用下,界限开始模糊,形成“大众化知识经济”。2015年,我国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数量约为2400-2500家,专门从事在线教育的人员达到了8万-10万人,拥有数十万门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达到近亿人次。基于在线教育的创业活动方兴未艾,产生了一批专注于细分领域教育工作的小微企业。移动智能终端正在成为在线教育的重要载体。运用公交通勤时间、零散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已成为大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一部分。

“互联网+教育”倒逼我国教育深化改革

“互联网+教育”在促进教育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政府、教学机构、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构以及“管、办、评”机制的调整,倒逼教育管理方式、办学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推动相关主体转型。

“互联网+教育”对教育供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理论上,“互联网+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优质实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但面对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单一的教育机构往往难以使学习者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复合型、动态化、个性化知识体系。“互联网+教育”要充分发挥出优势,意味着在线教学机构以及相关平台不仅要在知识供给上具备核心竞争力,而且要在资金、专业和资源整合能力上超越传统的教育机构。

“互联网+教育”对保证教育质量信誉提出了新挑战。正如电子商务上商品会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受逐利等因素影响,“互联网+教育”的海量知识信息也会出现质量和信誉问题。尤其是中小学生以及专业领域的初学者,面对铺天盖地的知识信息,筛选和鉴别能力不足,很可能被不正确的信息误导。对国外机构利用互联网传播不良文化,乃至不符合我国社会制度、基本国情的价值观,则更应引起重视。因此,必须建立起适应“互联网+教育”形势下的师资、课程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新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我国教育体系的自主地位。

“互联网+教育”对相关教育主体转型赋予了新的任务。“互联网+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管理方式、办学主体、质量评价等方面都处于探索之中。教育主管部门既要克服体制偏见,允许新的优秀办学机构进入,鼓励适度竞争,也应健全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和严格的全过程监督体系,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同时,引导社会认识“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和不足,营造良好的推广应用环境。2014年我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中,公立院校所占的比例不到1/3,大部分投资都由风险投资基金或国内知名企业完成。教学机构及相关平台应遵循教育规律,以学习者为中心,紧密结合最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需求,构建完善的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办学模式。教师和学习者都应转变理念,打破路径依赖,善于借助互联网实现学习的目的。教育机构要从凭借经验的粗放管理转向依靠数据的集约治理,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实现智慧管理,提高治理水平。

“互联网+教育”加速我国开放大学体系建设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仍把控着全球教育体系、科研话语体系的主导权。我国教育事业能否植根中国传统文化,适应现代潮流,在全球独树一帜,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潮流涌动,我国应抓住“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点,主动融入全球教育体系,借助“一带一路”等建设,加强国内外教育机构间的合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教育服务平台,培育系统集成服务商,推动各国先进文化、知识、技术的开放共享,提升中国文化、中国理念、中国经验的教育普及能力,共同为人类的进步提供坚实的、以远程开放教育为基本模式的开放大学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面向“互联网+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财富酝藏其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转型,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是唯一答案,所有的大学都应该成为开放大学,推行开放教育”。我国开放大学体系已具备30多年实施远程和开放教育的经验,办学贯穿于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众多领域,未来应该立足于全球眼光,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一,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充分整合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公平。大力发展农业技术远程教育,实现我国农业技术扶贫全覆盖,重点帮扶偏远山区、高原和荒漠化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在民族地区积极开展汉语教育、外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帮助少数民族青年增强就业技能。

第二,发挥关键市场主体的行业自律职能,规范在线教育产业发展。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建立在线教育的信息技术标准、教学质量认证制度、考试成绩和学分学历互认体系。整合在线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自发形成一个满足农业、工业、服务业各领域专业岗位需要的国家职业技术在线教育课程体系。

第三,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在线教育国际交往与合作桥梁。联系国内外一流大学,制作英文授课录像材料,积极向国外市场推荐,加入全球在线教育市场竞争合作。积极推广对外汉语远程教育,探索中国教育体系在“一带一路”的远程落地方案。重视向海外华人社区、团体推介中文在线教育资源,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

展望未来,我国教育行业应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积极跨入互联网时代,围绕经济提质增效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完善监管体系,实现趋利避害,积极探索中国“互联网+教育”健康发展的战略路径,兼顾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研究院/赛迪智库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体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