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系的源流初探
2017-01-25牛玉乾
牛玉乾
(郑州日报社,河南 郑州 450052)
中体系的源流初探
牛玉乾
(郑州日报社,河南 郑州 450052)
“中”,既是近现代中国的国名,又是人们识别方位的标识。“中”字文化是贯穿中国文化的主干正脉,是中国一切文化的内核。中体系是中国一切文化的主流体系、正宗体系,更是天下哲理的核心概念。中体系在中原萌发,在华夏传承。五千多年来,由“中”形成的中文化,是中国的核心文化,由“中”形成的中哲理是中国的核心哲理,由“中”组成的文化理论体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体系。中体系是渗透并主导中国一切学科领域的庞大思想体系,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博大精深。中体系的发展完善和发扬光大,永远在路上。
中;中体系;源流;内涵;使命
中,既是近现代中国的国名,又是人们识别方位的标识。“中”字文化是贯穿中国文化的主干正脉,是中国一切文化的内核。中体系是中国一切文化的主流体系、正宗体系,更是天下哲理的核心概念。中体系在中原萌发,在华夏传承。五千多年来,由“中”形成的中文化是中国的核心文化,由“中”形成的中哲理是中国的核心哲理,由“中”组成的文化理论体系是中国的核心体系。中体系是研究天下规律的思想文化体系,自觉地掌握运用中体系,天下必将实现共赢、共和、共荣。实践一再证明,从尧舜禹执政到如今地球村的正在形成,“执两用中”“立规守矩”始终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基本方略。无论是闹革命还是搞改革,都有一个坚持实事求是、同偏离正确方向的思想和行为做斗争的问题。正确的选择就是“中”,执两用中、用中必胜。
一、中体系的萌发与传承
(一)中体系的萌发
大中至正。何谓大?有容乃大。何谓正?居中为正。居中包容,才能天地人和。和而不同,共生共荣。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德、诚随之相生。因此,中乃天、地、人之大本也。古今中外,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无不是在一定地域和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世界上一切文化都有其发生发源地,无根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中体系亦不例外。据考证,中体系萌发于五千多年前中原的嵩洛地带,是伏羲氏总结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在洛汭仰天俯地,“画太极,演八卦”而成就“中”的。嵩洛地带,是嵩山山脉与流经这里的黄河洛水交汇的简称。嵩洛地带是最早进入农耕文明时代的区域之一。从事农耕生产,需要稳定的环境、安定的生活,而伏羲创立的中体系正反映了农夫们的心理诉求。中体系虽萌发于中原核心区域的嵩洛,但不属于嵩山文化、河洛文化或中原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范畴。中体系是涵盖这些地域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内核。
太极就叫“中”,而且是“大中”。先人们用河图、洛书来幻化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这“三易”,用太极图像的阴阳互动来诠释宇宙万事万物发展的对立统一,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源头。数千年来,中国人把中的辩证哲理灵活地应用在农、牧、手工业的生产劳作之中,潜移默化在日常生活的民间习俗之中,运筹帷幄在治国理政的天下大事之中,使崇尚中和、居中为尊化为中国人的生存基因。由此,中国人逐步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变化而生万物的“时中”宇宙观、仁义礼智信的人生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执两用中、过犹不及的方法论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理想的崇高追求。在嵩山脚下的阳城观星台照壁上,镶嵌着一方石额,上书“千古中传”四个大字,为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登封知县施奕簪所题。这位原籍晋江、举人出身的施知县在阳城观星台如此圣地题写匾额“千古中传”,可见对“中”字意蕴的理解颇深。如果人们面北站在阳城至洛汭这条“天轴”之上沉思求索,由清朝上溯元代、唐宋、西周,殷商、夏后乃至舜、尧、黄帝、神农、伏羲等在华夏大地千古相传的所有经典均如朱熹所言,“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1]。这一理、万事、一理,实为一个字:中。可见,在中国文化的血脉里传承的就是一个“中”字。
(二)中体系的传承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围绕中体系展开争鸣。老子、孔子集上古文化思想之大成,在《道德经》《易经》里对“中”字作出了精辟论述。尤其是孔子在《论语》里首提“中庸”一词,其嫡孙子思又专著《中庸》,从而使“中庸之道”成为儒学的思想核心,传承至今。近年来,人们从发现的战国“清华简”里实证了“中”是黄帝、尧、舜、禹、汤的治国方略,《尚书》《竹书纪年》对“中”也早有论及。儒家虽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里的第一大家,但它只是中国众多学派里的一家。儒学虽然是传承“中之理”非常重要的渠道,但它不是唯一的渠道。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道学、儒学、佛学、法学、兵学、医学等多种学科流派,都是传承“中之理”的重要渠道。所以,我们不能单独把儒学称之为国学,而只能把它作为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学应该涵盖中国文化的众多学科流派。在中国的历史上,将某一个学派尊为国学、国教,教训是十分深刻的。秦“尊法坑儒”,汉又“独尊儒术”,三国、晋、隋、唐更是让道、佛、儒等学派轮番登上国学、国教宝座,使得千年派系纷争不断。当今,在全球化的大文化背景下,这个历史教训不可重演,也决不能重演。
中国文化是重瓣花朵式向心结构,或者说是多元一体向心结构。而血脉触角延伸到每一重花瓣的中体系,则是这一大花朵的花心。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决定了“这种重瓣花朵式的或多元一体的结构是超稳定的”[2]。正如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严文明在其《炎黄传说与炎黄文化》一文里所说,中国的民族和文化尽管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地方或有的民族发展强大起来,达到统治全中国的目的,或者由于政治的原因而暂时分裂,但都不能打破这种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上的基本结构,因此也保证了中华文化的积累和有效传递。中国文明之所以与世界上其他古文明不同,能够连绵数千年而从未中断就是缘于这样稳定的结构。
二、中体系的内涵与使命
(一)中体系的内涵
中体系的基本内涵,就是懂规矩、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庸》里有一名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汉代董仲舒提出,“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3],他对“中和”的思想做了更哲学、更本体性的论述。这就是说,要大力推广“中和”之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以求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协调发展。“中和”强调的是万事万物对立面之间的统一与平衡、复杂多样事物之间的统一与融合,认为由“中”而致“和”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源泉。要“中和”,关键是允执厥中,恰到好处,把握分寸;要“时中”,关键是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要“和而不同”,关键是多元一统。以民为本、以和为本,是“中和”的根基。正如《左传》中所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中和”的主旨,是他人至上,包容诚信、公平正义、礼仪规矩;追求的目标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孔子在《论语》里首提“中庸”这一概念,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子思的《中庸》则系统阐述了“中庸之道”,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理论教育和人性修养的宝典巨著。关于“庸”字的含义,中文大字典里有平常、平凡、能力低下、无所作为等解释。宋代大儒朱熹则将“庸”字解释为“平常也”[5]。他还引用“二程夫子”的话说:“子程子曰:‘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6]但是,由于“庸”字有褒贬的多重含义,在中国文化史上,与孔门儒家一争高下的其他学派,历来都拿“庸”字说事。东汉末年的文人圈里就有对“中庸”的“庸”字做“庸俗”等贬义的阐释。因此,曲解贬低“中庸之道”,绝非始于当代人,而是由来已久。多少年来,“中庸之道”在许多人的心中几乎成了迂腐、折中骑墙、当老好人的代名词。南北朝时期的北齐著名文学家颜之推,就在他的《颜氏家训·教子》篇里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在《茶香室续钞·三阶》里也说:“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后来,连儒门的有些学者,也对“庸”字产生了“忌讳”。如三国魏晋时期徐幹的《中论》,隋末唐初王通的《中说》,北宋司马迁的《中和论》和元代初期李道纯的《中和集》等。笔者认为,沿用“中庸”概念无可非议。然而,根据中体系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所发挥的巨大融合作用,譬如民族的融合、疆土的融合、政治的融合、经济的融合、文化的融合、语言的融合、心灵的融合等,提出用“中融”的新概念来表述中体系、中理念、中文化,应该更确切一些。详查“融”的基本字义,有融化、融解、调合、和谐、融洽、流通、长远、永久等含义。在“中”与“融”结合组成的“中融”新词组里,“融”字的哲学意义,就是融通、融合、融洽之意。因此,中融哲理、中融之道,不仅更能表述中体系的意蕴含义,也更具有现代气息。如果说“庸”字描述的是中哲理的状态和指向;那么,“融”字则强调的是中体系的功能与作用。特别是在当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以中国方案“融合”地球村,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在世界上争取更多的中国话语权的历史时期,更有必要提出“中融”新概念,以避免有些人对“庸”字产生心理障碍,影响中体系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作用。
“中”字文化,是贯穿中国文化的主干正脉,是中国一切文化的内核。中体系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体系、正宗体系。如果说,要称为国学的话,也应该称为“中”学,中国之学。“中融”之道涵盖儒学、释学、道学的核心文化,涵盖汉文化和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少数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的精粹。因此,中体系的发展完善和发扬光大,永远在路上。中体系,是渗透并主导中国一切学科领域的庞大思想体系。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博大精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曲阜时所说:“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7]大力推进中体系的哲学研究,就是祈盼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兴研究中华文化的热潮,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笔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认真拜读并参考以中字为书名的著作,除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外,还有程静宇的《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刘俊坤的《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韩国哲学家金容沃《中庸:人类最高的智慧》等,从而完成了66万字的《中融天下》哲学专著。从本人对“中”文化的研究来看,由于汉代一些学者对“庸”字的歧义解释,汉末之后学者们在研究“中”文化时,就很少把“中”与“庸”连在一起了。唐宋之后,许多学者称“中”学为“中道”,也有人把道学称为“中道”。“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宇宙的本原与本体等,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现在还有人,特别是研究儒学的专家学者,依然称“中”学为“中庸”之学,视为儒家之学。看来在“中”文化的研究方面,称谓上有些混乱。如果再把近现代对“中”学的创新成果纳入到“中”学里来研究,再称之为“中道”“中庸”就更不合适了。为了避免混淆,笔者认为,把中字之学定名为中体系即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体系较为准确。
(二)中体系的使命
俯视人类历史长河,作为天下观的中体系,只有到了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产生之后,才使五千年来不断发生质量互变的中体系实现了新的质的飞跃,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标志是,真正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民追求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即共产主义的梦想变成了科学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正是中体系的新发展。这个新阶段、新发展,也是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升华。
继二百多年前因蒸汽机出现引发的第一次产业大革命之后,当今因互联网出现而引发的又一次产业大革命正席卷全球。人类虽然分布在五大洲、四大洋,但信息时代已经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村子,地球上的七十亿人已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全人类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的这次产业革命,其突出特点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那种兴盛百年的资本主义金钱至上、零和思维、霸权政治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在这次产业大革命面前,显然是过时的。只有中和思维、公平正义、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能与时代相适应,成为推动这次产业大革命的思想动力。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各个国家在社会发展道路上应尊重多样性、尊重选择权。尊重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国自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与实践,是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中体系,既不是“食古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当代中国人“新创的”,是一个既坚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特色的哲学升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化发展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权利,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完全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和内在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物产。”[8]因此,“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9]。这就是说,“以和为贵”中体系的天下观,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践行不争霸、不称霸、不结盟、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关切全球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与西方一些国家通过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实现发展的老路子,有着根本的区别。
五千多年来,中国人所创造的中字文化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如今,中文化、中体系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世人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以中体系发展的新阶段,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以其高远的价值追求、开放的世界胸怀、包容的文化视野、成功的伟大实践,引导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天下为公”的世界梦,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2017年5月中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主旨演讲、祝酒词和圆桌峰会致辞等一系列重要讲话,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与“成果清单”显示,大多数地球人已经将其提出的“中国方案”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决心面对“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开辟合作新起点,谋求发展新动力”,“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面对世界新格局,我们应冷静思考肩上的责任。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必须肩负起实现“万国安宁、和谐共处”的历史使命,积极履行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中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已经打破和正在打破西方发展模式主导世界发展的垄断格局,走出西方“国强必霸”的传统大国发展模式的窠臼,丰富着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着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与中国经验,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担当作用。中体系走向世界,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是历史的使命。中体系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最普遍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当然,中体系毕竟是产生于中国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不可能也决不会替代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指导思想体系。所谓以“中”融通天下,仅仅是中体系同世界各地的文化体系并行不悖,相互借鉴、融通包容、共生共荣,让地球村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大学·中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2.15.
[2]严文明.炎黄传说与炎黄文化[M].郑州:河南古迹出版社,2010.97.
[3]董仲舒.循天之道[M].郑州:河南古迹出版社,2003.239.
[4]礼记·礼运[M].郑州:河南古迹出版社,2000.97.
[5][6]大学·中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46,97.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36.
[8][9]习近平.携手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9-19(02).
G122
A
1671-6701(2017)05-0097-04
2017-06-19
牛玉乾(1945— ),男,河南登封人,本科,郑州日报社原副总编,教授级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 游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