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日常生活维度探讨

2017-01-25殷文贵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群众

殷文贵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日常生活维度探讨

殷文贵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向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日常生活的维度建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以民生问题为导向,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和说服力;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日常生活;民生问题;大众传媒;民族文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向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要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坚强保障”[1]。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学术研究、政策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来建构和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却鲜有将其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做法。马克思主义固然是一种博大精深的理论,但理论只有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地“掌握群众”。为此,本文拟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视角,探索新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路径。

一、以民生问题为导向,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和说服力

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视角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前提,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然而,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建设,忽视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导致一些群众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严重下降。为此,必须以民生问题为导向,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和说服力。

1.夯实社会经济基础,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这种上层建筑要想得以建构,必须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前提。“当代民族国家的政治博弈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越强,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就越大,就越容易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反之,一个国家经济实力越弱,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几乎没有发言权”[2]。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早在2010年GDP总量就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2016年我国人均GDP的世界排名却在第69位,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可否认,“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生产力水平落后的难题没有解决,人均收入低下的状况一直持续,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一系列经济问题也是导致马克思主义认同感和影响力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3]。因此,当前我国的首要任务还是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发展社会经济,人民群众的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日常生活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才能得到基本保障;也只有发展社会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才能使人民群众相信和拥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决心与信心。总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准的提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基本保障,关系着人民福祉、社会安定和国家兴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著名学者俞吾金指出:“意识形态具有意向性,即它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不管意识形态的内容如何荒诞离奇,它总是以某种方式折射出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某个方面。”[4]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切意识形态都是以特定的利益为基础的,个人或群体的思想、动机都可以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中找到合理解释。近年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由此导致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冲突显性化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收入分配、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利益关系的分化必然引起价值观念的分化,同时还进一步引起意识形态的分化。这种分化事态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人们首先就会质疑社会分层本身的合理性,进而势必会造成许多成员把责任归咎于执政党,影响执政党的声誉和执政的合法性,对包括意识形态管理能力在内的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和管理能力提出严重质疑”[5]。由此可知,意识形态既不是一种束之高阁、脱离实际的说教,也不是一种披着奢华外衣、自命不凡的辞藻,它源自于对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予以维护和保障的经济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把蛋糕进一步做大,还要把蛋糕做好、分好。只有加大利益机制的整合力度,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才能让每一个劳动者都拥有平等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这是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公信力和说服力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保证。

3.注重人文关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人文关怀指的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其目的在于肯定人的主体、尊严和价值,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以此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毋庸讳言,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赢得千百万劳苦大众的信赖,在众多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以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为前提,以关心人、爱护人和帮助人为旨归,以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我国部分民众的主流信仰日趋淡化,拜物崇权倾向日益突出,少数人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精神空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严重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因此,加强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要摒弃GDP至上的理念,通过包容性增长模式消除经济发展中的拜物教思想,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积极解决弱势群体、困难群众面临的现实问题;要综合考虑影响幸福感的各种因素,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全面的幸福观,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安全感;要合理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通过平衡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等措施,使改革发展的红利尽可能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条件。

二、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信息化时代,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自媒体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已渗入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益成为传播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然而,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会夹杂着各种不健康的、非理性的甚至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负面思想。对此,我们必须保持理智的头脑和清醒的认识,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作用,积极传播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以传播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时代精神是特定时期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凝聚而成的价值理想和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大众传媒就是传递时代精神的重要渠道。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主导的大众传媒积极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了当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积极宣传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航天英雄们不畏艰险、永攀高峰的航天精神,成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传播时代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凝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软实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传播科学知识、现代理念,从心理、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上实现人民群众心理的现代化转变,避免“英格尔斯效应”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传播诸如雷锋、王进喜、钱学森、邓稼先等先进模范人物,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以此引导人民群众朝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向前行。此外,大众传媒在事实报道、法律宣传、新闻监督等方面也具有引领社会风尚、内化思想理念的功用,应当加以鼓励和推广。

2.以精品电视节目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这种最基本的大众媒体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百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播放平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和视野,成为向人们传播和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有关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5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始终保持在500部左右,剧集数量从2003年的10381集稳步上升到了2015年的16540集,当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然而,在这些电视剧中有相当多的电视剧,要么一味效仿西方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主义题材,要么一味以搞笑或者讽刺的形式把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事物或现象抨击得一无是处。特别是最近几年,抗日神剧、畸形婚恋观等题材的剧作大幅占据了我国的电视荧屏,严重干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念与原则。为此,必须从这种偏差中走出来,努力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精品电视节目。精品电视节目应该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艺术性、知识性、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娱乐性、教育性的结合,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朝着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行。

3.以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21世纪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剧烈地重构着人们的生活世界。众所周知,网络媒体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在方便人们工作、生活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公开、平等的公共空间,其自由化的参与和交互分享模式很大程度上缩小了草根与精英的界限,为广大人民群众搭建了一个平等的大众话语沟通机制。然而,网络媒体的这种优势往往容易转化为劣势,成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在过度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不少法律意识淡薄的网民往往把互联网当作发泄情绪的工具,大肆制造网络思想泡沫,歪曲事实、制造谣言、以讹传讹,致使网络世界中存在着大量无聊、无趣、无用甚至是危险、反动的信息;为了实行“和平演变”,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理念也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侵入我国。这种乌烟瘴气的网络环境,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造成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去中心化和反权威主义的思想倾向,进而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和主流价值观的分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6]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网络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网络监管,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夯实马克思主义主流阵地,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文明的网络日常环境,为建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我国是世界上民族众多和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与传承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精神家园以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厚滋养,而且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良田沃土。当前,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要契机,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认同引导政治认同,积极发挥民族文化的纽带作用,切实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1.善于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特征是前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指的是特定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塑造和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行为准则等各方面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一个民族日用而不知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包含内在性、稳定性、群体性、渗透性、传承性等基本特征。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民族精神的内在表现形式,是一国民众的社会心理支撑,在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过程中,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我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特征,才能以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民族文化认同资源转化为政治认同资源,进而实现意识形态整合的目的。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民族文化中“家国意识”的作用。“家国意识”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心理结构。“家国同构”是其核心理念,强调的是对家庭和国家的集体认同,追求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对于培养爱国爱家的民族气节和集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而这也正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民族文化中“人情聚合”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情味”浓厚的国家,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十分重视双方的情感交流和体验。在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必须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运用恰当的方式加强同人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尽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多些人文气息、生活气息,多点真诚、多点关怀,于无声无形中打动人、吸引人、影响人,从而达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融合是重点。2017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7]这一要求的提出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在此过程中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另一方面,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即通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间接地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此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文化大国。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一次次危机中化险为夷,之所以能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与传承下来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其中,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主要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脚踏实地、治国安邦等;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主要包括崇德向善、诚实守信、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精忠报国等;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主要包括崇尚仁爱、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厚德载物等[8]。这些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文明理念早已融入了炎黄子孙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变更的文化基因。而这些文化基因正好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主张以人为本、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倡导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兼容并包、合作共赢,追求国家的发展与繁荣、世界的安定与和谐等,这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融合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传播和推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温和,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目的。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疑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3.注重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推广是保障。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人们的身份象征,是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见证,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份认同、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正遭受着西方文化的淹没和吞噬,面临着被遗忘和消亡的风险。比如,由于新农村的建设和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村落、山寨正被现代化别墅、洋房所取代;由于现代汉语的推广,我国某些少数民族的地方语言逐渐淡化;由于缺少继承人,曾经不少依靠口头和技术传承的民间习俗、杂艺正日渐消失等。这种情形如果得不到遏制,不仅会导致人们身份认同的淡化和思想基础的缺失,而且也会失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有力的合法性资源。这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更不利于我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9]我国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和“魂”。如果丧失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危及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必须在加强和完善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立法、拓宽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空间的同时,努力提升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对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及责任,积极利用现代科技传播手段推广和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让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滋养人们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精神食粮和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力武器。

总之,以日常生活的维度建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的复杂工程,必须充分重视民生问题、大众传媒、民族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应对波谲云诡的社会思潮的挑战期。如何进一步引导人民群众认同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依然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1]王伟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10-08(07).

[2][3]殷文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民生向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29.

[5]王永贵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43.

[6]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2).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8][9]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J].求是,2017,(8).

D643

A

1671-6701(2017)05-0014-05

2017-06-10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710015)、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7A058)、2016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BA128)阶段性成果

殷文贵(1991— ),男,云南曲靖人,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陈 静]

猜你喜欢

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群众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演进及其现实启示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