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的启示
2017-01-25李冬凤王红光
李冬凤,王红光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马克思自然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的启示
李冬凤,王红光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马克思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自然观肯定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先在性,强调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要求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科学的自然观,马克思自然观是我国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哲学根基,对推进当代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当代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启示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思想前提和指南。马克思自然观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自然观,其创立实现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科学的自然观,马克思自然观是我国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哲学根基,对推进当代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创立
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究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及人类的认知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心生敬畏并匍匐在“自然之神”脚下祈求其恩赐和保护,由此形成了最初的神话自然观;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对世界的本原进行哲学思考,自然概念进入了哲学的视野,认为自然是一个渗透着心灵特性的、具有统一本原的且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由此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中世纪时期,产生了以上帝创世说为主要内容的神学宗教自然观,主张上帝创造万事万物,一切皆受上帝的支配和统治。总而言之,近代以前的自然观有着明显的神学性、猜测性、直观性、抽象性等特征,因而不是科学的自然观。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孕育并催生了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基于自然科学的理论支撑,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万物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被加以认识和利用[1],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主客二元对立的关系,把自然界视作人类支配的对象,在实践中肆意利用和改造自然,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进入19世纪之后,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而又缺乏控制,以致形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有机论自然观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机械论自然观一起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并为马克思自然观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康德提出的著名的“星云假说”,揭示了自然界是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运动状态,强调“人为自然立法”,充分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黑格尔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自然观思想,认为“自然是作为它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2],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主张“对自然的实践态度一般是由利己的欲望决定的,需要所企求的,是为我们的利益而利用自然,砍伐它,消磨它,一句话,毁灭它”[3]。可见,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有机论自然观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自然本质的认识上是错误的,其过分夸大人对自然界能动改造作用的观点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是有害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机械论自然观则认为,存在决定思维而不是思维决定存在,自然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不是人的观念的产物。费尔巴哈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实体本质,但他不理解实践并且未能从实践角度去把握自然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费尔巴哈所理解的自然是直观的、抽象的、非人化的纯粹自然。
纵观自然观的演进得知,马克思自然观之前的自然观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们没有科学地认识自然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危机日益凸显而且极大地影响和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迫切需要科学的自然观作为实践指南,以推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基于解决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现实需求,批判地吸取了以往的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创立了人化自然观。马克思自然观秉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充分肯定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先在性以及规律性,克服了以往自然观中关于自然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及其直观性、抽象性等缺陷。同时,马克思把实践概念植入自然观,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具有实践特性的对象性关系,克服了人与自然关系主客二元对立的错误认识。一言以蔽之,马克思自然观是唯物辩证的具有实践特性的科学自然观,其创立在自然观演进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变革意义。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丰富意蕴
马克思自然观意蕴丰富,它肯定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先在性,强调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要求人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先在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自然观秉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优先于人类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有生命的个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之子,他们的肉体组织包括血、肉、骨骼等都属于自然界。第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要。因而,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4]同时,“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5]。总而言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的无机的身体,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人类生产得以进行、人类社会得以存续的前提和基础。
2.自然界具有客观规律性,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必定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在充分肯定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先在性的同时,也特别强调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恩格斯曾警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6]他还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地区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而肆意破坏森林和畜牧草地,最终导致森林和畜牧草地等富饶之地变成荒芜之地,使得人们的生存难以为继就是很好的例证。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7]在马克思看来,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并非为了满足人的真实消费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资本增殖的需要。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异化生产方式,将自然界视作实现资本增殖的工具和手段,进而进行无节制的掠夺和破坏,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而又缺乏控制,使得自然界遭到破坏的程度和速度不断加深,由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而,生态危机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
3.人类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者,也不是生态中心主义者。一方面,马克思强调自然界是人类之母优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自然之子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发展。自然界具有客观规律性,人类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和服从自然界,而人则能够积极地认识自然界,并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然界改造成为适合自身需要的理想状态。当然,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界造成破坏,但最终也必将受到来自自然界的报复。因此,人类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资本的逐利本性和无限扩张性天然排斥对自然界的合理利用与调节,只有“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8]。换言之,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9]。
三、马克思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的启示
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受到破坏、资源不断枯竭、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马克思自然观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自然观,是我国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哲学根基,并为推进我国绿色发展实践提供了思想启示和实践指导。
1.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类对于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是导致人类破坏自然并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因此,要实现绿色发展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理念。马克思指出,自然是人类之母,人是自然之子,人类的生存发展紧紧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可以说,没有外部的自然界,人类就什么也创造不了。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持自然资源的平衡,人类社会才能实现永续发展。无法回避的是,我国过去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和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种生态问题,而且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自然观为科学指南,转变“唯GDP增长论英雄”的发展认识,摒弃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自觉做到以自然环境承载力为红线、以自然规律为准绳、以永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加强绿色科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马克思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对促进生产发展以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作用,认为科技创新既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损耗,又可以使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再利用,从而减少向自然界的索取和排放。当前,要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尖锐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因而,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坚持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一,加快改进产业技术,革新工艺方法,更新产业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损耗,实现以最少资源的投入获得产量的最大化,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掠夺。第二,加快发展高端技术,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潮汐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石油、煤炭等传统高污染资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做到从源头上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第三,加快发展循环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再利用,在减少将废弃物、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界的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总之,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思想基础,而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实现更少能源、更少污染、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
3.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既需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又离不开先进的绿色技术支撑,更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解。在马克思看来,对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使这一理论优越性变为现实,就必须在实践中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用制度保障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一,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一方面,加强生态立法工作,将更广泛的生态领域纳入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及时修订已有法律法规中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相符合的内容,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在生态保护上实现有法可依。第二,建立和完善政绩考核评估标准。要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政绩考核评估标准,将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生态效应纳入政绩考核评估标准之中,以此为“指挥棒”,引导各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理念。第三,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与破坏的奖惩机制。要划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对于主动保护自然资源、产生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行为可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相应地,无论谁破坏自然资源都必须受到应有的惩处,从而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同保护和建设绿色家园。
[1]邓喜道.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30.
[2][3][德]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6.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
[5][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18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5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927.
A81
A
1671-6701(2017)05-0005-04
2017-08-20
2017年度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XYJG-2015-131)阶段性成果
李冬凤(1994— ),女,江西瑞金人,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红光(1973— ),男,江西赣县人,博士,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陈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