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和升华
2017-01-25田宪臣
田宪臣,李 涛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1000)
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和升华
田宪臣,李 涛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事关民族复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就不会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也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是更基础的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坚强依托,是理论自信的不竭源泉,是制度自信的深厚根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必然要求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源泉;基础;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文化自信进行了论述,强调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从2014年两会期间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再到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先后两次用“三个更”突出其特殊重要性,引人深思。
一、当代中华文化是我们拥有文化自信的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基因。能否很好地固根守魂,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与命运。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的名言。文化的荒漠上建不起民族复兴的大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兴盛作为坚强支撑。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事关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形成一个国家最深沉、最持久、最强大的软实力,才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变得伟大。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样一个历史征程中,如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就不会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更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表现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与合理性抱有坚定的信心。文化自信的感性层面体现为对自身文化拥有下意识的无需思考的认同,对其生命力深信不疑,对其合理性和先进性真心接受。这些表象从本质上看是文化对个体思维的建构,这种建构的形成过程就表现为文化的传承。这一过程中个体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积极方面的迸发,就呈现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自信的理性层面体现为高度的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对自身文化的优劣之处具有深刻的认知,能够结合时代进步,通过不断扬弃,推动自身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是人的高级思维的典型体现,这一过程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个深受某种文化影响的个体要努力地超越这种文化对自身思维的规定性作用,就必须实现对建构自身思维的这一文化的哲学批判,进而形成创新,由此推动自身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对自身文化拥有充分的自信,才能拥有更深刻、更深沉的文化自省与文化自觉。因为文化自觉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梳理、剖析、认同、践行,意味着主动探寻文化的源和流,形成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心理认同,并积极承担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责任。在五千多年文明承续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构成了当代中华文化的三大维度,同时也是我们拥有文化自信的根基与源泉。
1.我们的文化自信源自于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纵观世界文明史,几多文明古国兴起又衰落,唯有中华民族几经劫难而永续不断并能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兼容并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血脉和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饱含着许多正确的思想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具有超越时空的共同价值,能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2.我们的文化自信源自于伟大的革命文化。近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史诗般的革命进程中孕育形成了伟大的革命文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其杰出代表。这些在战斗岁月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但都集中体现为信念坚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作风,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制度、革命精神、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鲜活的表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优秀文化基因,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源泉。
3.我们的文化自信源自于充满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与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克服艰难险阻、奋力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文化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集中的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方向,成为当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直接源泉。
二、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
1.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坚强依托。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经过反复的探索和总结,在继承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迎接时代挑战、直面现实难题的基础上开创的。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基因。纵观一个世纪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一些国家由于没有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致使本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创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同中华民族拥有优秀的文化基因密不可分。中华文化中居安思危与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为民请命与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务实作为与实干兴邦的实践理性,兼容并蓄与和而不同的包容心态,整体思维与辩证平衡的做事方法等思想理念,从深层次上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中华文化是孕育和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或缺的母体与沃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牢牢依托于中华文化,才能更加宽广、更加有生命力。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充分说明,相较于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更为基础,拥有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的道路自信,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主题、目标、内涵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从全球视野与中国方位、历史承接与未来走向、国家命运与个人发展等不同维度对事关中华民族发展模式的理性客观分析、深入对比研究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赋予了道路自信更加厚重、持久、坚固的底色,从更广泛的基础上、在更长久的历史阶段中支撑着我们的道路自信。脱离了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就会失去根基和生命力。
2.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不竭源泉。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不竭的思想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述,贯穿于其中的价值理念、基本立场、基本观点、重大判断、思维方式等,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又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处处彰显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例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直接体现,而且也承续了中华文化“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思想;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与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一脉相承;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发展,也与中华文化强调因时因事而变、注重实践反对空谈的理念相吻合,甚至“实事求是”这一词语都直接来自于中国典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等与中华文化强调统筹兼顾、中庸务实的思想高度契合;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永不止步的论断与中华文化“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革新进取精神高度吻合。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处处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正是这种关系,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呈现着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永远不脱离实际而又充满活力。理论是文化的结晶,是高耸于文化海洋中的灯塔。同时,理论的建构又必然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完成的,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而独立存在。理论只有置身于文化的沃土中,才能获得不竭的思想源泉。对理论的自信,首先表现在对理论的自觉,即自觉地建构理论,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理论的自信,从更深的层次看又必然有对文化的自信。没有对中华文化的深沉自信,就不可能拥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而持久的信心。
3.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深厚根基。制度是固化的文化,制度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守护的价值理念,民族文化对一个国家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基本框架、基本原则具有重大影响。价值理念的不同将直接导致制度设计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类型的制度中也是如此。例如,海洋文化影响下的资本主义制度更偏重于强调自由,将维护自由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深受大陆文化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设计则偏重于强调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逐步确立起来的,无论是在价值理念,还是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都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蕴。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设计,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极具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底蕴的必然产物。中华文化推崇和而不同,在多元一体中实现和谐相处,同时又主张坚持明确的主次差序格局。这一点,在我国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有体现。例如,在国家结构方面,我国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在经济制度方面,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等等。制度自信必然伴随着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源于中华文化,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以为人民谋幸福、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其基本理念和架构是合理的、先进的。通过不断的改革完善,它的优势还将进一步发挥出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必然以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为前提。同时,只有坚持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才可能拥有坚定的制度自信。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只有放到孕育它的特定文化当中,才能拥有巨大的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才能将其制度设计的先进理念落到实处。否则,制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就会运转失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制度自信必然从逻辑上依赖于对文化的自信。只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赋予制度自信以深厚的根基,才能做到更长时段、更深层次的制度自信。
三、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升华
广义的文化囊括了人的一切活动,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置身其中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无时无刻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创、理论建构、制度安排都内源于中华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在实践中进行综合创新的结果。无论是创新的过程,还是推动创新的方式,抑或是创新结果本身,都充满了中国色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各自侧重于一个方面,只有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超越这三个范畴,是更为广泛、更为基础、更为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中华文化拥有深厚的自信,就不会盲目崇洋媚外,就能够坚定地去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然要求坚持文化自信。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指导理论的形成、国家制度的建构,无不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上受本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文化自信从价值理念的维度为其提供基础和支撑。我们只有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对中国文化的自省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能增强走中国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自觉,才能进一步做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从这个意义上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文化自信具有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文化自信既是独立的、自在的,又是“三个自信”的升华,而“三个自信”是从不同侧面对文化自信予以体现。在“四个自信”这一逻辑整体中,文化自信处于基础位置。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就是坚持文化自信。
[1]习近平.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N].贵州日报,2014-03-10(01).
[2][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3).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1).
[责任编辑 陈 静]
D61
A
1671-6701(2017)01-0005-04
2016-12-26
2016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编号:2016ZT03)阶段性成果
田宪臣(1965— ),男,河南汤阴人,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李 涛(1981— ),男,河南辉县人,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