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读

2017-01-25马健永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马健永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读

马健永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和前提条件。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是检验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试金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马克思主义人学;人民群众

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四个全面”融合在一起加以论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清晰地描绘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使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任务、核心领域、基本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各项建设事业的逻辑结构更加完备。这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方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理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和前提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其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小康”一词出自我国古代典籍《礼记·礼运》:“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既是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的生动描绘,同时它更蕴含着对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小康”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不懈追求。我们党立足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将这一寓意深刻的概念引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舵手最先借用了“小康”这一概念。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时,最先将“中国式的现代化”描绘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随后,经过历次党代会和历届领导人的不断探索创新,小康社会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并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个维度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和任务,使小康社会的内涵获得了与时俱进的拓展和深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实现社会变革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思想时,明确指出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缩小城乡、地域、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有利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经济条件,使每个人在经济的发展基础方面获得公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促进人民共同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发展更加公平、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

二、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中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3]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党制定一切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的依据都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诉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向全党全社会吹响了朝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军的总号角。“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4]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改革如何实现人民利益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彰显了以人为本这一改革的最高价值目标和行动准则。制定改革措施要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价值导向,推进决策落实要以人民的福祉为方向指南。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普通百姓工作生活中的聚焦点和矛盾点就是我们谋划改革路线、制定改革政策的突破口。改革决策要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意愿作为制定具体改革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将人民利益作为推进改革政策实施的价值标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这一改革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并积极参与,改革才能顺利推进。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代中国改革的主体力量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创新性实践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也是激发改革活力、推动改革、贯彻执行改革、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只有真正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我们的改革才能真正深化、真正完善,也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5]正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实践,正是各地区各部门的生动实践,使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彼此呼应,改革共识与改革合力相互激荡,催生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造就了风雷激荡的时代风貌。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改革有所指,人民有所为。这样的良性互动是心往一处想的沟通交流过程,也是劲往一处使的聚力过程。时时问需于民,事事问计于民,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地位,把人民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迈不过的沟坎,涉不了的险滩。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将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今日之改革,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大险滩,必定会触动利益格局,打破暂时平衡,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样改革才能充满活力和动力。

三、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依法治国方略进行了崭新的顶层理论设计并作出了提纲挈领式的总体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尊重和保护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条根本原则,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推动依法治国的现实主体和力量之源,必须坚持法治工作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关怀人民、融入人民,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6]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相互融会贯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中真正实现法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普遍愿望,法治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它代表了人类自我管理的最高智慧和政治思想精华。人民当家做主是法治的灵魂,现代法治离不开高度完善的人民民主。在民主制中人不是法律的附属品,而是法律的制定者、实施者和受益者。法律要依据人民的需要和利益诉求来制定和修改,法治要为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法治又是实现真正的民主的保障。法律的本质在于将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制度化、程序化、固定化。法律的实施及法治的推进目的在于为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仰者、自觉践行者、忠实捍卫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广听民声、广聚民意、广纳民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不断完善法治建设进程。全面依法治国无论是立法、执法环节还是司法、守法环节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必须最大限度地反映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和根本利益。只有充分尊重人权,切实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领导人民、服务人民,不断开创人的全面发展新局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不可分,在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中必须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工作得失的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宗旨是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尊重和倡导人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科学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尊重和维护人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法治建设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标识。因此,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和基本理念,也是判断依法治国是否遵循正确道路的现实依据。

四、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是检验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试金石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从长期的执政党建设中概括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必须牢牢坚持的指导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地意识到:“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7]因此,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密切党群联系,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战略部署。

站在谁的立场上,为了谁的利益,始终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从严治党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党的建设过程中的生动体现,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不断造福人民、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够始终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90多年来,党所作的一切工作和任务,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福祉,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出发点和指归点。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因此,依靠人民来管党治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无论是改革发展还是加强党的建设,主动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至关重要。政策措施好不好?党员干部的作风好不好?还需要怎样改进?有能力、有资格回答这些问题的只有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既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金石”,也是衡量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效的惟一标准。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同人民群众零距离交流,心贴心服务,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来。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人民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谁干得好,谁做实事,谁搞形式主义,谁工作浮夸,谁清廉,谁贪腐,人民群众内心最清楚。要让人民群众的监督深入到党员干部的每一项工作中,织就密集的群众监督之网,建立安全畅通的举报渠道,使那些言行不一、背后藏私、违纪违法的“害群之马”无法遁形,不断净化党的组织肌体。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干事创业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管党治党必须将“群众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敞开大门搞活动”、“俯下身子听意见”,注重强化外力推动,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党的各项工作。获得人民的支持,回应群众的期盼,不负人民的重托,强化群众的监督,管党治党的工作才能势如破竹,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1]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60-161.

[4]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 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N].人民日报,2014-03-01.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2.

[6]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改革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N].人民日报,2014-01-0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50.

(责任编辑 胡爱敏)

马健永,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邮政编码 250358)

A81

A

1672-6359(2017)02-0045-03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