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及当代启示
2017-01-25马孟庭
马孟庭
试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及当代启示
马孟庭
延安时期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积蓄力量不断壮大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起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运动,其核心思想包括抗日与民主相结合、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文化建设必须为人民服务等内容。这一阶段的文化建设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发展。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可以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借鉴。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当代启示
从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文化始终是党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延安时期,就文化而言,内有封建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斗争;外有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博弈。为了唤醒民众抗日救亡意识,中国共产党以文化为突破口,建立民族新文化,以此作为团结各方力量抵御外来侵略的武器。新文化的建立极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在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压力下保持了本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提出
时代呼唤理论,任何理论或思想的产生都来源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提出,是特定时代的特有产物,有其自身的目的性与规律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回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环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化思想产生的必要与可能。
(一)合目的性:挽救民族危机,服从于抗战救国的需要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迅速占领东北地区,自此东北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长达14年之久。在其统治区域内,日本不仅实行严格的经济控制与军事控制,而且还实行深层次的文化侵略,企图从思想上控制民众。一方面,破坏文化名城与古建筑,掳掠中国文物,摧毁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在沦陷区实行文化专制、推行奴化教育,并迫害进步人士,试图将中国人民变为日本的“忠良国民”;[1]与此同时,日本殖民势力力图借助宗教麻痹人民,“使各宗教信徒成为日本的顺民”。[2]若不将毫无人性的法西斯势力驱逐出去,中国人民将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中,精神奴役所造成的痛苦远远超过对肢体的控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在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一贯将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后来为了防止国民党内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曾明确表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3]加之蒋介石政府推行长达8年所谓的“新生活运动”,在“救国”与“复兴民族”的口号下,造成了团结民众、积极抗日的假象,使国民党政府获得不少民众的支持。国民党某些政客借机鼓吹三民主义,丑化中国共产党并歪曲马克思主义。这些言论进一步混淆了人们对三民主义与马列主义的认识与区分,动摇了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1939年,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便开始在思想文化战线向中国共产党发动进攻。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立民族新文化,澄清党内某些知识分子的误解,联合不同阶级的力量抵御外来侵略。
(二)合规律性: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时期我党文化思想的提出正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产物。“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4]中华民族拥有漫长的封建历史,产生了根基深厚的封建文化;进入近代,又充斥着帝国主义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提出之前,这两大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在新文化思想产生后,这“非常亲热的两兄弟”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5]动摇社会的主流价值,造成群众思想上的混乱。随着工人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新民族文化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文化凝聚力量,引领工人斗争,并逐渐在各派文化权力争夺中获得主动权。文化思想的提出正是为了扫清外来的“帝国主义文化”和本国的“封建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剔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中国共产党人深知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对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巩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水平不高和政治不太稳定的环境下,党内大力开展新文化运动,以文化促进政治和经济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对工人进行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通过向工人农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扩大马列主义的影响,促进其传播渠道多样化,受众范围不断扩大。对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文化建设不仅是目的,而且是手段。中国共产党既重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和编辑工作,又注重开展各种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为文化建设培养“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1949年后,从事文化建设的领导人带领知识分子和广大工农群众利用此阶段的文化成果,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思想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文化为突破口,唤醒民众抗日救亡意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当时的文化建设内容有:
(一)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抗日与民主相结合
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文化建设的政治性色彩浓厚,文化服务于抗战救国的目的是文化建设最主要的目的。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推进,中华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日益严重。毛泽东提出,“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6]因此提出建立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有效配合了军事统一战线的斗争,在抗日过程中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争的作用。
随着联合战线的不断稳固,国统区的文化运动以及与文化有关的工作开展起来。国民党内部的爱国人士,在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国统区的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公会”)于1940年11月在重庆正式成立。蒋介石下达文化部门只可以进行学术研究而不能参与政治活动的命令。但文公会并未理会这一禁令,他们借助文学形式创作出诸多人物形象启迪民智,通过举办演讲等宣传联合抗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广泛的抗日活动。陕甘宁边区,通过建立识字组与办冬学形式解决陕甘宁边区大量文盲问题;同时发动抗战文学运动,在一批文学团体的努力下,诸多描绘边区军民英勇抗敌的小说、戏曲、美术、音乐等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运动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参战的积极性,激发了抗战热情。
(二)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在新民族文化的建设中,知识分子不仅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巩固文化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知识分子的培养与产生与社会背景紧密相关。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思想上或多或少带有原来社会的痕迹,如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条主义倾向、脱离工农群众等问题。如何有效的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当时党内领导人思考较多的问题。但是,文化思想的创作与传播终归离不开这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是理论知识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桥梁,知识分子作用发挥与否对于文化建设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党需要对知识分子重新定位,正确评估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争取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到抗战队伍中去。
由于中国国难深重、压迫严重,知识分子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来说尤为重要。从扫除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建立新国家的长远目标出发,毛泽东宣布必须尊重知识分子,把他们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财富。[7]基于此,延安时期的文化政策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如,毛泽东在《论政策》的指示中写道:“应容许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文化人、记者、学者、技术家来根据地和我们合作,办学、办报、做事。”[8]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不论其阶级属性如何,只要有助于革命事业、有助于抗战建国,都是中国共产党所欢迎的对象。
(三)文化建设要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立足反抗外来民族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是“科学的”,提倡将真理作为行动指南,利用科学的知识与过去的愚昧无知作斗争,指引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是“大众的”,呼吁广大人民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文化,将文化作为斗争的重要武器,推动文化走进农村与农民相结合,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在文化发展中,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是党的服务对象。[9]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均是为建设符合人民需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为着实现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是农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战争中也损失不少高级干部。为了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更好的宣传抗日主张和发动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文化教育,补充了中共领导班子高水平知识分子不多的缺陷,解决了干部中存在的文化水平低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涌入延安的知识分子的吸收和教育,广大进步知识分子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众文化迷茫的现象。通过党的培养与教育,干部与知识分子才能更好的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解决他们关心的利益问题。因此,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立场是“革命文化无限丰富的源泉”。
三、延安时期的文化思想对当今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中华民族新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这是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建构文化自信的首次成功尝试,有效地抵制了帝国主义文化与封建主义文化的进攻。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当今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这“三个更”无疑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文化的高度重视。
现今,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拥有比硬实力的诸如政治、军事、国防等更多的关注,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拥有文化的绝对优势,极易衍生文化霸权主义,借助“普世价值”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其价值理念,实行意识形态渗透。文化霸权是隐性且不易察觉,但其危害却比“导弹驱逐舰”更大。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注重文化建设,将承受文化的失衡,面临“失语症”的尴尬境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延安时期,文化是团结各阶级的“粘合剂”,中国共产党依靠新民族文化,将各阶级、各行业的人士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今,文化更是凝聚共识的精神支柱,也是增强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二)文化建设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未曾中止,文明不曾断流。漫长的历史产生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只有传统文化根深、根固,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开花结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则是我们需要弘扬的。因此,文化建设应坚持“古为今用”,通过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稳固中华文化的根。
从文化的发展史来看,不同文化之间需要融合与互鉴,这是本土文化的生长点。因此对凡是我们用得着的“洋文化”,应坚持“引进来”,但在具体运用中应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自身话语体系的转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文化发展既不可保守,也不能冒进。“文化交融国际化,文化观念多元化和文化市场的开放化”,[11]是文化在全球化中的表现。在建设进程中我们应正确处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关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为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文化为抓手,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文化,才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群众的抗战意识,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当今,我们只有对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不断促进文化自觉,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
[1]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45.
[2]王道平.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M].解放军出版社,2015.362.
[3]周恩来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0.77.
[4][5][6][7][8][9]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694.695.708.1082.768.698.
[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17.
[11]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6.
[1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207.
(责任编辑 丛文娟)
马孟庭,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邮政编码 210046)
G122
A
1672-6359(2017)02-0036-0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研究”(14MLA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