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理念下的乡村建设的“六合模式”分析
2017-01-25常德军
常德军
创新发展理念下的乡村建设的“六合模式”分析
常德军
乡村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和思维方式。在乡村建设中,既要凸显传统文化韵味,又要突出本地特色。“六合模式”是指在乡村建设中要做到“天人和合、多规融合、资源整合、乡绅迎合、文旅统合、产业竞合”。“六合模式”是一项系统开发、整体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体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有效规避农村发展碎片化、重复性和无序性,保证新农村有序、高效和可持续性发展。
乡村建设;六合模式;“和乐”家园
乡村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和思维方式。在乡村建设中,既要凸显传统文化韵味,又要突出本地特色。山东泰山旅游规划设计院积极投身入新农村建设大潮之中,积极探索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先后创意策划了平阴书院泉村、单县堤头村、单县曹马集、单县张寨小延安、禹城茂徐村、柳埠的赵官峪、柳埠的三岔口村等多个单体乡村旅游发展方案,规划创意了齐鲁八号风情路、商河大沙河旅游带、临朐隐士文化聚落、昌乐火山风情带等多个成带成片的乡村旅游发展方案,也设计投资了长清青天村的泰山和居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及社会大众的普遍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2016年柳埠大峪村的规划设计和现场咨询服务,结合北京地球村的“乐和家园”模式,总结提炼出乡村建设的“六合模式”。
一、“六合模式”的创意背景
乡村是一个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升级换代、农村生活的重塑与再造、农村生态系统的再平衡以及农村经济(生意)的再创新与发展。近年来,在乡村建设方面涌现出一系列的创新创意模式:美丽乡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三生农庄、东方田园、乐和家园等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团体、有识之士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积极尝试乡村建设模式,推动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与发展,其中虽有成功案例,但在建设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多部门管理、割裂式介入、碎片化经营等,让人感觉美中不足,没有按照政府预期的那样使农村发生阶段性进步和整体性变化。
要在乡村建设和乐家园,就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角度,从推动中国特色小城镇精准发展入手,正视“无镇不稳、无乡不安”的现象,为精准中国的构建与发展撒下智慧的种子,书写时代的诗篇。
二、乡村建设“六合模式”的内涵
“六合模式”是一项系统开发、整体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体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有效规避农村发展碎片化、重复性和无序性,保证新农村有序、高效和可持续性发展。“六合模式”是指在乡村建设中要做到“天人和合、多规融合、资源整合、乡绅迎合、文旅统合、产业竞合”。
(一)天人和合
是指在涉及农村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都要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协调处理乡村建设中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要素,系统规划、平衡发展。生态资源是基础,生活习俗是核心,农业生产是支撑。生态资源不仅指自然生态好,人文生态和生产生态也是做好乡村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元素。生产生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变量,食品安全成为人类生存普遍关心的大事,自然农法、生态生产、有机生产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元素。
(二)多规融合
即部门联合,指涉农部门包括农、林、牧、渔、水利、交通、公路、文化、旅游、住建、规划、科技、环保、卫生、电力、通讯、宣传、教育、电视、新闻、广播等多个部门协调发展,做到多规合一,统一筹措资金,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乡村建设。
(三)资源整合
在各部门联合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使其得到系统化的开发,有效推动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
(四)乡绅迎合
要引导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做旁观者,要做主人翁,用友善的态度、包容的精神、勤奋细致的服务投入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活动中。同时,从农村走出来的乡贤有文化、有理念、有抱负,愿意为家乡的重建献计献策甚至投资兴业,要利用好他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带领乡村父老一起开展新农村建设。
(五)文旅统合
文化和旅游统筹结合,以核心业态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文旅统合就是要持续挖掘乡村遗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古代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这些与旅游相结合,开发更多有文化内涵、有市场潜力的旅游产品。
(六)产业竞合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讲就是设计好“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农业+艺术、农业+金融、农业+创意、农业+互联网,等等,做到融合发展、跨界发展、整合发展、升级发展。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乡村的村居、院落、街巷、建筑、文物古迹、传说、故事、家谱、家族、家训、家风、家规、乡规民约、手工艺、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历史资料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资源,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商(五宜)的现代新农村。
“六合模式”解决了人与自然生态、政府与部门、产业与村落、村民与家园、文化与旅游、三产间融合六大方面的问题,合理且有效地规避了农村发展中的现有问题。“六合模式”从乡村各元素间关系的处理与解决上提出了新的思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利于产业升级。
三、“六合模式”的实施路径
走“六合”之路,建“和乐”家园。在多规融合、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要素和谐发展,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得到有益的整合、开发和利用。部门政府统合、部门联合为乡村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产业竞合、乡绅迎合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在村民自主、自愿的参与下和部门联合的统筹下,产业得到更好的融合,乡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互助会和联席会的设立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村民的积极参与加快了乡村改革的步伐,增强了乡村发展的原动力。以六合模式进行乡村的规划建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乡建之路,将系统地、整体化地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牢记宗旨不忘初心搞好顶层设计
乡村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人”, 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建设美丽家园为根本目的,牢记习主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导,做好乡村整体发展规划,规划好乡村再造模式、设计好“乡村记忆工程”项目,让农村真正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乐和家园。
(二)乡镇牵头以村为主整合利用资源
乡镇是最基层政府,是连接国家、省市县等上级部门和乡村群众的枢纽和平台,上级部门的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各项扶贫资金和支持资金的落地都会经过乡镇落实到乡村及千家万户,发挥好乡镇政府的牵头推动作用至关重要。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乡村生产生活的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只有发挥好两委的作用,上级政策资金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才能精准惠及千家万户老百姓。乡镇牵头以村为主整合利用上级政策和资金,避免零打碎敲、支零破碎使用项目资金这需要上级部门有灵活政策引导、又要有严格的项目监管,但更重要的是相信基层组织、相信人民群众。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成立联席会,联席会是党政主导的共治平台和社会协商机制,由村支两委、互助会、社工组织和其它共建单位等多方组成。联席会坚持民主集中、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施大事政府办、小事村社办、私事自己办的三事分流、礼法合治的方法,公平合理地商议和处理乡村公共事务,包括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公共责任的分担。积极发挥联席会的作用,将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兼顾、形成合力,保证上级政策资金使用高效合理,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多业融合创新发展做优现代产业
在现有农场、牧场、林场、渔场、菜园、果园、茶园、花园等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引入旅游+和互联网+概念,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有机食品,大力发展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服务配套的现代旅游产业,积极拓展以“文商养学闲情奇”为主要消费形态的新兴休闲度假产业,同时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六次产业升级,做大做优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一体发展。
(四)凝聚力量文旅共建齐建和乐家园
乡村再造需要凝聚力量,通过文化挖掘、提炼,再现乡村耕读文化场景,重塑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精神家园。通过两委主导和社工服务,激活乡村社会组织,激发自立、互助、公益的道德文化,构建“和乐治理、和乐礼义、和乐生计、和乐人居、和乐养生”五位一体的社区家园。以支村(居)两委为主导力量、以社工站为技术支撑、以互助会为自治基础、以联席会为共治平台,以文化大院为公共空间、以和乐书院为学习空间、以百姓庭院为生活空间,在此基础上开展孔子学堂、食育工坊、绿色时尚、节气养生、礼义传习、乡村剧场等活动,促成百姓心中的自主精神、互助精神和公益精神的觉醒。
在乡村建设的“和乐模式”基础上,利用百姓庭院发展乡村民宿产业,以食育工坊、绿色时尚、节气养生、礼义传习、乡村剧场等活动为基础开展乡村民俗体验式的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升级发展。 乡村再造就是要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人文建设为渠道,以和乐家园为目标,使乡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 胡爱敏)
常德军,山东泰山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邮政编码 250014)
F320.3
A
1672-6359(2017)03-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