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指向

2017-01-25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党性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

夏 明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指向

夏 明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和“严起”,最终目的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党近96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的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对党内政治生活常抓不懈,时刻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特点和规律,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和改进党内政治生活方式方法,如“八项规定”的制定、反“四风”活动、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等。坚决严查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惩治腐败永远在路上,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党内政治生活呈现科学化,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赢得了党心民心,党内政治生活的利器作用发挥明显。

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性;纯洁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落在了共产党人肩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由渺小到强大,不忘初心,始终不渝,为了办好中国的事情,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和发展。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有一条正确的道路、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和信仰、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必须有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力量的核心组织,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一个政党蓬勃兴旺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指向,就是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和“严起”。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就是党内各级组织和党员按照党章及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的总和,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对全体党员宣扬崇高理想,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保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党的性质、特征和宗旨写进党章。《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一性质、本质特征和宗旨,表明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共产党坚信这一远大理想信念,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一代接一代不畏流血牺牲、不懈努力、星火传递、前赴后继将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也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要求

任何一个政党都是有阶级的组织,这个组织是由这个阶级一部分积极分子组成,这部分积极分子所有活动都代表着这个阶级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共产主义伟大信仰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这样的信仰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没有自己的利益。但在实践中和现实生活中,作为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的党员个体,都会有小集团具体利益和每个人自己利益,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回避的。尽管从长远看,人民利益和党员个体利益是一致的,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却时常表现出不完全一致,这就出现了每个个体价值观和整体的价值观之间产生的矛盾。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但是,实现这一远大目标是长远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需要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遇到过挫折,走过弯路,有过惨痛的教训。今后,我们仍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挫折,也会走弯路,这时候也会和以往一样,会有动摇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动摇对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真理观的坚持。

所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每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出现矛盾时,如何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如何保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信念不动摇?这始终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时代命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发展党建工作,这一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和“严起”,最终目的是永远保持我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一贯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的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对党内政治生活常抓不懈。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强大的战斗力保证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失败,一次次教训和失败,告诫我们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在中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必须将城市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农村。为了快速壮大革命队伍,革命的初期我党大量吸收党员,党员成分参差不齐、出身复杂,导致党内组织性、纪律性薄弱起来。如何将一个以工人、农民无产者为基础,以一大部分文盲、半文盲为主要成分组成的阶级政党,建设成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自己行动指南的、在中华民族的救亡中,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坚强领导核心呢?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实践中,不断寻求一条可行的正确答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断总结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学说与中国时代和实践相结合,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成功建设一个覆盖范围广、群众基础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这一做法,使得在大革命遭受巨大创伤的中国共产党迅速复元,同时产生了强大的战斗力,避免滑向历史中农民起义的老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最终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增强党的凝聚力重要保证

新中国诞生以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把握时代的特征,与时俱进,党建理论不断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检验,用先进理论和不断创新成果教育和武装全党,使全党思想统一、凝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党的建设与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作为一个执政党要始终把握当代中国前进发展的方向、立足于治国理政这一大局,深化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发展形成了“五大发展理念” 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当前,要立足中国发展实际,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如理想信念缺失问题、“四风”问题、权力寻租问题、自由主义问题等等,开启了全面治党的新篇章。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执政党,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这一伟大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党,所以党要管党,而且必须从严治党。应该从哪管起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和规范党内的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指:“党内各级组织和党员按照党章及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的总和,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因此,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党建中的基础工作,应该从党内政治生活抓起,也正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和“严起”,从而充分证明了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基础。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自始至终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全国各级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是对每一位党员的党性教育、理想信念增强的一项重要的党建基础工作。怎么理解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作用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和平台

人不是与生俱来的、天生就能够遵守社会一切秩序和规范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教育、修养等生活锻炼中逐渐形成的,而且要在一生中不断的学习、约束自己、修养自身。同样,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当从思想入党、到组织上入党,站在庄严的党旗下举起右手宣誓,并不是从此以后每一位党员终身信仰马列主义、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会实现。《诗经·大雅·荡》中说道:“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因此,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比喻为党性教育、党性锻炼的“熔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三会一课”制度等等,把这些好的党内政治生活方法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这个“大熔炉”,不仅仅是对每一位党员管理和监督,而是使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在这个“大熔炉”里百炼成钢,对党的信仰更加坚定、宗旨更加增强。如果党内政治生活处于瘫痪状态,组织活动没有了、“三会一课”制度也没有了,党性锻炼的平台也没有了,那么当初再好的“钢铁”长期不保养,也必将生锈、腐蚀、糜烂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和职能,坚强的党性、坚定的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不能锻炼出来。

回顾建党近96年来,从延安黄克功案;到建国后张子善、刘青山案;再到今天“落马”干部中有地方的、也有军队的,地方中有科级、处级、厅局级、省部级、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有政治局常委;军队中有校官、将军、军委委员等等。事实一次又一次警醒我们党,如果党内政治生活松懈,党员和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就会迷茫,体现在信仰迷茫、党性迷茫、宗旨迷茫,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政治生态污染。十八大以来,“落马”干部的数量、级别、腐化程度、 “塌方式腐败”等等,件件令人触目惊心!这些腐败案件的成因,虽有多种原因,但从他们的悔过书上,我们却看到是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隔离审查中每人都要用几天时间重温《党章》,再一次深化对党的性质、信仰、理想、宗旨的理解。当他们重温后,都发自内心的哀叹:“这么好的书读得太少了”。追究其因,就是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日常中,缺乏党内政治生活活动,党性锻炼没了平台,从而导致信念、理想、纪律、作风、宗旨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轻视党内政治生活紧密相关。

党内政治生活的弱化,主要表现在无常态化、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问题。一是表现在无党性、无原则,党内政治生活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做事不按规矩办,而是按人际关系办,讲究的是圆滑而不是原则,把党内政治生活会开成是一个表扬与自我表扬的会,把我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抛至九霄云外。二是表现在党内政治生活无常态、不持久、缺规范,党内出现问题不通报,不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党内政治生活只是口头说起来重要、日常事务一旦忙起来,党内政治生活就要让道、甚至不要。三是表现在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效果,只注重搞了几次党内政治活动、有多少人参加,至于活动的内容是否符合当前形势不管、参加的人干什么不管,认为党内政治生活不过就是念念报纸、读读文件,照本宣科走形式,这样的党内政治生活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些表现必将会把党性锻炼的平台,变成一个不是培养党性、信仰、宗旨的熔炉,而只是一个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平台。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准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严明党的纪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使党内政治生活要常态化、规范化、严肃化。每当腐败分子在忏悔时,我们会看到、会听到他们对党的政治生活的松懈和轻视,这是导致党性滑坡、原则缺失、理想信念迷茫、群众观念淡薄,最终走向背离党的性质、信仰和宗旨的根源之一。一件件腐败案例反复证明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夯实我们这个拥有近8900万的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爱护。所有腐败分子事发以后,在反思过程中,一方面忏悔不已,痛心疾首;另一方面自以为是的认为,组织为什么“平时不管我,管就把我关起来”,如果组织上经常督促、监督、告诫,平常注重党的自身修养、加强党性教育、增强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些腐败分子走上歧途的过程中,党内政治生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矛盾、及时纠正党内存在问题的利器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进入新世纪,我们这个党已经是一个多阶层、多成分组成的,虽然都有着一个共同目标和理想的政党,但是其内部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可回避,更不可能不存在。如何对待和看待这些党内矛盾和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效果与成败。

前苏联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化解和处理党内矛盾上,一度采取了极“左”的态度,把党内矛盾扩大为敌我矛盾,把党内持不同政见者甚至是反对自己的意见者当作反革命对待,进行镇压和肃反,导致一大批对党忠诚、敢于说真话的高中级干部被错误地打倒、关押、甚至杀害。据统计,苏共1936-1939年发动肃反期间,共逮捕了120万苏共党员,占当时党员总数的一半,苏共的元气大伤。苏共当时这一做法,不仅仅代表前苏联,也代表共产国际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导向。因此,苏共的肃反运动,也对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极大影响。民主革命时期,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执行者,对党内不同意见者采取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法对待,对党的事业造成了很大伤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1958年“大跃进”,之后的“四清”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这些教训告诫我们,党内的矛盾和问题始终存在,同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要加以辨别和分析。

我们党在汲取各国经验教训和自身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通过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发扬我党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解决党内矛盾和纠正党内存在问题,这一大法宝正确化解了党内矛盾、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最终使我们这个党成为思想统一、奋发有为、团结友爱、克己奉公、先人后己的一个光荣、正确、伟大的政党!这一大法宝,被共产党人始终继承和发扬光大,作为我党化解和解决内部矛盾的利器。

建党近96年以来,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时刻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特点和规律,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和改进党内政治生活方式方法,如“八项规定”的制定、反“四风”活动、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等。坚决严查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惩治腐败永远在路上,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党内政治生活呈现科学化,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赢得了党心民心,可以说党内政治生活的利器作用发挥明显。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EB/OL].新华网,2016-10-27.

[2]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国共产党章程[Z].人民出版社,2015.

[5]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中国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胡爱敏)

夏明,中共济南天桥区委党校(邮政编码 250031)

D261.3

A

1672-6359(2017)03-0004-05

猜你喜欢

党性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