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传》的思想内容与价值探析

2017-01-25张秀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子产郑国左传

张秀功

《左传》的思想内容与价值探析

张秀功

“春秋”之际,礼崩乐坏;《春秋》之书,微言大义。《左传》依经而行,与《春秋》史事相始终,细数“乱臣贼子”累累劣行,以助《春秋》寓褒贬,别善恶,明王道,见奸佞,复礼义。故《左传》说礼要言不烦,且唯礼是尊。然《左传》用以表现《春秋》“拨乱世反之正”这一思想的,则为儒家一以贯之的“民本”主张,其积极性为后世所认同;更难能可贵者是《左传》看到了社会变革的力量,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褒扬。

礼;民本;革新

一、春秋三传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传》,是用来解释《春秋》的一部书。所以说到《左传》,就不能回避《春秋》。《春秋》一书,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儒家“六经”之一,由孔子修订而成,司马迁在《史记·报任安书》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的说法。《春秋》一书,记述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12代君主,计244年,当属鲁国历史。

《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20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40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春秋》正因为简短,所以用词颇费斟酌,很“艺术”地体现了微言大义,形成了后世所谓的“春秋笔法”,是孔门治学的圣经。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已失传。

“春秋三传”各具特色,古人曾有一论。晋范宁在评价“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当然,这也只是范宁的一家之言。从史书的角度上看,《左传》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其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记载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较为详尽的记述和评论。而《谷梁》《公羊》则真正解释了《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因工于记事、长于记人的特色,所以,《左传》较之《谷梁》《公羊》在史学及文学上对后世影响更大,这也许就是今人了解《左传》的多,了解《谷梁》《公羊》少的主要原因。

二、 礼崩乐坏

孔子修《春秋》是用来寓褒贬,别善恶,明王道,见奸佞,复礼义。按照孔子自己的说法就是“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论语·阳货》)。《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的论述。“礼乐征伐”不再出于天子,而是出于“诸侯”。可见“春秋”之际“礼崩乐坏”,此言不虚。《公羊传》和《谷梁传》只是探幽发微,只有《左传》依经而行,与《春秋》史事相始终,致力于史事的补充和丰富,虽本于经却比经富赡生动。

周王朝初期,为了稳定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初共分封七十一国,“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传·昭公二十四年》)。由此可见周初的分封是以姬姓为主体,而同时兼顾到异姓,这样诸多诸侯国与周室就形成了拱卫之势。周王室为了更好控制分封的诸侯国,特别在军队的建制上作了明确的规定:王室有六军,大一点的诸侯国一般不超过三军,小国只能一军。周王能调遣诸侯国的军队,他还常常亲自率兵出征,所以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说法。除军事之外,礼乐制度及宗法制度是周天子维系与地方各诸侯国关系的主要手段。

从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定镐,至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走过了275年的时间;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王朝的统治开始。一直拱卫着周天子的各诸侯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坐大,宗亲关系越来越远,血缘维系的作用已微乎其微,再加上各诸侯国急于扩张土地,周天子军队建制的规定完全失去了效力,用来体现等级制度的典章和礼仪规范以及防止“僭越”行为的“周礼”,更是形同虚设。

《左传》中所反映的周朝礼制,事无巨细,均有规格等级。且不说房子、车、衣服、器乐等显而易见的东西,即使是小到发簪、腰带、鞋子、绑腿,也必须符合规定的材质颜色,丝毫混乱不得。连什么身份说什么话,什么身份去什么场合,什么身份吟诵什么诗,都有一定规范,不能超标“僭越”。

《左传》依经而行,为维护周“礼”而直陈时弊,这不仅是揭露或针砭,同时也从反面教给人们行“礼”之途径。《左传》也不只是拨乱反正,更是旗帜鲜明地倡导周“礼”、高扬“王道”。

三、唯礼是尊

《左传》对“礼”各个方面的论述,都是零散而不成系统的。《左传》在祭祀、婚姻、会盟、征伐等各种政治、经济、军事的不同领域都是以“礼”来评价、判断、衡量国家或个人的道德行为是否合乎“礼”的规范。许多学者专家曾对《左传》中的“礼”作过检索和统计,“礼”在书中大约出现了600次。沈玉成先生强调:“整部《左传》中的思想是重礼和重民。”李梦生先生也说:“礼是儒家维护社会秩序维护道统的准则,……所以全书不断地强调它们的作用。”

在《晋书·列传》中载有东晋荀崧(汉代名臣荀彧之玄孙)关于《春秋左传》的言论:“孔子既没,微言将绝,于是丘明退撰所闻,而为之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现代儒学宗师柳诒徵先生在《夏商周历史-周代之变迁》一文中指出:“观《春秋左氏传》所载,当时士大夫,觇国之兴衰以礼,决军之胜败以礼,定人之吉凶以礼,聘问则预求其礼,会朝则宿戒其礼……”不论“其书善礼”,还是“无过于尚礼”,都可以说明《左传》“唯礼是尊”的思想。

那什么是“礼”,其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各诸侯在晋国黄父开会,商量王室安定的问题,郑国上卿子太叔在与会期间有过一次关乎“礼”的谈话。子太叔说:“我从先大夫子产那儿听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的规范,而人民效法它。效法上天的光明,顺应大地的本性,产生天地的六气,使用天地的五行。气化为五种味道,表现为五种颜色,显示为五种声音。过分了就混乱,百姓就失去他们的本性,所以制定礼来遵从。制定六畜、五牲、三牺来遵从五味,制定九文、六彩、五章来遵从五色,制定九歌、八风、七音、六律来遵从五声,制定君臣、上下的关系来效法大地的义理,制定夫妇外内的关系来取法二物,制定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姻、姻亲关系来象征上天的光明,制定君臣事务、百姓劳作、行动目的来顺从四时,制定刑罚、牢狱使百姓畏惧来模仿雷电的杀戮,制定温和、慈爱的措施来效法上天的繁殖生长万物。所以要使行为谨慎,政令有信用,用祸福赏罚来制约死生。生,是好事;死,是坏事。好事,就欢乐;坏事,就悲哀。悲哀与欢乐不失于礼,才能与天地的本性相协调,因此也就长久。”

这段谈话,从天地人合而为一的层面上,论述了什么是“礼”,以及“礼”与“礼仪”的区别。可见《左传》尊“礼”并非只是站在人的角度去维护社会秩序,而是在竭力巩固周王朝建构而成的一种“礼”的宇宙体系。人和社会也只有顺应自然的“礼”,才能达到“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之效果。在其重要性上《左传》也有较为全面的说明。

那么“礼”在日常生活之中,应该如何去落实呢?《左转》记载,昭公二年,鲁国叔弓到晋国回访,晋平公派使臣到郊外慰劳,他辞谢说:“寡君派我来继续发展过去的友好关系,只要把君命禀报给执事,敝邑就大为光彩了,岂敢烦劳郊使!”让他到宾馆去住,他又辞谢说:“寡君命令下臣前来继续过去的友好关系,友好结合,使命完成,就是我的福分,岂敢烦劳大宾馆!”叔向说:“叔弓懂得礼啊!我听说:‘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言辞不忘国家,这是忠信;先国后己,这是卑让。”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在人际交往中,不论是内政,还是外交,能做到恭敬、谦让、忠信才可谓“礼”,才可以“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达到拨乱反正、王道天下的理想。

四、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属于儒家的“仁政”主张,这在孔子的政治体系中是一以贯之的,有着拨乱反正作用的《左传》更是把这一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所以有必要将体现这一思想的历史事件加以梳理。

《左传》认为,不仅树君在民,强国也同样在民。鲁襄公九年的十一月,诸侯们集合在“戏”地召开诸侯盟会,郑国与楚国结盟,晋侯感到了威胁。当时晋国是晋悼公主政,会盟回国后,悼公与大臣商议怎样才能让百姓休养生息。当时六卿之一的魏绛请求对百姓施惠,把所有官员积聚的财物借给百姓,他的建议得到悼公的采纳。由此以后国家再没有积压的货物,路上也没有贫困的人,国君也不再针对人民获取利益。祈祷时用财货代替牛羊,宴请宾客只用一头雄性牲畜,车马服饰够用就行了。这样的惠民政策实行了一年,国家就有了法度。后来晋国三次出兵,楚国都不能与它争雄。晋悼公的惠民政策,同样是站在民本的角度上,先富民,再强国,进而达到了称霸诸侯的目的。

治国是如此,行军作战更应该以民为本。(哀公元年)吴王夫差的军队驻在靠近楚国的陈国,楚国的大夫们都很恐惧,说:“吴王阖庐善于使用他的百姓作战,在柏举把我们打败了。现在听说他的继承人(夫差)比他还要厉害,我们怎么办?”子西(楚令尹)说:“您几位只应当忧虑自己不相和睦,不用害怕吴国的侵袭。从前阖庐吃饭不吃两道菜,坐着不用两层席子,房子不造在高坛上,器用不加红漆和雕刻,宫室之中不造亭台楼阁,车船不加装饰,衣服和用具,取其实用而不尚虚华。在国内,上天降下天灾瘟疫,就亲自巡视,安抚孤寡和资助贫困的人。在军队中,煮熟的食物必须等士兵都得到了,自己才食用。吴王阖庐抚恤百姓,国力强盛,所以吴国就打败了我国。现在听说夫差住宿有楼台池沼,睡觉有嫔妃宫女;积聚珍奇,享乐为务;把百姓看得如同仇人,没完没了驱使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是先自取失败而已,哪里能打败我国呢?”战争未始,胜败已判,这论述的重心就在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德政”主张也是民本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左传》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德政”多有论述。宣公三年,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的戎人,在周朝的直辖地域陈兵示威。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铜器,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不会遇上魑魅魍魉这些鬼怪。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上天福佑。夏桀昏乱,把鼎迁到了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了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民本思想在《左传》中处处闪烁着令人警醒的光芒,时刻在告诫后来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政治思想,影响了历代当政者的执政理念。

五、革故鼎新

历史的脚步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在继承之后的再发展,全盘接收与全盘否定的做法,均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左传》在竭力维护周礼,也看到了社会的进步与变化。各诸侯出现的“礼崩乐坏”等的各种“僭越”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旧的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需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秩序和政策。下面以郑国为例较为详尽地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郑立国较其他诸侯国晚。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友被宣王封到郑地,在封地33年间,百姓都爱戴他。因为幽王宠爱褒姒,政事废弃,诸侯背叛。于是桓公在周太史伯的指点之下,把他的百姓从现在的陕西华县迁移到洛水东部,通过贿赂虢、郐两国国君,取得十座城邑,建立了郑国。郑武公、郑庄公等几位国君励精图治,国力渐盛。庄公之后,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郑襄公开始,七穆(指郑穆公的子孙)轮流执政。当时的郑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面就是鲁、宋,西北就是成周、卫、晋,西南就是陈、蔡、许和楚,周围还有许多姬姓、姜姓、偃姓及其他姓的小国,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周旋于列强环伺之中,常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面对内忧外患,郑国并未“多难兴邦”,人才却是出了不少,而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春秋政治改革家子产。鲁襄公三十年,子产在郑国执政,开始整顿国家的政治秩序。下车伊始,“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田有封洫,庐井有伍”意味着剥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物剥削取代了劳役剥削,剥削者用以进行劳役剥削的“田”失去存在意义,它们和其他田土一起被规划成均等的小方块而授与被剥削者,这就是贵族的“丧田”。政策实施之初,贵族非常痛恨子产:“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但是,新的生产方式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从而使剥削者得到了更多的剥削收入,3年之后,他们又歌颂道:“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子产的改革,使城乡组织井然有序,上下贵贱等级分明,田地界线清楚明白,沟渠灌溉通畅无阻,同时对敬业节俭者予以奖励,对庸怠奢靡者予以惩罚。

襄公三十一年,郑国重臣,也是子产的依靠者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就让此人去治理子皮的封邑,子产提出了在选人用人的观点。子产认为应该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如“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还有,子产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无以不表明子产在政治上的自信。子产的改革虽然没能挽救郑国的败局,但子产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治国理政的财富,足以让后人敬仰,难怪子产死后,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因循守旧固不可取,但完全否定也是要不得的。我们既要关注过去,更要致力于将来的发展,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更好的面对未来。

(责任编辑 胡爱敏)

张秀功,山东省聊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邮政编码 252000)

B222

A

1672-6359(2017)03-0034-04

猜你喜欢

子产郑国左传
做别人家的父母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申徒嘉和子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宽容的力量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子产受骗皮皮猪卡通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