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情

2017-01-24

中国民政 2017年18期
关键词:男童民政部残疾人

舆情

本刊点评

2017/09/01—2017/09/11

01

9月1日,据《南方都市报》揭露,长期遭受继母家

暴的渭南6岁男童鹏鹏一度生命垂危。一位志愿者以受虐男童的口吻发布文章《呼唤鹏鹏》,但是在得到了大量打赏后却拒绝交出打赏金给男童。

本刊点评: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诈捐事件。公众应该对民间慈善的安全性提高警惕,相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类似骗捐诈捐现象的新动向,及时弥补政策漏洞并给予有效打击。

02

9月1日,在慈善法实施一周年之际,民政部公布,

中国注册志愿者达5000万人,全国共认定和登记慈善组织2109家,513家获得公开募捐资格。

本刊点评:慈善法实施一年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从志愿者人数刷新纪录到慈善组织规范化、专业化。这一切都彰显着慈善法的实施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

03

9月2日,据中国政府网报道,三部门发通知: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将得到政府采购支持。

本刊点评:促进残疾人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政府采购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希望相关的政策力度能够真正落实落地,让残疾人都能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04

9月4日,民政部举行了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开通

仪式。民政部要求各地各类慈善参与主体依托该平台填报法定公开信息,对于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透明度差的慈善组织,将依法纳入执法监察范围。

本刊点评:监管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慈善组织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但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其效果将会更为明显。

05

9月5日,《工人日报》报道了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

园管理站所长张子培的事迹。他说:“请你把没走完的路指给我,让我从你的终点出发。”

本刊点评:他是《中国双拥》年度人物,他是全国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他是群众最贴心的民政人。更为重要的是,他是革命烈士的守护者,是革命精神的继承者,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06 9月5日,教育部针对“格斗孤儿”事件进行了回应:“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要发现一起纠正一起,还要对这些孩子提供帮助。”

本刊点评:细心的读者从以往的报道中可以发现,其实这些“格斗孤儿”最初是因为不符合当地学校的入学条件才辍学的,现在四川省教育厅正在督促进行整改。事件告诉我们,新闻热点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原因。只有找出关键,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07

9月7日,据《封面新闻》报道,去年底大凉山伪慈

善直播事件引发全国关注,7日,两名主播被判“诈骗罪”分别获刑三年八个月、三年六个月。

本刊点评:大快人心!这是打击“伪慈善”的典型案例。我们应该认识到,慈善法不是一部万能的、孤立的法律。它的贯彻实施依然任重道远。同时,案例也提示我们:慈善法的实施当和民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法律效力。

08

9月7日,据《江西日报》报道,江西省南昌市养老

机构、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及非经营性公益服务场所水电气价将执行居民标准。

本刊点评:养老机构、公益性非营利机构等组织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不应当被视为纯商业行为。政府相关部门有如此觉悟和认识,值得点赞。

09

9月10日,据《新华社》报道,武汉市福利院向全国为700多名孤残儿童觅“爱心妈妈”。

本刊点评:寻觅“爱心妈妈”创意新颖。然而,这一创意的背后暴露了一种无奈——此举是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断层”。解决“断层”的根本原因才是重点。

10

9月11日,据《经济日报》报道,国家卫计委发布的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其中专门进城帮助子女照看孩子的老人比例高达43%。

本刊点评:这是中华民族的民俗,“老漂族”一方面是为了养老,一方面是为了替子女照看孩子。作为公民,他们的“异地移居权”应该受到保障。期待相关政策得以完善,让他们不再有“飘”的感觉。

猜你喜欢

男童民政部残疾人
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一带一路”字样的社会组织
我骄傲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