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社区书院 打造精神家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厦门实践

2017-09-26厦门市委文明办

中国民政 2017年18期
关键词:书院文明社区

◎ 厦门市委文明办

创建社区书院 打造精神家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厦门实践

◎ 厦门市委文明办

社区书院总院全景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重要指示精神,创新社区治理服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促进市民终身学习,厦门市从2015年5月开始,在探索建设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群众议事和组织孵化于一体的社区书院上,进行创新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去年受到了中宣部、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已建成176家社区书院,占全市社区(村居)35%,形成了“四个一”(一套课程体系、一套信息服务系统、一套运行管理模式、一套教育保障机制)的运行机制,构建起资源整合、功能融合、队伍聚合和“无门坎”、惠民生,深受居民群众欢迎的“家门口”社区教育服务体系。

构建规范化组织架构。本着“统筹规划、分级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市级书院总部和社区书院教学点两级服务管理体系,形成“总部+教学点”的扁平化架构。其中,书院总部隶属市委文明办,担负培训指导、监督考评、课程研发、师资配送和信息网络平台管理等职能;各区以基础条件较好的某个社区书院为依托,建立区级社区书院指导中心,隶属区委文明办,担负统筹配送区级教育资源和承上启下、协调示范、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等职能;基层社区书院作为教学和活动的终端,在社区(村居)居委会领导下,组织居民群众开展教学和各种活动。从市级总部到区级指导中心、基层社区书院已建立起上下对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运转有序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创建多样化运行模式。根据区域特点、城乡差异、人口结构、群众需求等,倡导形成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书院不同运行模式并存的格局。建立理事会管理运行模式。由社区居委会书记担任理事会会长,吸纳社区有威望、有能力的热心人士担任理事会常务副会长、成员,引入社会公益组织,健全管理工作制度,突出由群众参与书院的策划、运行、监督、评估,实现群众自我管理、教育、服务和监督。此模式约占85%,农村和村改居社区以此为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以奖代补模式。把社区书院教育活动纳入政府购买社区教育服务范畴,引入专业社工团队等,为社区书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把社区书院建设工作纳入以奖代补项目,制定奖补办法。主要以城市社区为主,约占15%。

社区书院组织室外书法笔会活动

健全系统化制度机制。围绕社区书院“建、管、用”一体化,市委市政府“两办”和相关部门专门出台了《厦门市社区书院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规范全市社区书院授课经费管理办法》《厦门市市直机关部门参与社区书院建设工作方案》。两年多的实践探索,社区书院总结出了“构建规范课程体系”“健全课程资源投送机制”“‘五步法’对接群众需求”“居民‘点单’书院‘买单’开课”和“小手牵大手,书院好去处”等许多“课堂+活动”的经验做法,有力地推进了社区书院的建设发展。为适应书院总数年底过半的目标要求,目前,正总结研究制定“1+6”制度机制(一份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书院建设发展总的指导意见以及构建基层党建引领、日常管理运行、宣传教育融合、经费投入保障、年度考核测评、表彰激励等6份配套实施意见),为推进社区书院常态运行、充满活力、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制度基础。

开展大众化教育活动。建立起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有机融合服务内容和有序聚合群众组织的社区书院工作机制,对接群众需求,把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宣传思想文化基地和矛盾纠纷调解室等群众活动场所,统筹于社区书院这一平台,将社区各类群众组织都纳入社区书院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书院传播文化知识、开展文体活动、培育社会组织、组织协商议事的功能作用。目前,市、区、社区(村居)课程资源库已设置红色传承、科普养生等6大类3900多门系列课程,在较好地满足各类居民群众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也专题开设和积极组织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和活动。社区书院已开课3530多门次,开展各种群众性活动19000多次,市民参与达49万多人次;有100多起民事纠纷在书院得到了协商调解;有500多支社区群众文体队伍组织在书院得到了培育发展。经对12家书院1200名社区居民进行抽查问卷,居民对创建书院的满意度达92%以上。

突出精准化服务大局。作为市委、市政府主导和创建的社区书院,始终坚持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有所作为。今年以来,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围绕迎接“厦门会晤”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专门协调有关部门分别制作了垃圾分类、文明礼仪各6个系列精准化课程,投送到每个社区书院,进一步向居民群众宣传灌输,营造“迎金砖宾客,树文明新风”和“文明创建我们都是主人”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市在各种网站已登记注册的志愿者从去年的50万猛增到100万,其中实名注册登记的已达58万,直接保障“厦门会晤”场馆内的志愿者达2000多人;岛内两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324个,约占岛内小区总数的94.44%;老党员服务队、文明小主人等善行义举随处可见,崇德向善、邻里守望、礼让斑马线已蔚然成风,市民良好文明素养已凸显城市文明底色权重。

猜你喜欢

书院文明社区
朵云书院黄岩店
请文明演绎
社区大作战
江南书院
漫说文明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