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山寨社团』仍需持续发力

2017-01-24

中国民政 2017年18期
关键词:部委政绩观民政部

治理『山寨社团』仍需持续发力

2016年,民政部官网共曝光了十三批“山寨社团”名单,涉及非法社会组织上千家,引发了媒体讨论。2017年,“山寨社团”有所收敛,相关舆论也减少很多。8月中旬,一个自称“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的组织被媒体关注。在该组织“官网”公布的组织架构中,多名退休省部级官员、两院院士被其列入“顾问团”。“山寨社团”再次引发关注。

经媒体调查发现,所谓“顾问团”成员对此事并不知情,这个社团的山寨性质可以坐实。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截至目前,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军民融合”字样的社会组织,凡是冠有“军民融合”字样且自称在民政部登记的组织均属于虚假宣传。

《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山寨社团”为何会死灰复燃》称,有关部门多是以公布名单的方式向社会进行告知。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还不够。一些被曝光的“山寨社团”连“官网”都还在,只是暂时停止了更新。一方面,它们仍可能继续打着其他名头开展地下“业务”;另一方面,等治理风头一过,便可能“死灰复燃”。这要求清理工作必须超越一般的信息公开,上升到更为切实的治理。公布“山寨社团”名单,只是迈出了规范社团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在常态化管理与制度化防治上发力,才能有力清除存量。

《新京报》提出很多问题:假得明显的山寨社团为何能坚挺这么久?为何这些“山寨社团”专门瞄准地方政府招摇撞骗,能屡屡得手?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对山寨社团缺乏鉴别力?他们认为,山寨社团通常“拉虎皮作大旗”,动辄冠以中国、国家某某中心的名称,千方百计与国家部委机关扯上关系,具有一定迷惑性,是重要缘由。但从主观上来讲,还是有些人的非正常政绩观,以为能通过部委所属单位“架天线、搞勾兑”。从现实看,即使明知有些山寨社团身份可疑,个别好大喜功的地方政府领导为了炒作政绩,也可能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勾兑对他们来说,也是“刚需”。也正因非正常政绩观和荣誉焦虑症驱动,原本不难鉴别的山寨社团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

《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山寨社团早已臭大街,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但似乎“发如韭,剪复生”,改头换面,沉渣泛起。一些评奖左手给钱,右手发杯,一看就是假的,但为何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可用这八个字形容一些山寨机构与其上级山寨机构的关系。一些山寨社团之所以能赚钱,也与这八个字有关。作者建议,治理山寨社团乱象,需要“多管齐下”将其导向深化:其一,中央部委应率先垂范,做好信息公开,让下设的直属事业单位和挂靠社团易于查验;强化内部审批管理,特别是要对以独立法人单位二级三级分会、委员会等名义开展的活动进行专项整治。其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民政系统应当加强宣传和科普力度,让社会化公众了解社团查验方式,避免上当受骗。其三,对个别“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地方官员,要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严肃问责。

媒体评论深刻犀利,但他们却都忽略了一个现况:总体来看,通过民政部和相关部门的治理,“山寨社团”的活动已经大幅减少,“死灰复燃”的结论还为时尚早。我们相信相关部门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不断地加大管理力度,给“山寨社团”以严厉打击。

猜你喜欢

部委政绩观民政部
政绩观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研究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中央部委为2018年工作“划重点”==PDF为图片
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一带一路”字样的社会组织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十四部委启动全国节能宣传周
三部委出台《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
4部委发文规范轻型车排放标准
“法治GDP”变革政绩观
政绩观的历史性与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