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什么而活着?

2017-01-24罗素

中国民政 2017年18期
关键词:销魂罗素天堂

◎ (英)罗素

我为什么而活着?

◎ (英)罗素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我追求爱情,首先因为它叫我销魂。爱情使人销魂的魅力使我常常乐意为了几小时这样的快乐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爱情,又因为它减轻孤独感--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望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独。我追求爱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了圣者和诗人曾经想象过的天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尽管人的生活似乎还不配享有它,但它毕竟是我终于找到的东西。

我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想理解人类的心灵,我想了解星辰为何灿烂,我还试图弄懂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力量,是这种力量使我在无常之上高踞主宰地位。我在这方面略有成就,但不多。

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响回荡,孩子们受饥荒煎熬,无辜者被压迫者折磨,孤弱无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儿子眼中变成可恶的累赘,以及世上触目皆是的孤独、贫困和痛苦——这些都是对人类应该过的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减少罪恶,可我做不到,于是我感到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一次。

【简析】

伯兰特·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在他将近一百年的生活历程中,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

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选自其自传的序言部分,从中可以窥见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普遍意义,特别是他对人类的拳拳关爱之情,尤其令人感动,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我们阅读这篇随笔,也会深有同感。它短小精练,层次分明,充满理性的力量;同时又饱含巨大的激情,激发你努力向上,追求高尚纯洁的思想境界。

猜你喜欢

销魂罗素天堂
方萍霞
虞美人·平生难奈销魂雨
天堂湿地
鸟天堂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
天堂游
哪些话让男人最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