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古碉的历史文化
2017-01-24冷雅梅
冷雅梅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丹巴古碉的历史文化
冷雅梅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丹巴县不仅拥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中国景观村落”“东女国故都”等名片,还素有“千碉之国”的美誉,由此可看出丹巴碉楼的数量之多。丹巴的碉楼除了数量庞大以外,其历史沿革、分布状况、造型类型、建筑工艺等都颇具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其代表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与棘手的保存问题也有研究价值。
丹巴;古碉;民族;嘉绒
一、丹巴概况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属川西峡谷的一部分。任乃强在《西康图经》(地文篇)中载道:“丹巴包括丹东、巴底、巴王三土司,与明正土司属鲁密二十四村,及旧囤地,命名丹巴,集三土司之首字也。”丹巴1914年以三土司地置,属川边道。丹巴境内山脉大多呈南北走向,山高谷深,垂直差较大,因此丹巴的气候、物种、语言、民族文化、生产劳作方式等多变。丹巴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及历史文化都成为其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丹巴的“千碉之国”颇具代表,也是其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学术界众说纷纭的“嘉绒”,即居于丹巴县境内。“丹巴”藏语意为“山谷岩城”,此地区的藏族,惯称“甲绒娃”,有学者称“甲绒”即“嘉绒”
二、丹巴石碉的历史沿革
追溯丹巴碉楼的历史,还需放在甘孜州历史大背景之下。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古羌人中的若干分支,逐渐发展、演变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春秋战国之后,甘青一带南迁的古羌人与甘孜州本地人结合与发展,在康区称为“牦牛种”或“牦牛羌”。汉代时出现地理概念的名词“徼外”——指这区域内的人民过着原始游牧、以麦为贵的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民族大融合时代到来,甘孜的古羌部落逐渐被同化,分散为附落,从历史上消失。隋唐时西山诸羌兴起,丹巴为“西山八国”的嘉良夷地内。《隋书·附国传》:“嘉良有水阔六七十丈,附国有水阔百丈,并南流。”藏族学者德吉卓嘎集合岷江上游与大渡河沿岸出土的石棺葬的考古发掘材料,写成《试论嘉绒藏族的族源》一书,他认为嘉绒是《史记》所记载的夷民族的后裔,是以汉代的冉駹人(即戈基人)、隋代的嘉良夷为主体,在唐代吐蕃东进的压力下,融合当地羌人而成的一个族群。唐朝时,吐蕃入甘孜,藏传佛教加快了羌族同化,甘孜康巴藏族形成,并置东、西嘉良州,丹巴隶属雅州都督府。据《隋书·附国传》记载:“无城栅,近山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石巢而居,以避其患。其石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张,每级十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石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由上所述,丹巴及大小金川嘉绒藏族的石碉有确切考证。元朝对甘孜州采取“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政策,尊崇藏传佛教,同时以当地上层崇教人士以封号来统治地方权力。元朝统治者在甘孜北、南部设置朵思麻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此甘孜开始土司制。《明史·徐达传》载:“固实封疆,放其侵轶。”丹巴在明朝时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时康熙置巴底安抚司与巴旺安抚司。清乾隆遣张广泗两次率军征讨大小金川,均被嘉绒人打败,随即在北京香山仿照嘉绒人修建碉楼以研究大小金川战事。
三、丹巴石碉的分布及造型
丹巴古碉源自羌碉,以石构碉,其梭坡与中路的古碉最为盛名,数量也最多。《后汉书·西南夷传》载到:“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地有六夷,七羌,九氐……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至十余丈为邛笼”。古碉历经朝代更迭、战事与和平,直到任乃强到川西北考察时,记载到:“夷家皆住高碉,称为夷寨子,用乱石垒砌,酷似砖墙……尤为精美者,为丹巴各夷寨,常四五十家修聚一处,如井壁、中龙、梭坡大寨等处,其崔巍壮丽……”。“及番俗无城而多碉,最坚固之碉为六棱…凡矗立建筑物,棱越多则愈难倒塌,八角碉虽乱石所砌,其寿命长达千年之久,西番建筑物之极品,当数是物”。可知丹巴古碉具有多样性,其造型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一角、十三角之多。
关于碉楼的类型划分,笔者较赞同家碉、寨碉这一说法。家碉可分为连接上主人的房屋与独立两种。关于连接家庭矮房的家碉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比较省石料,经济上更实在;另一说是因为当地人民对碉楼的敬仰,认为居住在碉楼下的家庭更和谐顺利。寨碉多是具备多种用途的,比如古时的一个碉楼可兼具风水碉、烽火碉、界碉、战碉等功能。但民间又有房中碉、经堂碉、阴阳碉、姊妹碉等说法。
古碉是由乱石与木材垒成,需精湛的垒石技术,才能达到墙面光洁、上窄下宽、棱角分明的效果。古碉内分层修建,可高达十至二十余层,每层都有瞭望射击孔。顶层也风格各异,有三角形、长方形、凹字形等。至今丹巴地区大小金川流域及大渡河上游的藏寨仍保留着垒乱石成房的技术,且藏寨房屋形状与楼顶都仿照古碉的外观来修建。
四、嘉绒藏族的民族信仰及文化
“嘉绒”来源于“嘉莫查瓦绒”,“嘉莫”指女王,“查瓦绒”意为“河谷”,即女王河谷。传说女王居九层高楼,依山傍水。学术界对嘉绒藏族族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格勒与邓延良学者都认为嘉绒的祖先是羌人,另一种是蒙默提出的嘉绒来自于“夷系”民族。嘉绒指的是藏语对川西北十八土司所辖地区的称呼,指的是居住在大渡河上游及岷江右岸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藏族,藏区称这一地区的藏民为“绒巴”,意为农区人,族母系遗风较明显,通行藏文,信仰雍仲本教和藏传佛教,因处于边缘地带,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嘉绒人把居住的村落称为“寨子”,建筑多为石砌平顶寨房。在民间石碉还有“母碉”与“公碉”之分。除此之外,碉楼上的煨桑台也分“公母”。另有倾斜的斜碉,如丹巴梭坡有一座30度倾斜的碉楼,令人叹为观止。嘉绒藏族的家里都有供奉神灵的经堂,屋顶有崇拜诸神的标志,例如在屋顶的白石崇拜。村寨里女子与男子的成年仪式都是围绕古碉来开展的。
据说金川之所以叫金川不是因为清末民初的开采黄金,而是《清史稿》记载的“萨克萨谷,北茹寨,麦方熟,麦田十余里。”可见嘉绒先民的农耕技术。他们也信奉原始拜物教,相信神灵对民族的庇护之心,对神崇拜又敬畏自然。由于嘉绒藏族集中居住,他们的娱乐方式就是跳“锅庄”,群体载歌载舞,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嘉绒锅庄有“达尔尕底”(大锅庄)与“达尔尕仁”(小锅庄)之分。大锅庄在土司头人、达官显贵、活佛高僧带领下在重大节庆时表演,气势恢宏;而小锅庄多在没有长辈时唱跳,多轻快、活泼。锅庄歌词倾注了嘉绒藏族的生产修筑、战事变迁、气候变化、农业播种、生儿育女、男女对歌等内容,寄托了嘉绒藏族的悲欢喜乐,另外可围着碉楼唱跳,口口相传的锅庄歌词堪称其本民族百科全书的丰富内容。
五、结语
如今,丹巴古碉、藏寨及美人谷已成为丹巴的旅游名片。当地居民傍晚时分点起火堆,与游客一起跳锅庄,或许能从进入古碉内部参观的游客手上收取一定的参观费,还有来到当地观看古碉带动当地水果、药材、客栈等消费,他们能从这一层面了解到古碉在古时所不具备的经济价值。有人认为,各种现代化因素的进入可能会削弱丹巴地区的宗教村落信仰,但有学者说:“尽管现代社会喜好用经济方式作为其他事物的评判标准,但用一个设置去解释另一个设置却是有失偏颇的。”目前应成立专门的保护部门与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根据建设部出台的《紫线管理办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民族建筑及其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无论是对当地居民或旅游从业者,在他们聆听老人耳口相传的传说与事迹时,震惊之余仰望碉楼,也许已丢失对古碉维护及修复的工艺。但每当碉楼旁升起几缕松柏香烟,古碉仍威严地伫立在大渡河畔与崇山峻岭间,任战事与风吹雨打,甚至地震,它依旧坚强地守护着这方水土。
[1]任乃强.西康图经[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3.
[2]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3]德吉卓嘎.试论嘉绒藏族的族源[J].西藏研究,2004(2).
[4]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格勒.古代藏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绒藏族的形成[J].西藏研究,1988(2).
[6]邓延良.嘉绒藏族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1986(1).
[7]蒙默.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J].历史研究,1985(1).
[8]陈舒慧,邱霞.四川藏区丹巴村落的宗教信仰变迁再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6(4).
[9]陈震东,姬旭明.对甘孜藏族自治州甲居藏寨、梭坡古碉群、泸定桥和康定县民族建筑的保护建议[J].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2008(2).
G122
A
冷雅梅(1992-),女,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