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下的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探讨
2017-01-24云鄢灵慧
周 云鄢灵慧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31)
社会资本理论下的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探讨
周 云1鄢灵慧1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31)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分布广、分布不均、贫困程度深。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是造成我国贫困的首要因素之一,其贫困代际传递的实质就是父辈的贫困直接导致其子女也陷入贫困。这种恶性循环造成农村贫困户祖祖辈辈不能够脱离贫困,要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则需打破这根链条,让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不再发生。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则为社会学研究脱贫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社会资本;农村;贫困;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问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存在于一切国家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都一直存在并困扰着人们。贫困不仅仅指生产生活资源的匮乏,同时还伴随着社会隔离和贫困代际传递等问题。贫困代际传递这一概念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这样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在国际上,贫困的代际传递一般被认为是长期贫困最具实质性的界定,它不但是长期贫困的特征,同时也是造成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贫困的代际传递的研究被认为是治理贫困的关键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以及对社会资本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社会资本在职业获取过程中的作用印证了社会资本与贫困之间的内在联系。美国学者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作为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由个体与所属群体、组织、国家、社会结构的关系和个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二者组成。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必然会对其内部的个人行为施加影响和产生效用,已有的研究证明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在青年人创业、就业中发挥了作用。
一、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分析
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教育水平、家庭因素以及个人自身因素。研究数据表示,以上因素对个人发展与脱贫致富的能力有抑制或者促进作用。农村社会舆论、民族传统、农村风俗习惯等对个人的价值观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市场机制、个人进入市场的距离、市场风险对个人的选择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庭劳动力即家庭成员的多少对贫困家庭是否能脱贫有关键性的作用。如此复杂的宏观、微观因素决定了贫困代际传递成因的复杂性。
(一)社会资本理论分析-资本不合理流动制约农村的发展
汉尼芬(Hanifan 1916) 在提出“社会资本”时并指出“社会资本实质上指的就是一种社会关系,人们能从该社会关系中获取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本。人们对这种关系加以利用,以促成家庭的不断发展”,他还指出,社会资本是个人与家庭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纽带,而社会资本的多少则决定参与者在社会交往中所处的社会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扶贫问题研究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从社会资本角度下,对农村贫困代际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社会政治资本、社会文化资本,以及社会人力资本。学者李昌平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考察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贫困源于不合理的体制因素。不合理的体制实质性指的是阶级性。国家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一国必定有穷人富人之分。如我国的基本制度则包括一条,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因此,国家制度,运行模式必然导致贫困产生。同时,家庭中子女是否贫困与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实际调查中显示,父辈受教育程度越高,则家庭中子女的贫困率越低,如父辈受教育程度低,那么子女贫困现象明显凸显。研究表明:贫困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有着明显的正相关的关联。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必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较多,在其子女就业方面,父母教育水平高的小孩往往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很好就业,反之,小孩基本沿袭务农职业。
1.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的导向制约农村的原始积累
优先发展工业的经济体制造成了我国农业发展积贫积弱的现状,是造成我国农村大范围贫穷的原因之一。建国以后,为了追赶资本主义国家,努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我国不得不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工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的落后,直接导致农村贫困的窘境。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被低价收购,经工业部门加工后,以加工产品售出赚取中间差价的结果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改革开放后,经济政策有所倾斜,我国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认识到农业是维系国家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认识到农村的不发展是构建小康社会的刚性瓶颈,因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农村脱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农业基础薄弱,与现代工业社会相脱节;其次工农业产品的定价机制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整体的资源如资金、技术、人才仍集中在城市,阻碍了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
2.户籍制度使贫困代际传递加剧
为了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抢占城市资源,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出台了明确的户籍制度来限制人口的流动,导致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严格限制农民流向城市的措施,在当时一定程度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之前该制度固化了社会分层,限制农民的流动,导致城市农村经济发展不同步,农村发展问题凸显。自改革开放以来,户籍限制虽然不如之前严格,但二元户籍制度并没有因此消失,事实上,虽然农民现如今可自由流动,但农民因户籍制度限制仍不能与流动地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权利,这就掐断了农民向上流动的途径,造成贫困代际发生。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加剧农村贫困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最早建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制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而这些国家保障政策是没有将农民纳入保障体系内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养老则是传统的家庭反哺养老。众所周知,养老对于农村来说是一项非常重的负担,首先老人年老丧失劳动力后不能再进行生产,不能带来经济价值,同时还需对其投入一定的社会资本,如基本的温饱,穿衣等;其次老年人在年老之后,身体的衰老体现在各种疾病的突袭,农村由于医疗水平和经济条件有限,小病抗成大病,不懂得疾病预防,出现老年疾病频发,对子女的经济造成负担,加剧贫困程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加大了对农村的保障力度,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一时间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农民的保障要求,保障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体现在无论是保障的内容上、力度上、项目上都不及城市水平。
(二)农村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农村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长期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素质低下,掌握不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共同制约下的整体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仍停留在粗放型阶段上,农户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差,因而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优质农产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的覆盖率低,这些不足都导致了农村的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需要劳动者具备较高的劳动技能,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大多农村劳动者素质低,没有能力掌握先进技术,因而要发展现代农业急需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
(三)家庭因素:贫困者群体亚文化的不利影响
文化资本在我们的见证下,农村贫困从产生,到恶化,到积累,最终继承,周而复始,一代又一代。传统的农耕文明造就了我国两千多年的“重农抑商”,最终形成了被大多数农民所接受和认同的农业文化,即:“小农本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一系列农耕思想,同时以土地生产为基础的农民形成了安土重迁的农业文化心态。传统社会是以农耕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是家庭,而家庭还承载着人口生产、子嗣后代、满足精神方面需求、个人生存技能和文化道德教育、社会扶持等功能。宗族则是由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组成,形成宗族后,成员必须要按照既定宗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对的义务和享有极少的权利。这样就造成了集体个人利益失衡,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农业文化。优秀的传统社会农业文化曾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部分文化成分的落后性、破坏性凸显出来,使农村贫困问题进入一个产生——恶化——循环的锁链中。
(四)贫二代教育缺失在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的关键变量
劳动力素质是决定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容易接受和利用各种社会信息,适应性广,在行业中流动时也容易被接纳。劳动者的自身竞争力差,素质不高,在市场竞争以及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竞争优势不明显,这样无形之中减少和丧失了扩大就业和向非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机会。
在贫困地区,家庭困难的劳动者在接受劳动力教育的程度和观念上落后,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足,导致贫困农户少年儿童入学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调查,少年儿童失学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贫困而失学的占一半,上学愿望不强烈的占1/5。这就造成了家里世代务农,无法突破。即使随人口流动进入大城市工作,也终因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而淘汰,生活在贫困边缘。
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完善扶贫机制
1.参与式扶贫机制
参与式贫困是扶贫的新形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逐渐摸索出来的。所谓参与式扶贫是指政府提供给经济落后的村庄一些财务援助,为他们提供了参与扶贫的机会和表达思想的平台,让更多的农民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参与扶贫的全过程,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贫困与贫困代际问题,则需要不断提升农民的自我反贫困能力,即自立能力。参与式扶贫是运用了类似“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对传统的扶贫形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
首先在采取参与式扶贫机制过程当中,政府应充分强调农民的主体性。参与式扶贫从贫困者的基本诉求与需求出发,让贫困主体即农民直接参与到自身的经济发展与管理中去,包括扶贫政策的制定,项目的策划与方案的选择,设立专门管理项目实施情况与管理的小组,让农民自主管理,自我验收,提高农民积极性。
其次政府应赋权给农民。参与式扶贫过程就是赋权农民参与过程的权力。虽然农民本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亟需提升,但他们发展的愿望还是强烈的。因此,参与式扶贫主张让贫困农民享有知情权、发言权、分析权和决策权,政府和其他机构则是起到协助农民脱贫的作用。
再次应注重农民的能力建设。参与式扶贫旨在提高农民的参与扶贫的程度,加强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本领。农民所参与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都是与农民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涉及项目的实施、资金的管理、科技的推广以及教育设施的完善等等。
2.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扶贫贴息贷款是开展产业扶贫的基础。在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过程中,扶贫贴息贷款制度的改革是关系到扶贫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因此改革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扶贫贷款投向。将资金定点投放贫困户以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对帮扶扶贫共同致富的项目,产权清晰情况下,可提供适当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项目资金帮扶的重点对象。二是扶贫贷款发放。政府可放宽政策,对承办发放扶贫贷款的银行金融机构,均可作为扶贫贷款发放主体。三是扶贫贷款的贴息政策。扶贫到户贷款的贴息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采取直接或通过承贷金融机构间接补贴给贷款农户两种方式。
制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制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记录资金流动,为之后的资金绩效考评和监督检查提供依据。首先建章立制,促进扶贫资金规范化管理。规范报账凭证、程序、规范检查验收制度,积极推行扶贫资金公示制度、扶贫项目资金审批备案制度、公开监督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其次实行招投标和公示公告制度。扶贫资金分配和项目的安排,通过适当方式在扶贫项目所在地予以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增加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的透明度,杜绝虚报项目支出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最后深化资金的审核拨付。扶贫资金均成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统一拨付,推行扶贫资金专帐专户管理。扶贫部门对整个扶贫过程进行组织、控制、审核、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动态管理,包括评估、审核、拨付。
(二)加快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强化脱贫技能
政府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者,要让工作得到深入开展,必须制定年度计划,并对各地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为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建档,建立培训绩效考核制度以规范管理。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家庭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农民受教育水平低,观念落后,对待新知识,新技术可能会有排斥心理,难以接受。政府则必须联合村干部,大力宣传,优惠政策宣传工作落实到家家户户。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受培训群众充分掌握和了解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容、好处、目的、意义等,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在培训模式上要开拓创新,培训方式要多样化,比如本地培训,省内就业转移;本地培训,省外就业;与省外培训机构合作,共同合作办学培训;设立省外培训就业基地,满足贫困青壮年劳动力省外就业意愿,稳定和提高就业率;推行劳动者、企业、培训机构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这样根据各个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就业培训。
(三)充分利用非盈利组织,构建农村社会网络
让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到扶贫建设中来,这是由我国当前国情决定的。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更是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发达的社会网络,众多的社会团体,高度充分的信任,可以增进和谐合作,增加双赢行为,增强集体团结。同时,要努力促进民间组织的发展,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地建设,提高贫困群众对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度,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劳动力供求网络,做好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交流和咨询服务工作,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平台和服务体系,建立中心乡镇劳动力市场,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功能。要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统筹规划,要有组织地促进农村劳务输出,充分发挥非盈利志愿组织的积极作用,支持、动员非盈利志愿组织参与到农村扶贫的行动中来,为农村劳动力求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F126
A
1672-4445(2017)05-0062-04
2017-08-30
周云(1990—),女,江西抚州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助教,主要从事地方政府事务研究;鄢灵慧(1989—),女,江西抚州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媒介研究。
[责任编辑:钟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