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党员教育的思考

2017-01-24张艺君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村党员党员农村

张艺君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党员教育的思考

张艺君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必须辩证地看待新媒体给农村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农村党员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并遵循与时俱进、学用相促和软硬结合、兼容并包的原则,加大开发和利用新媒体的支持力度,规范和引导农村党员的新媒体认知,积极应对和消除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丰富农村党员教育内容以及创新农村党员教育方式。

新媒体;农村;党员教育

党的十八大强调需提升我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做好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坚实我党的执政基础。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世界由两极分化走向多极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国家间的经济、技术、科技之间的赛跑愈演愈烈,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给社会带来新一轮变革。新媒体环境下,各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依然面临种种挑战与问题。

一、新媒体为农村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辩证地看待新媒体给农村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以提高整体素质。

1.拓宽农村党员教育的渠道

农村基层党组织本身以农村为主,传统的农村党员教育就是在特定时间召集党员上党课等。新媒体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互联网、手机等多种渠道,大大丰富了农村党员的教育资源,并且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单调的现状,使得整个教育工作更加灵活多样。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部分电子产品已经普及,这为广大的农村党员提供了不尽相同又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另外,党组织利用这些多样的渠道制定出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党员的教育方式,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教育的吸引力,使得整个教育工作更加具有主动性。简而言之,新媒体的发展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拓宽了农村党员教育的渠道。

2.创新农村党员教育的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媒体的发展和党员教育的无缝对接提升了农村党员教育的层次。传统的党员教育尤其是农村党员教育的方法不外乎三会一课、领导干部讲党课、邀请专家讲解政治理论和形势政策等,这些教育形式和方法容易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当党员教育借助了新媒体的平台后,便能突破限制直接利用新媒体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创新各种教育方法,如搭建与党员线下教育互补平台、创办线上党支部、线上课堂等。依托新媒体,党员个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最新最全面的教育内容,党员教育也不再局限于几种特定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小范围集中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党员教育的规模。

3.提高农村党员教育的效率

新媒体的应用大大方便和改善了农村党员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教育。传统的党员教育模式往往是师为主,学生为客,师授课,学生唯命是听,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常常演变为填鸭式教育。新媒体下的师生关系,提倡的是主客体之间地位平等,互相学习、公开交流,深刻改变了传统“生”灌“硬”输的教学方式,扭转“师为尊”之看法,挖掘学生能动作用。[1]目前已经有不少党组织通过建立网站、论坛等手段来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激发农村党员的学习热情。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在农村经济方面的不断投入,如今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也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党员教育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作为目前社会舆论的重点传播阵地,部分人喜欢利用一些不良信息故意引导人们往“偏路”上带,特别是部分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不高,更加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加之网络覆盖不断进入到农村中,农村党员在获取信息上的手段、数量上也越来越多,但是部分党员不重视学习教育,无法用前瞻性的目光去认识工作,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目前的教育工作中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开大会、读文件或者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进行,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党员的不同需求。开会过程中教育方式方法的单一性、教育内容的局限性使得教育工作变得枯燥无聊,使得农村党员的主动意识不强。部分党务工作者缺乏运用新媒体开展农村党员教育的基本技能,无法熟练掌握新媒体,也就无法保证农村党员教育的质量。

3.党组织对新媒体舆论阵地的主流话语权不强,表现为在新媒体阵地中党的主流声音缺乏广泛性、优势性、主动性;和主流媒体相比,党建网站往往千篇一律,特色不明显,此类文章读起来吸引力不强,若非强制性要求则无法达到党员群众主动阅览效果。久而久之党建网站影响力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二)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党员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与农村党员群体的特点有关。一是其基数大流动快,基数大则管理起来更加困难,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党员离开农村迈向城市,而党支部一般设置在农村,故而两者之间联系日益困难,号召力弱,尤其是中青年党员;二是个体差异性较大,党员之间的年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政治觉悟等存在差异,导致年龄代沟、思想代沟;三是无职党员多,除少数党员为村干部承担一定的村务、党务工作外,近年来普通党员只要不违法犯罪,活动很少受到来自外界的约束。

2.与新媒体在农村利用率不高有关,党员线上教育渠道少。目前各级组织部门开展新媒体教育的方式少,除了党建网站难有其他新媒体教育渠道。其中,党建网站的内容也只是“一锅煮”,缺乏针对性,没有从农村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农村党员的实际需要。另外,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组织系统混乱的现象,新媒体的优势未能完全展示出来。

3.与新媒体环境下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有关。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组织意见和统一的运行机制,目前还是处于上级提出原则性要求,下级自发性工作的初级阶段,加上部分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进展不顺利的情况。另一方面,农村党员教育必要的硬件设备、软件设备以及教学资源投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改进农村党员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运用新媒体手段改进农村党员教育需遵循的原则

1.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学用相促原则

首先,顺应并紧跟世界潮流。我党在运用新媒体手段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世界性眼光,积极面对世界潮流,切忌关起门来搞改进;其次,赋予创造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只有将理论教育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检验已经获得的教育成果,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加高级的阶段,从而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3]教育工作不仅仅要增强教育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更加需要将这种理想信念成效转化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农村党员在受教育过程中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充分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其学以致用的水平,这就要求农村党员将教育获取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

2.必须坚持软硬结合,兼容并包的原则

对于新媒体下的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分析,其“硬件”就是指教育方式,是教育的架构和保障;“软件”指具体的教育内容,是农村党员教育的血液。坚持“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即坚持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结合与兼容,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网络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将一切不符合农村教育特点、农村发展实际、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全部变革。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吸收借鉴成功案例经验,当然并不是全部照搬,一味地搞拿来主义,而应采用理性的态度,利用结合优势,实现兼容并包。

(二)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

1.加大开发和利用新媒体的支持力度

为了能够有效在农村地区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应该扩大新媒体的覆盖面,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地区搭建各种网络窗口,实现平台的建设。例如,2015年10月,福建省开通了全国首个省级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党员E家),制定相关措施组织动员党员入驻“党员E家”平台,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流动性大、居住分散等问题。另外,在新媒体方面对终端站点设备进行更新与完善,资源适度向农村倾斜;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重点解决网速问题,不断增加农村网络宽带、站点通网数量,有效保证网络速率。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党组织在网络建设方面,利用网络电视平台开设了党建、农业、科技、法规等多个板块,并创新了教育方式,采用视频讲座、远程交流等方式,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农村党员素质提升活动,大大丰富了教育内容。

2.规范和引导农村党员的新媒体认知

首先,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各类媒体报道。作为舆论话语权的把持者,我们应该学会与之接触打交道,与媒体保持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其次,善用官方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官方媒体及时的和公众媒体沟通通过这些权威平台及时发布回应信息,与公众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公众疑问,增强新媒体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及时送达所需要的信息,做好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负面信息形成的原因、数量、影响力,做好信息分类,对负面信息做出正面回应,积极处理负面信息带来的舆论后果,引导群众阅览正能量信息,摒弃不良信息,最终赢得舆论话语主导权;最后,做好负面报道的预警工作。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应对负面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公布事件真相,用正面信息引导舆论,有效控制负面信息的传播,做好信息源头的监控工作,建立信息监控体系,加强信息审核;发现不良信息,及时妥善处理,切断传播渠道,压缩传播空间,从而构建新媒体良好的传播环境。

(三)丰富农村党员教育内容

丰富农村党员教育内容,应该在追求稳健发展的同时力求创新,“供其所需,补其所短,应其所变”。“供其所需”要求教育围绕农村党员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教育工作;“补其所短”要求教育者了解农村党员最需要的和最欠缺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育更需要耐心;世界瞬息万变“应其所变”要求教育以科技进步作为推力,因势而谋,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选择多维灵活授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结合农村发展战略、涉农政策法规、特色农业技术以及农村思想文化等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制定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农村党员先进事迹的专题片;围绕“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农村发展建设的内容,以提高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水平为原则,采用音频、计算机教学课件的方式,制作出一套具有特色乡土气息的教材。

2016年,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是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并提出要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积极投入活动当中。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以及农村党员的实际情况,可采取远程教育为主,对于方便上网的农村党员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提高教育质量。[4]针对比较年轻的农村青年党员可以采用一培一带的教育模式,鼓励老龄党员积极发挥自身的余热。

(四)创新农村党员教育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复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按照党中央有关要求,全国各级党组织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大胆尝试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为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党的思想理论渗透到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心中。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已覆盖高速网络,此时正是利用新媒体通过线上的方式对农村党员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抓住机遇运用新技术提高农村党员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

[1]崇左市江州区委党校课题组,王林茂.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新形式新载体新手段研究[J].桂海论丛,2010,(S1):163-167.

[2]吴荣军,蒋义刚.略论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J].南方论刊,2011,(02):72-74.

[3]唐晓清,姚桓.农村党建新课题:重点解决农民党员政治入党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01):35-37.

[4]方家胜.学习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4):94-96.

D267.6

A

1672-4445(2017)05-0052-04

2017-07-23

张艺君(1992—),女,福建漳州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责任编辑:张乔娜]

猜你喜欢

农村党员党员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我是党员向我看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380名农村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党员标准是什么?
多措并举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
富裕县 设立农村党员创业扶助基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