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探析

2017-01-24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绿色

王 芳

(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陶瓷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探析

王 芳

(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景德镇得名于瓷、亦闻名于瓷,其制瓷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但近年来,陶瓷产业的发展与世界瓷都的称谓相去甚远,且落后的生产模式和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导致高能耗、重污染、低环保的生态现状。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景德镇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有效破解生态难题的应然之义,是资源耗尽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振兴瓷都的重大契机。

景德镇;陶瓷产业;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的“黑色发展”[1]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为此,人类发起了绿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对生态发展的研究由来已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是对40余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刻总结和理性判断,是经济新常态下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经济的永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是经济新常态下一种新动力,也构成了一种新的生产力。绿色发展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观,意在谋求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保证了后代公平享有良好环境的权益。

绿色发展意味着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它引起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的多重改变,进一步释放改革动力,促进创新驱动能力提高,推动生态文明制度的完善,营造生态文化良好氛围,逐渐形成一个制度建设完善、价值共识凝聚的良性发展途径。其追求目标主要表现在:一是强调整体性。绿色发展首先强调各发展要素相互关联、协同发展,发挥整体效力,而不是仅仅靠某一发展要素单打独斗,用全局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各发展要素间的矛盾关系,并通过制度、科技及经济等手段使其融合发展。二是突出协调性。绿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厘清权益和责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协调,在各分系统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良性机制,协同发力共促绿色发展。三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充分推进“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加快新兴产业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再生资源研发,加强绿色循环经济建设。四是提高环境可再生能力。从生产、生活、消费上推行绿色化模式,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与浪费,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的保护与生态修复,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五是注重平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间关系,推动三者效益相统一,以绿色化为支撑重建三者之间的新平衡关系,使结构更加合理、效能和综合效益更好。

二、绿色发展对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现实意义

景德镇得名于瓷、亦闻名于瓷,其制瓷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工业化起步特别早。但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由于受陶瓷产业官窑文化所产生的订单式经营模式的束缚,及市场意识淡薄,创新不足,资源整合的不合理产生的产品单一,使得国营十大瓷厂顷刻间倒闭,景德镇陶瓷产业错失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瓷都地位也名存实亡。具体表现为:一是知名陶瓷品牌缺乏,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集群效应较差。2016年度“中国陶瓷十大品牌”几乎被广东省垄断,景德镇无一品牌上榜。国内市场如此,国际市场亦不乐观。二是设计创新型人才和销售人才缺乏。据经济学的“微笑理论”,产品前期设计和后期销售附加值较高,而中间的生产环节附加值较低,景德镇的陶瓷生产现状恰是模仿严重、创新不足、销售渠道较窄。虽有全国唯一的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大学,但其培养的人才鲜有留下扎根创业者。三是陶瓷文化继承不够、接续不足,资源利用率较低。

陶瓷发展观念向绿色发展的转变,有利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陶瓷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传统陶瓷产业是一种资源耗尽型产业,资源消耗量大、环境破坏严重,转型升级为绿色发展后,一方面有利于绿色建设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在创新驱动下,有助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及高附加值新兴陶瓷产业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景德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适应经济新常态,形成发展新动力。其次,有利于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3]。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有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优势,绿色发展的转型、积极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互惠共赢,同时吸收融合先进文化推动陶瓷产业发展,有助于重塑世界瓷都的形象、提高其国际地位。三是有助于发挥陶瓷文化的比较优势。从文化发力,向文化借力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陶瓷产业的绿色发展转型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景德镇悠久的陶瓷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千百年来,陶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世界,陶瓷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绿色发展理念所引起的产业升级,有利于陶瓷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陶瓷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陶瓷器物、古遗址及制瓷体系均彰显着古陶瓷的独特魅力风韵,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对景德镇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景德镇陶瓷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初探

(一)制度自觉:完善陶瓷产业绿色发展的制度支撑

制度自觉是对绿色发展制度建设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对制度发展和完善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建立和完善制度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4]。绿色发展制度建设有利于规范发展行为、维护代际间发展的公平,制约非绿色发展行为。政策支持激励绿色发展行为,为陶瓷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陶瓷产业绿色发展考评体系。景德镇应依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陶瓷产业发展基础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整体情况,改变传统的以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为核心的考核标准,更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友好持续发展,制定切实可行且具有远瞻性的绿色发展目标,比如经济总量的绿色化指标、生态环境的补偿指标、低品位瓷石利用率、颜料燃料的空气污染指标、陶瓷废弃物处理等等。其次建立严厉的环保奖惩机制。奖励污染物减排技术创新,加大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强化污染物治理,做好环境监控和风险评估;健全环保执法的独立性,通过制度来消除各种因素对环保执法的干扰;突出环保标准,抬高陶瓷企业的准入门槛,加强环境监测与监察执法,用制度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特别对烧成技术、釉料配方技术以及低品位瓷石的提炼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技术革新[5]。

(二)质量自觉:实现陶瓷产业绿色发展的推进剂

景德镇陶瓷产业模式具有零散经营、小规模比重大、质量标准意识不强等特点,耗能高,对环境污染较重。同时,生产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标准,必将导致陶瓷产品合格率不高,大量劣质陶瓷涌入市场,这一方面极大损害市场对景德镇陶瓷的质量认同和价值认同,严重降低景德镇陶瓷的市场信誉;另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利于陶瓷产业创新发展,不利于产业化聚集和规模化生产,难以形成集约化、低碳化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目标。坚持质量自觉,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绿色发展的推进剂。

1.坚持质量自觉,主要严把质量关。一方面企业自觉遵守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对陶瓷生产各工艺环节严把质量关,做好内部自查与生产监督,确保产品高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加强质量监管,严格市场陶瓷产品审查标准,坚持质量为导向,控制低劣不合格陶瓷制品在市场上流通;再次要抬高陶瓷企业的准入门槛,制定执行严格的绿色化陶瓷生产标准,从源头上筛选剔除掉劣质陶瓷生产企业。

2.坚持质量自觉,就要突出人才的主体地位,自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景德镇陶瓷产业质量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复投入较为普遍,陶瓷生产多处于中低层次徘徊,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鲜有高质量产品,在陶瓷生产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核心技术上还相当缺乏,这就造成了产品质量无法达到国内一流产品标准,更不用说国际中高端市场,部所、省所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试验室,转化为市场产品率远远不够,助力陶瓷产业发展远远不够。由此,需要构建完整高效的产学研体系,密切陶瓷生产和陶瓷科研的关系,切实发挥二者在陶瓷产业绿色发展升级中的互促互助关系。充分发挥景德镇雄厚的陶瓷科研资源优势,针对陶瓷产业中对国际依赖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积极搭建科研机构对生产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畅通二者之间的交流渠道。

坚持质量自觉,就要打破对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盲目崇拜,坚守景德镇传统优秀陶瓷文化立场,立足国内外成功经验,面向时代和大众需求,积极打造具有瓷都特色、中国特色的知名陶瓷品牌,整合陶瓷生产资源,产生高质量陶瓷辐射效应,进而带动整个陶瓷行业质量的普遍提高。

(三)创新自觉:陶瓷产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的不懈动力

创新是陶瓷产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的力量源泉,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如何吸引来人才、留得住人才、培养出人才是当务之急。就目前而言,一方面,知识产权意识的普遍缺位导致创新的“溢出效应”增加,陶瓷生产特别是艺术陶瓷生产门槛较低,企业短期内创新成本降低,但长期看容易形成锁定效应,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因为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市场很快就会产生“搭便车”的模仿行为,高投入难以得到高回报必将导致整个行业创新乏力。另一方面,相对沿海城市而言,景德镇无论是城市配套建设还是人文精神(比如小富即安思想普遍存在)都有差距,这对人才的引入和保留形成很大阻力。市场是创新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投放市场,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等信息反馈,查找创新产品的不足以论证改进,并再次投放市场,如此反复,创新必将更加有效成熟,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更能占有市场。

1.坚持创新自觉,就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与保护,针对性完善陶瓷艺术知识产权法,加大执法力度,保护和鼓励自主创新[6]。相对模仿来讲,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研发至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寿命过程中,自主创新比重越大,其产品附加值就越高,对自我品牌的创建越有利,对原材料的依赖性就越低,市场竞争力就越强,绿色发展就越容易实现。加之现在,景德镇陶瓷产业低端产能明显过剩,传统产业项目投资趋于饱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为其提供了机遇。

2.坚持创新自觉,要进行机制体制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陶瓷产业体系,带动陶瓷产业发展升级以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调整和完善融资方式、投资方向,优化配置资源;设立陶瓷产业创新发展专项基金,扶植自立自主创新;构建政府、科研院所、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加大平台间资源共享,降低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成本;进一步加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完善医疗、教育、人文、创新环境、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平等城市配套建设,为人才的吸引与保留夯实基础;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尤其是现代管理型人才、高技术专家型人才、市场营销型人才以及工匠型产业工人,完善人才体系建设;深入挖掘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汲取其营养成分,传承好陶瓷文化。

3.坚持创新自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打牢支撑基础。打破现有的陶瓷创新资源垄断壁垒,构建新式科研机构与院校间的管理体系,畅通创新要素在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流通渠道,降低创新要素的交易成本,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逐步推进陶瓷产业集群发展,充分调动集群内部的协同创新,全面推动陶瓷产业整体发展。

(四)文化自觉:将传统陶瓷文化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当代竞争优势

文化自觉,就是历史地看待景德镇陶瓷文化取得的成就、现代陶瓷文化的优点和不足;辩证地看待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国内、国际陶瓷文化的差距,立足实际,自觉自醒,积极探索实现陶瓷文化自立自强的途径。文化自觉,首先不能自卑。坚决反对陶瓷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国内外先进陶瓷文化既充分肯定又不妄自菲薄,正确认识景德镇优秀传统陶瓷文化的当代价值,在积极汲取营养成分中探索景德镇当代陶瓷文化的发展壮大路径。文化自觉,其次不能自大。不能因循守旧、掩耳盗铃,只看到长处而漠视问题和不足,要深刻认识传统陶瓷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做好批判性继承、转化和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陶瓷文化的时代内涵。文化自觉,三不能自虐,要杜绝陶瓷文化全盘西化的激进行为、防止陶瓷文化的自我殖民对民族优秀陶瓷文化的损害,积极创新,将传统陶瓷文化的比较优势转换为现代陶瓷产业的竞争优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虽然这是基于农业社会低生产力水平的朴素绿色发展理念,与现代高生产力水平的绿色发展理念不尽相同,但二者本质上却一脉相承。这种文化理念发展比较稳定、影响持久且深远,绿色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支撑。这一文化理念追求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对陶瓷产业则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倡导低碳、循环、降污、低耗能的绿色生产方式。

文化自觉,就要立足优秀传统陶瓷文化,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陶瓷文化,主动创新和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景德镇被誉为世界瓷都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有经久不衰的创意,并融合了多元文化的智慧结晶。从文化发力,向文化借力已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业也已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经济地位也越来越突出。这也成为景德镇突破发展瓶颈,摆脱发展困局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和关键突破口。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首先要突出创意的核心地位。创意是创意人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具有首创的创意设计与作品,二是现有产品的创新性发展,只有引起消费者共鸣的产品,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强化创意劳动的原创性,将创意贯穿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全过程。其次要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灵魂,也是再创造的基础。包容的创业环境、求变的创新意识、宽松的机制体制,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创意不断涌流的助推剂。消费者是受各种文化熏陶的综合体,其消费眼光逐渐从批量化的流水线物品转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三要坚持创意的可持续性。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在于,其更加突出创造性劳动,且文化附加值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有形资源成本逐渐减弱。其强调对无形资源的创造性开发,而这些无形资源随着创意实践进行不断丰富。这些资源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可持续性。就消费者喜好而言,经济时代越来越倾向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价值、文化价值,这种价值已不同于简单劳动,它具有高附加值,尤其是原创性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自觉,要因地制宜打造陶瓷文化主体旅游。景德镇陶瓷文化雄厚,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丽,水土宜人。御窑厂、古窑民俗博览区、民窑博物馆、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古窑址、东埠码头、三宝陶艺村及陶溪川等等,不胜枚举。着力打造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发挥陶瓷旅游的强大推动力作用,扩大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同时,应重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确保文化资源的共同性与公正性。社会发展有其必然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要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统筹城市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深刻汲取部分地区破坏性开发的惨痛教训,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以旅游为牵引,带动经济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并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同时,文化资源的享受上要体现公平性。不能以牺牲后代公平享有文化资源的权益为代价,统筹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关系,实现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

[1]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J].中国水利,2011,(06),25-26.

[2]于成学,葛仁东.资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6),121-126.

[3]朱虹.关于加快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升级的思考[J].中国陶瓷,2015,(11),1-4.

[4]秦宣.制度自觉、制度自信和制度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论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4,(03),15-20.

[5]邬晓霞,张双悦.“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及未来走势[J].经济问题,2017,(02),30-34.

[6]杨宜勇,吴香雪,杨泽坤.绿色发展的国际先进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8-24.

F127

A

1672-4445(2017)05-0039-04

2017-08-20

王芳(1982—),江苏南京人,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经济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学、陶瓷经济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钟 晟]

猜你喜欢

景德镇陶瓷绿色
绿色低碳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