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观视域下我国文化自信建设探究
2017-01-24张婷
张 婷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社会主义研究】
马克思文化观视域下我国文化自信建设探究
张 婷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在马克思文化观的观照下,一方面从文化自信的物质源泉、思想源泉和价值源泉三个主要方面认清文化自信的原因生成,从而在理论层面寻找到文化自信的源头和底气,另一方面立足解决文化自信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出路, “人民主体”观念的现代性诠释,全球化视野的国际性展望三个关键点的把握,从而在实践层面给予文化自信行动指导。
文化自信;马克思文化观;生成;发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软实力日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化自信也日益彰显出自身的价值。只有在马克思文化观的视域下,建构文化自信生成和发展的大厦,才能辩证地看待我国自身文化的利弊得失,全面深刻地处理与外域文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文化观的三大要素
(一)社会实践:马克思文化观的逻辑起点
实践的观点是文化生成的逻辑起点。文化的社会实践性是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在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之前,人们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对于文化观则坚信文化史观。人们认为文化是人们头脑中幻想出来的东西,与实践无关,甚至是实践的对立面,带有虚幻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政治性质,历史则只是少数杰出人物随心所欲创造的产物。
在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之后,人们认识到文化不是人主观意识的产物,文化的演进过程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发展。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由它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决定,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既可能超越现阶段的经济条件,又可能滞后于所处的经济状况,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文化的繁荣都与其所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联;每一时代的文化都继承了上一时代的优秀部分,又创造了与本时代社会实践息息相关的内容。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否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是衡量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既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是检验文化进步、思想解放的唯一标准。
(二)批判意识:马克思文化观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文化观在演化过程中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作为唯物的世界观,马克思文化观以批判的意识和缜密的思维揭示了文化世界的一般运动规律,展现了唯物主义的文化立场;作为辩证的方法论,马克思文化观以批判的态度和求实的行动“破旧立新”,勾勒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文化图景,确立了辩证运动的文化研究方法。
马克思文化观对资产阶级文化进行理性的批判,一方面,马克思肯定资产阶级文化在破除封建腐朽思想方面的贡献,认为“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1](P404),“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文明的国家”[1](P422)。另一方面,他又对金钱拜物教作出本质性的批判。
马克思文化观视批判为手段,以继承为目的。首先,马克思正是通过宗教批判、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等理论层面的批判,分辨了其中不利于文化进步、思想解放的糟粕,从而实现了对文化史观的摒弃,端正了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其次,马克思以批判践行着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因此,每一时代的文化既继承了过去的优秀文化,又创造了牵动本时代脉搏跳动的先进文化。
(三)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文化观的价值追求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是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前提。文化的主体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从现实的人出发就要立足于“现实的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在历史的大逻辑中彰显马克思文化观的人道主义现实关怀。资本主义时期,文化只是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手段,人民也只能依附于产品。社会主义时期,生产资料私有制已不复存在,剥削人的制度已根本消除,人民成为国家最具有话语权的主人。在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时期,将做到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从而实现马克思所期待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422)的那种“联合体”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文化观把现实的个人作为文化的主体,始终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批判一切束缚人、压迫人、统治人的异化力量,并通过文化的建设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文化观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文化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文化观视域下文化自信的生成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建设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文化观的实践要素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指导,特别是实践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是建设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P32)他认为,物质生产及宗教、国家、艺术等生产的特殊方式规定着文化的客观内容、历史形态。因此,建设文化自信只有立足一定的物质基础,才会有实现文化自信的可能性。
生产力的发展为建设文化自信奠定了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精神交往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起初都是直接同物质活动、物质交往交错在一起的,均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同时,人们也受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因此,生产力发展和交往的制约关系,不仅推动生产力的向前,而且积淀建设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马克思把文化问题的研究同经济基础分析、制度分析联系起来。脱离经济发展、经济关系的文化研究没有可依托的物质土壤,脱离制度分析的文化研究则缺乏主流价值的引领。因此,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秉承马克思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从注重物质基础的发展和制度层面的完善这两方面加强对文化自信建设的指导和巩固。
(二)多元化的思潮是建设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
马克思文化观的批判意识要素为分析多元化的思潮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对当下良莠不齐的思想进行批判辨别所形成的多元化思潮,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思想源泉。
在多元化思潮的批判中,肃清错误思想,辨识可取之处。一方面,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涌入,多元化思潮以意识形态的文化形式不断渗入,将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混乱,造成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文化既蕴含民族个性又带有世界共性,各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形成多元化浪潮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一种能走向世界的文化必然有可取之处,取其可取,不断丰富,才会有更加雄厚的自信底气。批判意识不仅使我们在多元思潮中辨清真假,而且有利于文化自信建设。在批判中认清错误思潮,防范其对民族文化的冲击,避免文化自信建设因错误思想的腐蚀而失去新鲜思想的滋润。在批判中促进健康思想的传播交流,辩证吸纳各民族文化中能“为我所用”的部分,才能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新内容,开拓新视野,让本民族文化更加自信,让文化自信建设有健康的思想源泉。
(三)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是文化自信的价值源泉
马克思文化观所强调的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昭示着文化自信建设的价值追求。因此,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思想影响下着眼于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是文化自信的价值源泉。
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看中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力图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在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已由过去关注人民群众肚子的饥饿转到了关注人民群众头脑的饥饿,物质的发展虽已满足了身体生存的需要,但是,精神生产的滞后却无法满足于群众对先进文化的渴求。当邓小平解决了身体饥饿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抓。随着文化产品日渐涌现,文化活动日渐丰富,文学、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等的表现形式、内在思想、科技载体都紧跟时代潮流,契合人民需要,满足人民呼声。我们不仅对自身文化做与时俱进的改造,而且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引进外来优秀的文艺作品,开拓人民全球文化的视野,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风情。
只有真正认识到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是文化自信的价值源泉,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有存在的意义。可以说,今天的我们比任何历史阶段都有更为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持有更加开阔包容的心态,拥有更加光明的复兴道路,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具有自信的底气。
三、马克思文化观视域下我国文化自信的发展
(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
1.批判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运用马克思文化观的批判意识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而且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批判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冷静客观的态度,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在传承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与时俱进地改造,增添中国软实力的自信。当然,传统文化的考察必须放置于特定的历史或现实的情景中,才能在传统的范围内打破传统。
此外,分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我们传承文化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繁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只有以一种优秀文化的标准去筛选文化中的精华,才能为我们在庞杂的文化辨析中指明道路。只有在批判的批判下,继承的继承中获取的文化才能为文化自信增加养料。
2.发展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以马克思文化观的批判意识,在实践中厘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对其进行发展创新。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形成的新文化才能反映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求。实践性质的文化愈丰富,愈能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文化也就愈自信。因此,文化自信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其发展创新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
首先,发展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依赖顶层设计的完善。重点是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并加大实施和监督惩罚力度,从而营造文化创新的绿色环境;要点是加强政策保障,尤其是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和相关文化项目建设的强度,从而增强创新文化的物质保障。其次,发展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扩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手段。重点是推进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开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从而巩固文化创新的根基;要点是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综合运用媒介载体和创新表达方式的手段,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培育优良家风家教,加强港澳台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从而开拓文化创新的领域;难点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通过编写幼儿文化读物,修订小学课程教材,推动高校相关文化学科建设,加强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从而深化文化创新的深度。最后,发展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根植生活实践。为了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必须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以延续城市文脉,必须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以彰显乡镇风采,必须培育现代企业文化以再现企业活力,必须丰富文化节日以书写民族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对继承下来的优秀部分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发展,这样沉淀下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文化自信建设必须吸取的营养。
(二)以“人民主体”观念支撑文化自信
1.人民群众对文化创造的历史积淀支撑文化自信建设
马克思文化观既强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又重视人民群众在文化自信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3]只有追溯历史,审视人民群众在特定时期的文化创新,才能够支撑文化自信建设。“在历史时期更替中,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P121)因此,每一代历史更替下的继承都来源于过去所沉淀下来的、与当时历史阶段实际相符合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做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改造。一方面,当代的人民群众拥有着更加深厚的历史积淀,拥有着前人留下的更殷实的优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还拥有更广阔、更深层次的社会实践,历史文化成果的积淀和社会生活实践的积淀支撑着文化自信的建设。
2.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支撑文化自信建设
作为文化自信建设主体的人民群众既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创造文化成果,又要发挥其能动作用,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支撑文化自信的建设。
首先,人民群众中的知识分子在文化自信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对文化的自信,主要来源于对历史上文化经典和文化名人的崇敬。当下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增加文化自信的做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文化名人和不朽名著的保护。文化名人引领文化创新的前沿,文化名著承载文化传承的遗产。知识分子应该以人民为中心,不受市场利益的导向,通过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创作出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共鸣的优秀作品。我们只有拥有了一支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队伍,一批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才能在硬件上有文化自信的底气,才能撑起文化自信的建设。
其次,建设文化自信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在文化自信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工人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强调领导干部的领头羊作用,展现公众人物的示范榜样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宣扬先进模范的表率带头作用,倡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牵引作用,彰显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带动作用,从而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支撑起整个文化自信的建设。
(三)以全球化视野延展和开拓文化自信
1.外来文化的民族化丰富文化自信的内涵
当代境遇使整个世界都处于极为深刻的文化转型时期,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各民族文化间的交融和碰撞。但是,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全球背景下,资产阶级的文化仍然是居主导地位的强势话语,这必然会导致向我们涌来的资本主义主导下的文化浪潮参差不齐,即使是世界文化的优秀部分,由于本身文化的阶级属性,也面临着怎样让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中国民众所接受的问题。因此,通过外来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来实现二者更好地融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过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基因与中国当代社会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才能实现外来文化的民族化,才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全球视域下对外来文化民族化的关注能够拓展中华文化的自信内涵,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鲜活的文化资源。
2.民族文化的世界化拓宽文化自信的外延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对世界历史境遇下的文化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世界历史”的概念,用来描述人类历史的整体性和有机性,特别是用来概括大工业以来开创的各个国家和不同民族走向“一体化”的历史时代。马克思把“世界历史”的发展描述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P404)反过来,“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P404)。从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P404)由此可见,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洪流中,每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各国都逐渐意识到了民族是世界的部分,反之,世界是民族的整体。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须放在世界文化共同发展的语境下去讨论。我们只有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借助世界文化发展的顺风车,以力借力,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民族文化的时代化和世界化。这既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又拓宽了文化自信的外延,使文化自信建设不拘泥于本国本民族的范围。
3.世界文化的一体化开拓文化自信的空间
在世界历史境遇下,文化发展的整体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推向前进。马克思预见到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指出过去民族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状态必然会被民族间的交往打破,“物质的生产也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404)他强调世界文化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构成的。从更深层次讲,世界历史境遇下,工业文明以前的自足、零散的文化必须以某种形式在内容、结构、要素等层面发生变迁,从而汇入世界整体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使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共存的局面。
文化自信建设不仅要顺应本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规律,而且不能忽视世界文化的整体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将各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的个性与世界文化的共性相结合。只有拥有全球化背景的文化自信建设,才能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享有更广阔的空间,才能使文化建设有更深刻的自信。
我们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民族生存的土壤,都有自己的本色和独特性,从而自觉地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强交流学习,借鉴吸收,不隔阂排挤,取而代之。我们认识到尊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就是尊重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的尊严。每个民族既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尊重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作为马克思文化观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坚信,在世界历史境遇下,未来文化发展的大势必然是“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P421)与实现同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共产主义文化。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D61
A
1672-4445(2017)05-0025-05
2017-08-08
张婷(1993—),女,安徽阜阳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责任编辑:钟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