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视域下的网络空间话语权建构
2017-01-24李岁月
李岁月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领导权逐渐被网络这一新型媒体不断边缘化,并有取代的趋势,网络逐渐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样多变,尤其是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浪潮的此起彼伏,一些错误的、腐朽的思潮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便利“趁虚而入”,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对于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形成了一种无形挑战,动摇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基础和党的执政根基。网络空间成为继陆、海、空、天后的“第五空间”,并且逐渐成为意识形态争夺战的主战场。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网络强国,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网络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赢得这场虚拟战争并把握话语主动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科学把握“话语权”内涵是建构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前提
正确理解 “话语权”的基本内涵是科学分析“网络空间话语权”这一概念的必要前提和逻辑基点。话语权的“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法律层面的“权利”,即“right”,即指法律赋予的对于话语使用的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另一种是政治层面的“权力”,即“power”,它关涉话语资源的支配,正如福柯所指出的:“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起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1]。可见话语权蕴含的是一种以权力支配为主要特征的博弈与认同,而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更多是话语权这一“神秘面纱”背后隐匿的权力,即power。“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践的话语从权力关系的各种立场建立、培养、维护和改变世界的意义。”“作为一种政治实践的话语不仅仅是权力斗争的场所,而且也是权力斗争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话语实践利用了那些孕育了特殊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习俗,而这些习俗本身及它们之得到表达的方式是斗争的焦点。”[2]选择哪种表达方式和如何选择都是话语权问题关注的焦点,它涉及话语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公平正义等问题。因此,话语权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目标,它意味着话语权力资源的支配,掌握话语权成为任何国家、民族、政党安身立命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文主要围绕话语的权力属性进行分析,话语权的争夺本质上是一场资本逻辑统治下的权力争夺战。
主导和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成为网络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可以说,网络空间话语权的争夺就是在互联网场域中展开的一场意识形态争夺战。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伴随网络第五空间的拓展以及网络的虚拟性和不在场等特点,使得话语权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出现了去意识形态化倾向,所谓去意识形态化并不代表抹杀掉或者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而是解构、重构主流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讲,话语权不过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权力体现,所以话语权必然带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并为统治阶级服务。
当前,我国从根本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在网络空间话语权建构过程中要将这二者贯彻并融入其中,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网络空间话语权建构过程始终,把握网络自身传播特点和规律,反映民众利益诉求,真正将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于民众心中,但前提是理论自洽性,是否彻底,“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一步。
二、网络空间话语权建构的必要性
冷战思维模式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公开的赤裸裸的战争已经转变化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隐蔽争夺战,从硬实力的军事科技的竞争转向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和平、发展与合作时代主题的转变客观上使得激烈的冲突和较量与当下境遇不相符。网络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转变话语方式,话语体系,抢占网络空间这一新阵地,主导舆论方向,网络空间话语权建构成为互联网新常态下一项必要而紧迫的议题。
(一)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
新时代条件下,网络安全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素,习近平把网络安全提升到与国家信息化以及现代化平行的重要高度,指出网络信息化关乎国家安全,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它 “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4],把握网络空间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强国利用经济科技等优势从未放弃过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前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美国更是加紧对网络空间资源的开发步伐,步步紧逼,2011年美国白宫发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Cyberspace)报告,明确美国网络空间战略的核心原则、范式以及责任,勾勒出美国空间国际战略的整体构想。其中一个突出特点是主导力量的转换,从初期的社群组织主导转为美国政府主导,凸显了美国试图主导全球网络战略的意图和决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场以美国利益为主导与核心的网络空间利益争夺战。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就曾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5]。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颠覆“阴谋”,从最初的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再转变为现代的文化意识形态的输出,形式越来越隐蔽,效果却越来越强烈。因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建设,牢牢掌握话语权。
(二)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尽管存在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但整体上始终围绕一个核心价值观且旗帜鲜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网络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一方面为传播和宣传核心价值理念提供了新途径,另一方面也为形形色色价值观的传入带来了便利,但也给民众对价值观的是非对错进行辨析增加了一定难度,需要民众提高自身的辨识度与判断能力,以免陷入错误思潮如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等的窠臼而不能自拔,这会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当今世界,自由主义思潮盛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多元化和包容性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反华势力利用自身影响力,依托网络空间这一媒介,将“普世价值”裹以糖衣炮弹的外衣,肆意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扭曲、遮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的真正内涵,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社会主旋律背道而驰,给社会发展和民众心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此外,历史虚无主义者更是加紧借助网络空间这一载体,鼓吹宣扬自身话语体系和原则,歪曲否定历史,否定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否定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最终实现其否定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阴谋。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6]。这些数据规模是全球化时代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每个人都生活在互联“网”之中,言论的表达、资源的共享等都离不开网络,然而正是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社会现象诸如网络暴力层出不穷,给社会的管理增加负担的同时也引发各个领域竞相讨论的焦点,也成为当下网络空间话语权建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崭新课题,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网络暴力的内涵等问题仍处于持续不断的争议阶段,并无明确界定。
网络空间从技术层面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相比较现实物理空间而言的虚拟空间、虚拟社会,但是从社会形态角度,网络空间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社会形态;从实践意义上讲,网络暴力反映了网民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另外,当前我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关键期,科学技术与工业化双重推动下的社会,人们心理上也需要适应,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我们逐渐进入一个“失控的世界”,所以更加需要反思现代性,如何理性面对“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与治理困境,这不仅是当下网络空间话语权建构面临的难题,更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治国理政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三)巩固政党根基与合法性
尽管互联网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但很明显网络的影响力更大,范围更广,受众人群更多,并逐渐发展成为最主要的舆论工具。近些年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威胁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同时,网络资源和信息的复杂性给一些缺乏辨别力和判断力的党员带来挑战,甚至有些党性薄弱的党员会出现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迷失方向,从而在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下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因此能否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这是时代发展对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强化党在网络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成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人的思想不是真空,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会占领,从而对党的话语领导权形成威胁,以美国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等优势推行话语霸权,不断宣扬和渗透西方主流价值观,将其意识形态和文化潜移默化地 “输送”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于网络空间话语权的争夺从本质上讲是对人民群众的争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网络时代给执政党提出的要求就是一方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舆论影响,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引领舆论的本领,努力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新媒介与桥梁,另一方面也给民众监督提供了便捷途径,调动了全民积极性,与党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然而,网络对于有些共产党员仍比较陌生,不熟悉操作,甚至拒绝网上办公,不能够积极接纳新事物,并与自身工作相结合,这是与互联网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基于此,习近平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因此,将其纳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容之中,避免执政党在网络空间的“失语”,这将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推进网络空间建设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话语体系,是坚持理论自觉和推进理论创新的表现,用中国“自己”的话讲让世界听得懂的“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进程中,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三、网络空间话语权建构的路径
(一)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引领网络空间文化建设
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建构必须将政治性摆在首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证明,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将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建构自觉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主动向党中央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做到媒体姓党,并且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三个坚持”,即“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8]。
与网络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客观上要求执政党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转变党的领导与执政方式,实现执政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不断开创党执政新局面。净化网络空间,凝聚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9]。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网络话语的大众化,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而不是艰深晦涩的理论,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网络话语体系,推理建设网络强国,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网络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自觉选择,不仅具有中国特色,更具有世界意义。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此外,党员干部队伍也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培养专业网络知识,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网络与工作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倾听网民心声,剔除网络杂音,提高自身辨别力和判断力,首先党员自身要坚定“学网、懂网、用网”,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空间文化建设,从而正确引导和主导网络空间话语权,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网络法规,注重网络空间顶层设计
网络的普及较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思想方式,客观上要求人们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然而网络的虚拟性给网络空间的管理带来挑战,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传统法律法规不能够直接应用于网络空间,那么如何应对网络空间的行为失范、信仰缺失等问题?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指出:“意识上的变革——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上的变革——会推动人们去改变他们的社会安排和体制。”[10]网络空间顶层设计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体现的是一种全民“最大公约数”,集合广大民众的不同利益诉求,从而在网络空间领域形成的一种价值认同。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注重发挥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11]。“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部署有效地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些举措无疑加强了国家网络安全层面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立健全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一方面明确各个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将现实社会的传统道德伦理规范与现代网络虚拟空间的特点、规律相结合,建立并不断完善网络空间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安全预警机制、监督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等,切实做到全面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努力减少网络暴力事件,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净化网络空间环境,为网络空间的有序运转提供良好保障。打造“绿色”网络空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不仅局限于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应将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理论上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实践中构建和谐绿色可持续的“陆海空天网”“五维”生态空间。
(三)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提升网络核心技术创新
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建构是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和较硬的网络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即建立在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的基础上,这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与核心所在。习近平强调“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并且以砌房子为例,指出掌握不了核心技术,犹如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12]当前,用来管理互联网主目录的根服务器在美国,即便是辅根服务器也有9个在美国,因此,从全球网络管理角度看,美国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这无疑是以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依托的,而其他国家则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网络空间几乎处于“失语”或被动“聋哑”状态,不得不承认,西方的网络核心技术是削弱我国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不断消解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我国尽管目前科学技术相比较之前有较大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以及我们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相比,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意识形态能够在网络空间这一场域生存生长的动力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不断自主研发新型科技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一“牛鼻子”,加大创新力度,“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努力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网络技术垄断和网络话语霸权,摆脱受制于人的现状,这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客观要求。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核心技术犹如一个国家的主干,关乎国家命脉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除技术创新之外,习近平还强调要注重创新理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等,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为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建构注入“活水”,从而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家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为意识形态安全“保驾护航”。
网络空间话语权从根本上讲,是一场资本与权力的博弈;网络空间只是载体,话语权不过是文化软实力的外在形态,是综合实力的一个侧面表达。网络空间话语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其核心并不在于“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充分发挥在网络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努力建设网络强国。坚持四个自信,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建构。
[1]王治河.福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2][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0-62.
[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505.
[4][9][1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5][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吴迎春等,译.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7.
[6]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来源于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EB/OL].2016-03-2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21/c49150-28213101.html
[10][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27.
[11]习近平: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EB/OL].2016-04-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420/c1001-2829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