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业舞蹈人才培养中“毯子功”教学的重要性
2017-01-24桑嘎卓玛
桑嘎卓玛 罗 旦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论专业舞蹈人才培养中“毯子功”教学的重要性
桑嘎卓玛 罗 旦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笔者结合“毯子功”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西藏专业舞蹈教育中专层次主科之一的毯子功现状产生关注,从而延伸关注现存的舞蹈基础教育对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本文对毯子功教学课程的过程、内容进行了综述和总结,从该课程的历史演变、与西藏舞蹈教育的融合及作用、应用现状以及作为一名毯子功课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期望通过本文与专业舞蹈教育的从业人员共同探讨群体课程与个体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毯子功;舞蹈专业学生;教师能力;重要作用
一、“毯子功”的历史演变
“毯子功”一词最初来源于戏曲表演,演员表演时各种觔斗、翻跳不能超越舞台台毯范围,在平时训练中,为了减少训练过程中出现损伤,训练也在毯子上进行,故称其为“毯子功”。毯子功课的教学是中国古典教学训练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查阅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作为构成中国舞蹈要素的武功技巧的历史与中国舞蹈同样久远。概而言之,它始于上古“蚩尤戏”,发展于先秦“角扺戏”,两汉时期,“角扺戏”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武术、杂技、音乐、舞蹈、幻术等表演,成为综合表演艺术,历史上称为“百戏”。而武功技艺作为“百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出土的汉代壁画、石刻、陶俑等各种艺术文物中就有“拿顶”“下腰”等表演动作。经过汉代百戏杂技以及历代戏曲演员对不断艺术的深化、发展,形成了包含翻、滚、腾、扑为一体的艺术表演训练内容。
舞蹈与武术、戏曲、体操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在于几者之间都包含有技术技巧,而且相互借鉴、学习,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表演形式存在差异。现代舞蹈教学中的“毯子功”则吸收、借鉴和学习了武术、戏曲、体操中的武功技术技巧元素,对武术中的功架、步架、跳跃进行吸收融合,对戏曲中的眼神、身段进行借鉴提炼,对体操中的摇摆、线条进行学习升华。舞蹈不仅学习借鉴几者各自的优点,还对武术、戏曲和体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借鉴融合,这对最初舞蹈“毯子功”课程的建立与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毯子功”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在民族舞蹈表演中使武功技巧作为重要艺术表演手段在不同舞蹈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的剧目当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它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技术动作的教与学,而是与其他专业教学相一致,重在开发学生的艺术体能、艺术心智,使学生具备舞蹈形体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改变学生身体的自然心态,对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毯子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武术、戏曲、体操形成了彼此借鉴和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20世纪60年代,上海体育界的一大批专家将毯子功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运用到体操教学中,甚至还根据毯子功中的斛斗技术动作定期举办相关比赛,并在实际体操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舞蹈毯子功在新时期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目前已经成为舞蹈表演者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毯子功与西藏舞蹈教育的融合
西藏自治区在1980年成立了西藏艺术学校,在建立初期,艺术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基本上是吸收、借鉴北京舞蹈学校的教育模式,对西藏艺术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1980年至2005年西藏艺术学校共培养了十六届学生,学制为五年,于1999年11月应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西藏艺术学校合并到西藏大学,艺术学校变成了附属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一个部门。一直到2010年,艺术学校暂缓招生,导致一些舞蹈教师的流失,特别是武功技巧老师的流失,对西藏舞蹈教育中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产生一定影响。
到2015年艺术学校恢复招生,实行“5+2”教学模式,笔者有幸在艺术学校进行毯子功教学。为了培养合格的舞蹈表演人才,当面对一门自身曾经学习过但从教以来却从未教学过此课程时,本着作为一名舞蹈教师的责任感,有必要重新思考毯子功课在培养合格舞蹈表演人才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去教授毯子功课程,笔者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和视频,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舞台表演经验,展开多次研讨,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去“实践-研讨-再实践”。
三、毯子功在西藏舞蹈教育中的作用
(一)毯子功是整个舞蹈教育、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舞蹈表演人才的艺术教育事业中,舞蹈毯子功是培养舞蹈表演者身体基本素质的一门重要功课,是整个舞蹈教育、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表现为:
1.毯子功的训练过程就是身体各部位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舞蹈形体艺术所需的耐力、爆发力、平衡协调性、肌肉控制能力等身体素质。如基础动作“半脚尖”“侧翻身”,以及高年级动作“紫金冠转”“朝天蹬转”等,都需要腰部、腿部等身体各部位协调完成。
2.技巧美是衡量舞蹈专业学生专业水准高低的标志,是舞蹈形式美高水平的体现。如在舞蹈《金山战鼓》中为展现女英雄的英姿,从鼓上翻下(云里翻);在舞蹈《秦俑魂》中采用“朝天蹬”“空中转身变叉”等毯子功动作技巧展现秦兵马俑的英武气概。通过舞蹈动作精确地表达出情景所应传达的情感,这就是一种技巧美,是衡量学生、演员专业水准高低的标志,是舞蹈形式美高水平的体现。
3.在训练中,教师每天都要求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教师要极其重视软开度在毯子功舞蹈教学训练中的运用,如:上把、下把、耗肩、甩肩、担腰等。抓住一切机会与时间,加强学生的技术技巧训练,为今后进一步的舞蹈技术技巧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对毯子功的学习,打好专业基础,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学以致用,在训练过程中规格要求与方法上和舞蹈表演的能力训练上要一致。在毯子功教学训练中,做到基本功与毯子功两门课在训练上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不断使教材更精炼,更集中贯穿基训课中的直腿、绷脚以及增强腰背的能力的内在联系,并使基训训练有促进能力的提高作用。如“倒立竖叉”“前软翻”“后软翻”等动作重点训练了肩、腰、髋关节的柔韧和力量,这样基训课不必重复训练这方面的内容,对舞蹈的舞姿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毯子功是加强学生素质能力训练重要手段,要把从戏曲武功中吸收的动作内容变成舞蹈化服务于舞蹈的武功动作训练课程。这也是毯子功课程开设的价值所在。
(二)提高毯子功的质量
通过对训练中硬件设施和学生着装的要求以提高毯子功的质量。
1.在毯子功课程建设中需要有专门训练的教室,场地太滑、不平整,会使学生缺乏安全感。并且要配备软硬、大小、薄厚均有的练功垫、教师抄把用的练功带和高低不一的固定把杆。
2.学生着装要统一,衣服要质地柔软、透气性强和吸水性强,忌穿宽松肥大的衣服、裤子。上课时要穿具有弹性并适宜旋转的舞鞋,尺寸大小要合适。女生头发盘起,男生不留长发,着装整洁干净。防止在训练过程中因着装发生意外损伤。
(三)毯子功在舞蹈专业发展中的特殊性
1.毯子功在舞蹈专业课程中训练的特殊性
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舞蹈在于用表演者自身的肢体传递情感,要准确地表达情感,并非表演者站在台上随意伸手抬腿,而是协调身体各处肌肉,运用一些高难度、高标准动作完成舞蹈表演,如“虎跳冒小翻”“踺子小翻”“侧手翻接前软翻”“倒虎扑”等等。这些动作都需要表演者对自身柔韧性、肌肉控制力、身体灵活性以及舞蹈的技术技巧进行反复训练。
2.毯子功在舞蹈人才培养中训练的特殊性
(1)身体素质能力方面毯子功课程可以促进专项技术的提高,使关节灵活,增强肌肉弹性,提高柔韧性,锻炼身体能力的速度与力量、柔韧与力量协调的特殊性,以提高舞蹈表演的质量。
(2)毯子功课程内容的构成方面,专项技术种类繁多,这些动作内容极具表现力,可直接用于表演中,毯子功动作的“高、轻、飘、溜、准”的审美标准,能够使舞蹈表现出腾云驾雾、飘然天地、妙趣横生的千姿百态,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特殊性。例如,在舞蹈表演中,一般难度的“踢搬朝天蹬”“双腿前软翻”“大绞柱”,高难度的“紫金冠转”“飞叉”等千变万化的优美舞姿都离不开训练,
(3)在人才培养方面毯子功课程的辅助训练必不可少,“辅助训练”也称“专项训练”,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分解动作、理解动作,从而使学生更加快速地学会动作的要领和难点,而辅助训练的有效性、规范性、科学性能够让学生快速反应,准确掌握动作,这体现出辅助训练的特殊性。如毯子功中的“后桥”“前桥”“分腿肩背倒立”“大肘丝翻身”等基础训练,如果这些不进行分解练习训练,那么学生对动作的要求和要领不明确,就导致动作不规范、没有质感。
四、毯子功在西藏舞蹈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在西藏的舞蹈教育中,高等艺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而基础艺术教育却在停滞不前,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毯子功课程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专门师资
1.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教师分流到不同的岗位。
2.毯子功课程的特殊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定的具体要求。
(二)毯子功课程对于舞蹈表演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知模糊
1.西藏舞蹈艺术教育起步晚,而且发展过程比较坎坷,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舞蹈艺术教育的认识程度不足,对毯子功在舞蹈中重要性的认识就更加模糊。
2.教学观念的不同,导致领导与教师、学生很难达成一致的目标,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高等教育学校的毯子功课程建设与基础教育学校的毯子功课程的建设没有内在联系,毯子功课程的重视程度弱,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体能和艺术心智。
五、教师在毯子功教学中应具备的能力
(一)分配教学任务
作为一名毯子功教师,应对教学任务每学年、每学期、每个月、每星期、每一天、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清楚。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运用语言的讲解法、直观教学中的示范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教授动作时运用分解法、完整法、重复法来实施教学。
(二)在教学中使抄功、保把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抄与保的运用,在抄把时要提前分配好正把、旁把,上把、下把,前把、后把,准确掌握入把与脱把的时间和抄把的位置,避免发生损伤。在抄练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训练学生到某种程度时,教师应适时采用“喂把”,即抄中有喂、喂中有撤、撤中有保,这样做既可以增加动作难度及腾空高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胆量和完成动作的质量。在抄把和喂把成熟以后,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脱把,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掌握火候,脱把过早,学生容易出现损伤;脱把太晚,学生会失去自信,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所以需要教师注意避免这两种情况。而且,抄功是教师在精神高度集中下的工作,在抄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手、眼、身、步协调一致,要做到技法娴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有灵敏的应变能力,宁愿自己受伤也不能让学生出现损伤,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讲解时要语言精练,突出重点,表达准确,掌握既有生活情趣又形象化的术语与俚语。对学习动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抓主要的,个别小错误可放到课后解决。作为教师要遵循科学健身的原则,不能违背,要避免学生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和关节软骨的损伤。同时,教师要告诫学生,在剧烈运动中和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进食,也不能运动后马上蹲下休息或洗澡,女生在月经期间不宜剧烈运动,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的同学更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四)定期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要定期学习,翻看关于毯子功课程的最新相关书籍和视频资料,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抄保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弥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所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打好毯子功基础,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六、结语
舞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舞蹈演员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基础训练,才能适应舞蹈表演的需要,这对舞蹈专业学生自身基本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毯子功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舞蹈表演者的一门基础技术技巧训练课程。它在训练学生软开度、肌肉控制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弹跳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毯子功是培养舞蹈表演人才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舞蹈专业学生通过毯子功的训练,周身关节得到一定的舒展,腰腿和两臂的柔韧性增强,身体各内脏对各种翻扑的适应能力增强,为舞蹈表演动作的美学展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80至2005年西藏舞蹈教育期间,西藏艺术学校培养了近400余名中专生,都上过毯子功课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暂缓招生五年后,于2015年以“5+2”的教学模式招收了第十七届中专生,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对毯子功重要性的认识和作为一名毯子功教师应具备的教学专业能力,总结了一些经验,以论文的形式与大家交流。
[1]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中国舞蹈武功教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2]学院图书馆,内部资料.
[3]郑伟忠.中国舞蹈武功教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4]万凤姝.戏曲表演身段基本功教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5]陆建荣,王佩孚.戏曲武功特技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6]李贵霞,史蕾.中国舞女班技巧动作解构[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4.
[7]中国戏剧学院.戏曲表演毯子功教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8]王建军,李仁麟.浅议舞蹈毯子功教学的抄把[J].浙江艺术教育,2011.
[9]徐咏梅.浅谈舞蹈中毯技课的辅助训练[J].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2002.
J706
A
桑嘎卓玛(1973-),女,藏族,新疆和静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教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研究方向:舞蹈教学与藏族歌舞及公共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