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
2017-01-24徐礼
徐 礼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上海 233000)
浅析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
徐 礼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上海 233000)
古典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舞蹈类型。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古典舞的发展似乎与现代文明现象存在着一些冲突,也存在着一种断层的现象。最先开始的古典舞是遵循着传统观念所建立的。而“古为今用”这个词其实是强调了一种古代舞蹈发展至今的复制与重建。在当前古典舞的对比下,以往的古典舞形势似乎在观众的视线中逐渐淡化,从而导致了古典舞失去了原有的特点。本文主要简述了中国古典舞创作过程中的观点进行分析,透过观众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总结这些观念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中国古典舞以后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思维
文章主要简述了中国古典舞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观念,并对此观点进行分析。希望在此文中找出创作中国古典舞时的思维模式,并对这一观点提出分析与总结。其实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要从历史根源说起,它从古代发展到现今受到了很多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的影响,“戏剧、芭蕾、武术”等各类艺术形式。而古典舞的服装造型最早在壁画和史籍书上都有所体现,所以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不仅针对于舞蹈形式,更是对我国这种传统文化产物的一次发展重现。
一、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
说到中国古典舞的来源,其实是从传统舞蹈的形式上转变而来的,在创作之初自然也受到了传统艺术创作理念的直接影响。这点在芭蕾舞的训练方式和形体规范都在古典舞中表现出来。但是古典舞的所有并不是完全照抄,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再次创造发展空间。
(一)中国古典舞本体观念与创作理念之间的关系
上文提到:中国古典舞的由来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其中包含了芭蕾、戏剧等多种形式的理念。从中发掘发展出的这些艺术产物,也是对中国古典舞的一种艺术延伸,也是对创作事实的一种观念的延续、传承。
(二)中国古典舞的借鉴观念
中国古典舞从创作之初到现在,一直延续着“古为今用”的发展观念。而整个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里,都撇下了“古典舞不同于古代舞”这一概念。古典舞是从历史中抽出来的本体概念,但还是衔接着与现今社会的联系。然而中国古典舞发展至今也与这些联系密不可分,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古为今用”这一观点也成了创作古典舞中的一种证实。也引导了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方法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发展动力。所以,创作古典舞时首先要认识到所有理念的深刻意义。而另一层含义是中国古典舞对当下社会意义的选取和继承。
二、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观念
(一)中国古典舞本体观念与其创作观念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所以中国古典舞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出来的观念运用到如今基础事物上同样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不是所有构建的观念都如初一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一例分殊”的关系。而“一例分殊”的含义是指,相同的构建与创作观念,但在观念中实际应用到的效果和作用却各有不同。
(二)“个性解读”——中国古典舞对于创作概念的认知
拥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在视觉上只是一种展示效果。所有的艺术方式都来源于创造力,也是运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所创造出的不存在的艺术作品。而进行艺术创作时,创作者的灵感思路是体现艺术作品的重要依附,艺术本身的价值其实并没有定义也没有所谓的规矩和规则来束缚自身,它是自由和奔放的。所以在创作思路上也无需按照存在的物体进行改变。创作和行动两者本身也是两个个体,但艺术是创造而并非行动。但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却与这种定义完美贴合在一起。这种创作形式和观念也是古典舞的独特之处,也能够在创造中提升和寻找自我价值。而在其他国家,如日本、印度等他们对古典舞的保护已经偏离了初衷,已经不是一种艺术行为,更类似一种被保护的遗产。
三、对“个性解读”观念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
从上文分析的内容可知,中国古典舞的舞蹈框架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舞蹈类型,是因为有着“个性解读”的独特观念,没有运用统一的标准对古典舞进行创造,人们在创作时,注重逻辑上的推理而形成了创作的观念,所以在古典舞的创作中产生了独特的创作观念。从另一层次,舞蹈生态学上来讲,舞蹈是在特定的基础上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的人体行为艺术,本身存在着独特的个性。把舞蹈和其他行为艺术作为比较,才能更加确定舞蹈这一概念,更加深入地探讨创作理念的形成,适应当前社会环境造就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舞蹈艺术。
这一观点可以把舞蹈分为两种类型:准自然舞蹈和创作舞蹈。而准自然舞蹈是在固定的区域里运用自然的传播方式来展现舞蹈的一种类型,它有着深刻固定的基础,较好地保存了原始的基础形态,也能更好地反映出各国的民族特色,所以准自然舞蹈能准确地表达出舞蹈中自带的语言系统。而创作舞蹈是更加专业性的舞蹈,它带有设计、艺术加工和明显的娱乐效果以及专业的技术要求。
四、“个性解读”观念在创作中的分化与实际体现
由于中国古典舞在整个体系中没有完整的经验或知识水平可以拿来作为参考,所以,现代的古典舞无论多深受业内好评,都无法在历史上得到肯定的认定。但中国古典舞也有对古代形象完全继承的表现。所以对于古典舞所展示出来的形象也与中国古代形象有类似的感受。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由于观众对传统的形象十分了解的缘故。现在流行的中国古典舞两个观点就是在复古和重建的基础上分别“个性解读”出发展的两个方向。
五、“整合机制”与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功能
在上文阐述的内容里能得出,中国古典舞同时包含着两种舞蹈形式:一是同化性,二是包容性。谈及中国古典舞的演变发展史,从中得出三方面结论:其一:“乐”与“容”,把两者相结合可得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本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衬托。舞蹈中“乐”与“容”取决于诗、歌、词中。但有趣的是,古典舞中的“乐”与“容”却是随着音乐而变化,两者关系因音乐而结合,又以音乐结束。所以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舞的整个创作过程是需要一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还要结合出外域文化。而古典舞在创作过程中,音乐作为主要的编舞辅助,其在展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在艺术功能上以“诗”“歌”“戏”等方式展示出来。所以从古典舞本身的特性来看还是能体现出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中国古典舞是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而古典舞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传统艺术,使得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和思想观念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而传统思想和观念一直存在于古代哲学中,它们对于传统的审美眼光与道德观念体现无论在舞蹈还是武术、戏曲等身上都或多或少与信奉阴阳、五行等传统思想有联系。所以,中国古典舞形成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源自于中国传统哲学系统的细化,无论是它自身的表现形态还是创作理念,都体现了这一说法。所以,中国古典舞蹈观念的落成都应结合现代化当中的发展为基础来进行创作。
六、总结
中国古典舞在命名上就体现出了对古典的追求,也体现出了古典舞在历史的比重。到了现代,大部分舞者受现代舞的影响,渐渐地古典舞已没有以往那般受人追捧。而后中国现代舞开始从其他舞蹈找寻与自身相符的内容,并借鉴其中。随着时代变化,其他舞蹈的价值观点开始取代原有价值,其中芭蕾舞的创作价值起到了最显著的影响。虽然中国古典舞是依据传统的价值理念观点创作出来的,但它是活灵活现的,它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有自己的特点和意识。因此,也印证了中国古典舞建立和创作的自我存在价值。
[1]仇晓莉.中国古典舞之身韵“初发声”微探[J].大众文艺,2014(1):24-25.
[2]王魏魏,王新颖.“中国话”与中国古典舞’审美“意境”微探[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11):52-53.
[3]刘敏.“新古典舞”之我见[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4):64-65.
J722.4
A
徐礼(1981-),男,汉,本科,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舞。